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夜 第六章 “生态保护区”

2021-06-07 20:39 作者:群星之名-星辰  | 我要投稿


还是“星辰”风格的封面哦!

本篇小说为《永夜》的主线重置版,重新修订更改了部分剧情和设定。

本文谢绝以现实的严格逻辑来挑虚拟作品的毛病的人。

本文为我原创,除本人及本人授权外禁止转载或摘编。

自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世界联合政府成立以来,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略地位与战术价值逐渐衰弱。而2073年世界联合政府通过的全球无核化议案更是把这种衰弱发展到了极致。

在这段时期内,各方势力的军事装备研发都逐渐向精准化、小型化、单兵化方向发展,而主流军事战术也从对敌方各项基础设施的破坏和对敌方有生力量的大规模打击转变为了现在的针对敌方重要枢纽以及核心结构的小型精准打击。

尽管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略威慑价值再次得到各方势力的重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也逐渐进入各方势力的军备预案,但小型化的军事装备仍为现阶段各方势力军事装备的主流。

而此刻立在先遣部队全员面前的ZR—10单兵载人机甲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作为由先锋科技研发,后由破晓科技部与工程部接管的单兵载人机甲“ZR”系列的最新式,虽受机甲本体空间限制,ZR—10配备的是RTG—538型同位素核燃料电池——尽管续航能力远不及NF—3微型冷核聚变反应堆,但输出功率已经远超其它类型的供能设备。

与其极高的输出功率相匹配的则是完全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仿生钽钛合金外骨骼动力组,以及与特遣队作战装甲相同的HBE标准化仿人型设备操作系统。

基于此,即便穿戴了这种二点三米高、重达一点一吨的机甲,操作者的机动能力与灵活性反而会得到有效提升,同时HBE操作系统的不断迭代和支持个体化定制改造的特点使得ZR—10载人机甲能够最大化的发挥乘员的单兵作战能力。

内置的独立循环维生系统、双层气密隔离层、标准辐射防护涂层以及包括但不限于锆合金、钛合金、纳米复合碳的多层结构外装甲板则能够给予乘员最大限度的保护。

头部护甲内侧的平视显示器/全息投影仪双重显示辅助设备与护甲外侧的光学、声学、热能、电磁波、辐射、生体反应等多种探测器直接相连。信号传输过程中由内置的作战辅助系统进行自动化筛选标记,能够第一时间将有效信息提供给乘员,使乘员实时掌握战场动态。

如此先进的机甲,不仅造价不菲,而且产量也不足以大量供给军队使用,所以目前只有破晓的特遣队成员和战术部队中的高级精英成员才会有所配备。

出于战术层面考虑,本次行动并非全员都会使用ZR—10载人机甲。

“全员准备,行动开始!”

“…………”按照破晓生物部的相关规定,林渊在沉默中为自己注射了一支BO2—S4生物稳定剂。

基本可以确认自己并没有被什么致病微生物感染,但按照程序林渊仍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林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向另外一个房间走去——虽然在等待期间不能外出参与作战行动,但在隔离区内部移动还是允许的。

隔着一面观察窗,林渊能够看到恒生生物的那名高管在盯着天花板。

“咳。”轻咳一声,那名高管立刻转头看向林渊。

“啊,是你啊……”

“看你的表现,想明白了?”

“我还是知道一些东西的。”那名高管看向自己的手,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比如?”

“我觉得你应该和我谈谈条件。”

“我们的审问官会和你好好谈谈的。”林渊说罢便转身离开。

“滴——”的声音从林渊背后传来,他立刻反射性地转身做出防守姿势。

爆炸还是到来了,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剧烈——仅仅只是在那名高管的太阳穴位置开了一个洞而已。

“啧。”

“你引爆了?”

“还是埃德加博士懂我啊~”

“你应该提早引爆的,可能已经有情报泄露了。”

“不一定哦~”

“你放的不只是炸弹?”

“Bingo!现在破晓的人应该已经进去了,要把那个放出来吗?”

“没有必要,相对狭小的空间更适合它发挥。”

“明白了。”

“HBE操作系统加载完毕,夜视模块激活。”

“无人机释放。”收到指令的顾欣立刻在自己的单兵终端上操作起来,数台无人机从一旁的格纳库中飞出。

先遣部队的第一阶段任务是确认离境生态保护区的生态感染程度以及藏在其中的生物兵器种类。

第二阶段任务是以离境生态保护区的唯一入口为出发点建立缓冲区,为后续安全区的建立以及战术部队和C国军队的清扫行动做准备。

“空气成分含量正常,悬浮颗粒物含量正常,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正常……暂无IV级生态感染迹象。”

“按计划准备深入。”方晓依的语气十分严肃。

先遣部队的大部分成员以先锋——御生——强袭的顺序开始向林地深处进发,而顾欣和强袭的另外几名队员则留在原地——后者主要进行缓冲区的建立,而前者主要负责控制无人机。

尽管人数减少了,但身着特遣队作战装甲的顾欣在身着ZR—10载人装甲的强袭的成员面前依然显得十分娇小。

“您好,林渊先生。”身着全封闭式单兵作战装甲的人向林渊问好。

“你是?”

“我是参与本次行动的战术部队下属DF1作战小队的指挥官。”

“那么有什么事情吗?”

“科技部和工程部为您重新定制的单兵作战装甲已经完成,上级希望您能在本次行动中进行测试。当然,需要等您的隔离观察结束之后。”来人向一边伸手示意,林渊也顺着他指示的方向看去,便发现了一台收纳起来的外观与特遣队作战装甲略有不同的装甲。

“本来是打算为您定制一套ZR载人机甲的,但考虑到您的作战习惯,最后还是决定为您研发这种与人体大小比例一致的作战装甲。”

“感谢。”

“发现疑似新生物物种,目测为鸱鸮科林鸮属。”御生的一名成员望着树枝上一只鸮汇报,而那只鸮也在好奇地看向来人。

“目标特征与一般林鸮相似,以白色为主,全身各处均有棕色羽毛呈点状分布。”

“暂未表现敌意。”

“咕咕——”在御生的那名成员汇报完毕后,树上的那只鸮鸣叫了两声。

“不要有所动作,先把视觉成像传输过来。”方晓依向那名成员下令。

“明白。”

而就在此刻,那只鸮突然把头部向后仰,它脖子前方的羽毛也因此鼓起。而这只鸮似乎比一般的鸮的脖子要长,因为它的头部的上仰角度已经大于了90度,脖子前方的羽毛也鼓起到了一种十分离谱的程度。

那名队员皱起了眉头——尽管没人看得到。

而那只鸮的脖子前方的羽毛突然向两边散开,露出了里面椭圆形的……血盆大口——尖锐的牙齿在那似乎只能称之为嘴部的器官里呈螺旋状排布,凌厉的尖啸从它的身体里发出。

而那名队员立刻意识到这才是它真正的样子,这才是它真正的嘴部,而刚才那看似鸟喙的结构只不过是它的伪装罢了。

这只鸮——也许已经不能称之为“鸮”,它向那名队员冲去,但下一刻便被枪弹击落。

“发现新类型生物兵器!全员靠拢,遭遇战准备!”

就像是有着连锁效应一样,当第一只“鸮”被击毙后整个森林中都传来了凌厉尖锐的刺耳叫声——那简直是只有地狱的亡魂才能发出的哀嚎。

先遣部队的周围瞬间激起了层层风压,不断有树枝和树叶被击落,在黑夜中留下飘动的阴影。

先遣部队的成员分批次向四周开火,尽管没有瞄准却仍能够每一枪都击落一个目标的现实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它们的数量十分之多。

大部分常用的范围性杀伤武器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丧失了大部分的效果,要么会对先遣部队的成员也造成伤害。

体积、数量、灵活性使得这些“鸮”对于先遣部队来说十分棘手,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在众人高强度的连续进攻下,不止是“鸮”,就连周围的树木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粉碎。

强袭的队员用大口径广域霰弹的连续射击轰出了一条通路,众人立刻向那个方向移动。

“前面的人遇到了麻烦,要去支援吗?”

“等战术部队和我们交接完毕之后再去,安全区没人看守都会变成危险区,更别说缓冲区了。”

“这个行进路线……”虽然暂时不能参与行动,但林渊可以通过隔离区的终端观察先遣部队的行动进展,虽说因遇到袭击所以与原计划有所偏差但这个行进路线还是有些奇怪了。

再加上之前获得的那些资料……林渊对现状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

“新的生物反应!经比对为柏洛斯!”在脱离了那群“鸮”的围攻后,先遣部队再次遇到了敌人。

取代凌厉尖锐的叫声的是震耳欲聋的吼声,但令人奇怪的是那些“鸮”并没有和柏洛斯同时进攻,它们是分开的——也许是战术,也许只是因为这两个生物兵器之间没有相性。

一只柏洛斯向最前面的队员飞扑而去,而在那名队员抬枪开火的同时另一只柏洛斯从侧面压低身体向他进攻,但却被白浩轩一枪命中脑干击毙。

一只柏洛斯向另一名队员的方向奔去,跃起,然后那名队员立刻抬枪开火,但下一刻他就发现那只柏洛斯的目标是他身后的队员,而当他想要转身时,第二只柏洛斯从第一只柏洛斯的背后冲出,径直地向那名队员发起进攻。

一名队员侧身躲过柏洛斯的进攻,但另一只柏洛斯很快就从他的视野盲区发起进攻——这就是柏洛斯作战集群相互配合的力量。

但破晓的特遣队也不是普通的士兵——三名队员各自牵引一只柏洛斯迂回前进,然后再同一时刻他们分别向牵引的左右反方向跳去,ZR—10背后的推进器立刻点火使其跃得更远,而那三只柏洛斯在准备调整方向时落在了一条直线上。

而白浩轩,也在这条直线上。

压缩过的高能粒子束同时穿过了三只柏洛斯的中枢神经系统——鉴于柏洛斯极强的肉体恢复能力,直接摧毁它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等离子、激光等能量武器也比实体子弹的效果要好。

因此先遣部队的全员都配备了两种形式的武器。

一名队员展开了手部护盾并蹲下,而一名携带了大量重武器的强袭的队员数步登上护盾,借助自己与队友的调到最大的外骨骼出力跃上空中,用手持机枪快速扫射压制与队友近战的柏洛斯。

作战辅助系统快速计算出了即将的着陆地点,两名队友立刻朝那个位置发射了两枚高爆榴弹,压制了想要前往那里的柏洛斯。

在那名队员落地后连开数枪,在一只柏洛斯向他扑去时压低身体,露出了背后藏着的无人机。

虽然柏洛斯的攻势十分猛烈,但它们的数量相较于先遣部队的成员以前遇到的作战集群来说还是太小了,所以很快先遣部队的成员便结束了战斗。

“这就是……特遣队的战斗……”凌音感叹道——之前她都是在战术部队作战,而战术部队的战术……只能说……与特遣队有很大不同。

真不愧是破晓所有军事力量中的精英中的精英。

“哦,对了,除了你们的队长,你们都是前不久刚加入先锋的……没关系,习惯习惯就好了。”方晓依从一旁走过,以轻松的语气说出了这句话,完全听不出刚经历过战斗的疲劳。

“我是参与本次作战任务的战术部队下属DF1作战小队的指挥官,前来进行缓冲区交接。”身着全封闭作战装甲的人向顾欣等人说。

“既然如此,那么按照作战计划我们去支援先遣部队其余成员了,安全区的建设就交给你们和C国军队了。”强袭的一名队员回应。

然后在双方行了一个破晓军礼后,顾欣等人就离开了缓冲区。

“奇怪……雷达探测不到感染核心区……所有地区的感染程度大都维持在I~II级。”在脱离战斗并与顾欣等人汇合后,先遣部队的成员继续进行探查任务。

“难道说……判断有误?”

“我不认为队长会判断失误。”凌音立刻发表了观点。

“但他毕竟失忆了,出错误也在所难免。”一名队员反驳。

方晓依没有说话,而是皱起了眉头——尽管还是没有人能看到。

“等等……”顾欣面朝着一块巨大的山岩蹲下,然后安装了一块定向炸弹。

“你要干什么?”

“让她做吧。”方晓依说。

“轰——”随着爆炸的烟雾散去,那块山岩的背后露出了一块金属板,而它的上面似乎有一些标识。

众人愣住了,而顾欣则在此刻查看起了金属板的材质和标识的内容。

“嘶——这是……二次冷战时各国建造的防护掩体使用的钛合金……”

这说明先遣部队的武器装备是不足以突破它的防护了——毕竟尽管全球无核化进程已经结束,但二次冷战时修建的防护掩体仍具有防御氢弹轰击的能力。

那就只能乖乖寻找入口了。

但是……

“根据记录,C国根本没有在离境的位置修建防护掩体。”

“事情还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林渊他没能参加还真是个遗憾。”方晓依自言自语道。

“汇报行动进度,更改行动目标——由对离境的生态感染调查与处理更改为对未知防护掩体的调查与处理。”

“明白!”

“还不行吗?”林渊询问医务人员。

“抱歉,先生,按照规定您属于III级情况,而且……”

“我明白了。”

“感谢配合。”医务人员没有把话说完,因为他知道已经没有必要了。

终于写完了,不知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最近身体有点不舒服……但是上学的时候不生病,一放长假就生病这件事就很离谱。

高考中考假期期间我会尽量多更的。

感谢大家的支持!

永夜 第六章 “生态保护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