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俄如何相互监督战略裁军?而美国又是如何耍赖的?

2020-05-24 15:03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美国的退群又出新高度。这几天,又要退出所谓的《开放天空条约》。大部分人对这个条约一头雾水。如果美国不说退出,那么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条约存在。现在国际民航发达,为了不饶远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允许国际航班在提前报备后,飞行通过自己国家的领空和领海。美国现在宣布要退出这个条约。难道今后不想让其他国家的国际航班飞越美国本土?那么美国的航空公司今后也不能利用他国的天空进行运营了?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个所谓的《开放天空条约》和国际民航的开放领空基本没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和国际裁军有关的条约。《开放天空条约》1992年由欧安组织27个成员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签署。条约规定,签约国之间可以对对方领土进行非武装方式的空中侦察。

以检查其执行国际武器控制条约的情况,增强军事透明度,避免由于猜忌而造成的紧张。俄罗斯于2001年5月批准了这个条约。2002年1月1日该条约开始生效,有30多个签约国。过去几年,曾经有美国的战略侦察机公开在俄罗斯上空飞行;而作为对等,俄罗斯的战略侦察机也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的上空飞行过。看上去有点超现实,其实依据就是上面的这个条约。之所以签订这么一个条约,就是作为双方战略裁军的相互保障和相互核查的手段。不过冷战末期很多裁军条约,不仅仅是只涉及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还牵扯到当时的北约和华约有关的一众国家,因此这个在冷战刚刚结束时签订的条约,有30多个国家参与。不过说到底,在当今天基卫星侦察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这种作秀式的相互开放天空侦察。



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这类几年才进行一次的所谓互相开放空域让对方的战略侦察机来转上一圈,能获得的有用情报相当有限。只算是美俄相互确保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执行的一个小手段。美苏和美俄从1960年代起,就开始战略军控谈判,到目前签订了一大堆裁军条约。除了上面的有限开放侦察机到对方空域侦查,还有什么相互确保履行裁军条约的核查保证手段呢?其实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美苏和美俄从来都信不过对方。比如《中导条约》签订之后。美国认为,苏联的沃特金斯克机械厂同时生产SS20和SS25两种导弹,前者是根据条约该销毁的中程导弹;后者是可保留的洲际导弹。两者外形相似,很容易蒙混过关。为了确保苏联厂家不再生产SS20中程导弹,美国专门设置了常驻视察员监视沃特金斯克机械厂。而苏联更担心美国继续偷偷的保留和生产潘兴中程导弹。于是也对等派人常驻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导弹工厂附近,以便确认这家工厂不再生产条约禁止的潘兴导弹的推进器。



但是双方的观察员并不能进入工厂内部监督,更不能深入核心生产车间,只能常年在双方导弹工厂大门外观察成品的运出情况,等于是相互“看大门”。此后30多年,美俄还算是相互确保了“君子作风”。基本履行了双方的战略裁军条约。不过到了这届白宫,却开始满地打滚,撒P耍L。最近3年多,俄罗斯根据过去的条约拆毁了100多枚核弹;而美国居然只拆毁了1枚。而现在美国扬言再谈新裁军条约,必须叫上第三个大国,但是以现在美国的W赖作风,谁和他谈谁上当!


美俄如何相互监督战略裁军?而美国又是如何耍赖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