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 我打 先打你,后发如何先至 -- 迅捷剑剑法中的截击
作者介绍:中国传统武术练习者,英国留学工作时候,开始接触欧洲历史武术(European Historical Martial Arts), 现在主要练习Rapier迅捷剑、双迅捷剑、迅捷剑加匕首。平生才艺有双绝,数据之学和冷兵之学,数据之学以谋生,冷兵之学以自娱。另好,经史博古之学,文章子集之学。从三百六十五式穷尽一个大周天变化的青萍剑法入门,后学习博览古今中外各门各派剑法,交流切磋,学习砥砺,寄情书剑,晨昏相伴,由博而约,化万法为一法。
(应爱好者期望,西班牙迅捷剑网课筹备中,敬请专注公众号信息:战歌古典剑术俱乐部)
本文将从Aldo Nadi大师经典的《OnFencing》一书中,经典的The counterattacks一章作为出发点论述,介绍迅捷剑剑法中的截击技术。大家看之前的文章有介绍Aldo Nadi大师以及李小龙截拳道和他的关系。
从李小龙和击剑谈起 --献给Aldo Nadi击剑大师
https://mp.weixin.qq.com/s/TNqIsnwUzdmhNeMbLTeoRA

首先,大部分功夫爱好者,对截击的认识主要来自李小龙的截拳道,李小龙特别强调截击打法。这里不再重复介绍。
其次,Hema圈子迅捷剑尤其是意大利流派熟悉的截击打法。
一种是Passata Sotto, 如下面图所示,经典打法是双方的剑在内外门转换争夺中线的时候,当对方进攻的时候,利用时间差进行下蹲躲闪,然后刺击。




一种是Inquartata,如下图所示,经典打法是双方剑在内外门转换争夺中线的时候,当对方攻击,利用时间差左腿往右躲开对方进攻进行反击。



我们可以看看,Aldo Nadi对于截击counterattacks的定义,一种应付别人攻击的进攻性动作。击剑是一种进攻中有防守,防守中有进攻的悖论。没有单纯的进攻或是防守一说。尽管进攻和防守反击是剑术的基础,但是类似截击这样的大量方法,能够“偷”时机,或是进行攻防角色互换。他把截击分成两大类,一种是Counterattacks-proper,一种是Stop-thrusts. 前者主要是针对对手有进攻优先权的时候,后者主要是基于自己对对手的挑逗,书中都有详细介绍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步骤。看见Aldo Nadi的论述逻辑,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很多人看静态的图片,或是单练这一招,觉得很滑稽,但是武术招法的实现都有其一定的上下文。可以看见Aldo Nadi的教学顺序,也是按照先是别人给你这个时机的时候怎么办,接着是别人不给你时机的时候如何创造时机来进行的,这和文艺复兴最早期的意大利剑谱例如Fabris决斗的艺术是一个思路。可以看出Aldo Nadi活在二战前后,一个击剑选手同时会有真实决斗和体育竞技的年代,还是继承了意大利迅捷剑和决斗的伟大传统。李小龙对他的学习,确实这个体系单以直线进退快慢以及攻防转换效率而言,超越了其它武术流派。以笔者而言,虽然所习传统武术的祖师爷有“快手”一说,但是的确感觉他们比我们的体系在一对一决斗上更快。有一种浪客剑心见到天剑宗次郎的缩地,发出比飞天御剑流还要快的感概的感觉。
比较有趣的是Aldo Nadi也谈论了下自己的祖先剑客们经典的两大截击方式。尤其是Inquartata,在他看来,他们的祖先用这个动作来躲避刺进来的点。他们的运动非常的多彩,壮丽,优雅,当完全侧向身体的时候,那种美感无法被任何经典舞蹈超越。尽管现代击剑可以同样多彩和壮观,但是速度的必须性,使得所有的装饰和无用的雕琢都被抛弃。只有兴趣在有效性方面,所以更多采用蹲下身体来躲避和截击,和祖先们往右边移动来躲避是一样。根据Aldo Nadi的论述,可以看见现代击剑因为一些规则限制和兵器原因,抛弃了往右的躲闪,而采用了下蹲的方式,也放弃了下蹲要保持双腿如弹簧的要求。
(如下图,现代击剑中的,一屁股蹲下)

(下图Aldo Nadi大师的动作,可以发现,他蹲下了,还没有放弃移动,腿还有弹性,符合他说的后腿要像活塞而不是支撑,不得不惊叹李小龙的眼光,学习了他的步法)

另外可以发现中国青萍剑法的步法,同时结合了下蹲和往右边闪身。

所以非常有意思,可以看见两大截击方法的历史演化,以及截击思路对于李小龙截拳道创立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从青萍剑法入门,打好了一个步法基础,刚去英国的时候,人家觉得相较于西班牙剑法的圆圈平面变化,我的步法还有上中下三盘的变化。比起意大利剑法的步法又多了一些变化和弧线步法。一个著名的迅捷世界冠军教练,说我的步法更加自然。然而日常的岁月,青春的流逝,家庭工作的负担,迷踪步法终成绝唱,笔者也慢慢选择更注重流畅性对腰腿柔韧性没那么高要求的西班牙迅捷剑剑法为主来练习和使用,避免关节磨损。也要习惯历史的规律,不管青萍剑步法,西班牙死亡之舞,意大利古典迅捷,甚至Aldo Nadi的步法逐渐淹没在岁月中,烟消云散。就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知。笔者也是从人类的武学海洋中,偶然学到练到一些东西,恐古人之心,终被淹没,所以写些拙笔,谈谈感受,记录心得。莫道萍踪如逝水,永存侠影在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