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东中康新材料:相变微胶囊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有哪些

2022-05-13 09:54 作者:山东中康新材料  | 我要投稿

相变微胶囊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主要在微胶囊纺丝和微胶囊后整理方面,今天山东中康新材料(www.zhkxc.com)的研发总监为大家详细介绍。

3.1

相变微胶囊材料在纺织领域中主要是用于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包括微胶囊纺丝法和微胶囊后整理法。其中微胶囊纺丝法是把相变微胶囊与制备纤维的聚合物一起调制成纺丝液,然后采用常用的纺丝方法(如湿法纺丝、熔融纺丝等)使纤维里面包覆微胶囊材料,从而制成蓄热调温纤维。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纤维材料的保护作用,有利于材料在后续加工过程稳定性以及提高蓄热调温织物的耐洗涤性,并且其调温性能也较好。

Li等采用正十八烷为芯材、丙烯酸基聚合物为壁材制得相变微胶囊,再将其与聚乙烯混合配制成纺丝液,分别利用熔融纺丝法、湿法纺丝制得聚乙烯和海藻调温纤维,此外还制备了以鞘层为聚乙烯、芯层为海藻调温纤维的芯鞘型调温纤维,其放热焓达76.1J·g。

除了上常规纺丝方法制备含相变微胶囊材料的调温纤维,近年来也有许多研究人员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相变纤维。静电纺丝法可以制备出纳米或微米级的超细纤维,并且由于其超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而具有某些特殊的作用,可以应用于医疗、环保、储能等多个领域。SARIER等采用不同分子量的PEG与PAN(聚丙烯腈)混合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得相变纤维,其潜热值达126J·g。

 

3.2微胶囊后整理

微胶囊后整理法包括涂层法和浸轧法。涂层法是把相变微胶囊材料加入涂层液中,然后通过黏合作用使其均匀涂布在织物表面上,烘干后便制得调温织物。浸轧法的工艺流程包括浸→轧→烘干→皂洗等几个步骤,从而将相变微胶囊材料整理到织物上。微胶囊后整理法比较易于操作,但是对织物手感、透气性和使用中的稳定性都会有一定影响。

史汝琨以正十八院为芯材,MFU树脂作为壁材,SDS为乳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相变焓为228.1J·g——1相变微胶囊,然后采用涂层法的将其整理在纺织品上制备出调温纺织品。并研究了整理液中分别含相变微胶囊质量分数为20%、30%及40%的情况下涂层整理后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调温织物的热性能随整理液中微胶囊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提高,但是透气性则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对比聚丙烯酸酯和水性聚氨酯两种涂层剂,发现调温织物中涂层剂采用聚丙烯酸酯可以获得更好的储热调温性能。

杨建等以质量比为1∶9的硬脂酸与月桂酸为芯材,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单体为壁材,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硬脂酸——月桂酸/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相变微胶囊,然后将相变微胶囊含量为12%的整理液通过浸轧法整理到棉织物上。结果发现,相变微胶囊整理厚度棉织物相变温度为39.47℃,相变潜热为25。41J·g有着较好的蓄热调温功能和耐水洗牢度。

--------------------------------


>>山东中康新材料-各种纺织阻燃涂层胶、天然植物抗菌剂、光触媒整理剂、涤纶阻燃涂层胶、丙纶阻燃涂层胶 、持续凉感整理剂、相变微胶囊整理剂、纺织蜡乳液、缝纫线润滑剂、缝纫线硅蜡生产厂家,十年研发经验,免费寄样<<<<

欢迎登录我们网站留言交流。



山东中康新材料:相变微胶囊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有哪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