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真正的科普】新.假面骑士的埋藏梗:庵野秀明所爱的K

外世界观测用自立型人工智能 K
原梗:《机械人刑事》犯罪搜查用机械人K(1973)
《机械人刑事》是庵野秀明最喜欢的石森英雄漫画。
漫画于《周刊少年magazine》1973年1月号开始连载,领先特摄剧三个月。与TV版故事相差甚远。特摄版则是在富士电视台第一次播出的石森英雄作品。在平山亨制片人“我是有点顽固的,希望能创作一个不变身的英雄”的建议下。根据艾扎克.阿西莫夫创作的科幻小说《钢铁都市》为灵感,想要创作一部“想要成为人类,为此不懈努力的机械人,被人类阻挠而倍感悲伤”这样的作品。以“变身热潮之后的便是机械人热潮”为企划重心,围绕着不变身的机械人展开了该作企划。在初期企划当中,为了与前一年的《魔神Z》看齐,还有着合体巨大机械人“父亲”的设定,但之后被改为了圣母雕塑形象的巨大机械人要塞.“母亲”。
石森章太郎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但对于负责皮套造型的高桥章提出的“要不要在K头上加个角”的建议,石森非常反对,表示“这样就没有味道了”。在初期企划时,名字为K2并有着巨大合体机械人父亲的设定,其目的在于着重表现巨大特摄的描写,之后由于刑侦主题的缘故将重点放在了等身格斗身上。为此还特地组建了东映特摄作品少有的特摄班,采用了一片两班制的拍摄方式。并选用了在《假面骑士》当中出演的具有很强动作功底的千叶治郎来饰演男二号新条强。

这也是JAC首次担当石森作品的动作戏码,日后假面骑士系列鼎鼎大名的导演金田治就是在本作首次以主角皮套演员的身份出道。饰演“变身”后战斗状态下的K。在设定上,脱下衣服后可以发动平常五倍以上的力量。金田表示“穿着战斗时的皮套比想象中还要难以活动”。而负责穿着西服的日常动作的演员则是中岛律,表示“带着面具没有表情,只依靠动作来表现欢喜和悲伤的感情非常困难”。
K在特摄版当中,每集都需要脱下衣服进入战斗状态与机械怪人展开搏斗,但漫画当中则是始终以穿着衣服的形象示人,其根本原因在于“自卑”和“人类的排他性”。和奥中惇夫导演所说的“在拍摄K的时候并未考虑过变身英雄的特性,而是作为《特别机动搜查队》这样的刑侦电视剧去拍摄的”一样,漫画也是作为“本格科学推理漫画/剧画”去创作的,极少涉及到以往那么多的战斗场面。甚至K还使用过激光枪应敌。

脱下衣服的状态仅仅在最终卷进行决战的时候披露过。而在特摄版之中,K是通过眼睛的灯光来透露表情的。平常是黄色,悲伤和体力不支,缺乏能源时是蓝色,愤怒时是红色(使用红外线探测器的时候也会变成红色),而正是愤怒眼睛变红后,才可以进入战斗模式。这点倒是和后面致敬《人造人电脑奇侠》的《超人机梅塔路达》如出一辙(梅塔路达是人间体剑流星喊着“愤怒”以后通过愤怒的表情变身的)。
故事讲述了在尚未步入科学取证搜查时代的昭和年代,警视厅突然送来了一尊机械人警察,名叫K。K与有着“毒眼老芝(鬼の芝)”之称的老刑警芝大造和热血的新人警察新条强一同行动,并组成了特别科学搜查室。讨厌高科技产品的老昭和,认为自己被降职的芝警官时常拿K撒气,怒斥其为破铜烂铁。另一方面,又总是在暗中关心着K。最开始反感K的新条,也慢慢的成为了K最忠实的同伴,甚至在K想要牺牲自己换取他人性命的时候,对他说:“机械人又怎么样,机械人也是有生命的,你是我的伙伴”,令K大为感动。而善良且朴实的K,最大的兴趣居然是写诗歌。这种反差也是一大特点。


在漫画当中,特搜科(特别科学搜查室)的敌人是R.R.K.K(全名为机械人租赁株式会社),而特摄版则是机械人犯罪辛迪加“恶质(BAD)”。漫画当中的K更加孤独,并没有像特摄版那样获得所有人的信赖和认可。新条对其非常反感,警视厅的同僚也只是将其当做“因为脸部毁容所以戴上面具的优秀干警”。并且一心想要成为憧憬着的人类。漫画中的K唯一能够敞开胸怀的对象便是偶然间认识的盲人少女香织,她并不对K区别对待。而纱织却是R.R.K.K的首领,也是电视版恶质的首领——自己的母亲雾岛玲子(特摄版为纱织)的亲弟弟雾岛龙治(特摄版为乔治)的女儿。在最后的战斗中,K终于找回了自我,立下誓言要让“机械活出机械的骄傲”。但取而代之的是,K失去了香织,也失去了和龙治同归于尽的母亲,又变回了孤身一人。
但特摄版的结局却不同,与恶质首领同归于尽的是钦佩K的机械怪人-轮胎怪人,母亲也没有消失。最后特摄版在K和芝一家以及新条的庆功宴之中落下帷幕,而芝警官也终于说出了:“K,以后就跟我们永远生活在一起吧”那句话。虽然故事的骨子基本一致,但却形成了和原作完全不同的结局。和此前《假面骑士》还有《电脑奇侠01》出于意外事故和路线变更的原因,导致主人公更换(本乡猛变更为一文字隼人,次郎变更为一郎),漫画故事也要根据特摄版的变动做出调整不同,K的漫画版和特摄一致,都一直延续了最初定下的作品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假面骑士drive》在很多层面上致敬了本作。譬如本作的载具并不是一如既往的机车,而是具有人工智能可升空飞行的高性能未来型跑车“王牌(joker)”,joker的名字则来源自二次企划的“机械人刑事J(joe)”,甚至在NG皮套的腰带扣上都是J的形状。而drive正好也是驾驶汽车的假面骑士,特莱多隆也被“人工智能”腰带先生控制,方程式形态下的特莱多隆同样可升空。特别情况下事件调查科和简称特状科,很明显也和特别科学搜查室以及特搜科有异曲同工之妙。所应战的都是人造机械生命体,同样都是特摄刑侦作品,在drive里也有chase这样的角色具有和K一样“想成为人类”的烦恼。而最为明显的致敬则是追田现八郎的恩人橘信吾刑警,他有一个绰号则是“毒眼老橘(鬼の橘)”。

在夏季剧场版企划时,原本有过“让至今所有的刑侦特摄英雄悉数登场”的提案,但是被制片人白仓伸一郎以“以前拍过类似的作品了”为由而驳回。最终的成品则是借用了假面骑士三号和四号这两个漫画角色的《假面骑士三号》。在当时曾有一张《假面骑士drive剧场版bark to the sun(向太阳高吼,日本著名刑侦电视剧系列)》的粉丝同人海报,这是由特摄画师金子大辉制作的同人图。当时在日本也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被误导,以至于本人亲自出面澄清并道歉。在国内也被谣传为新的drive剧场版。海报上写着“警视厅的人造人机械人刑事K暴走!警察英雄大集合”的字样,或许如果“刑侦英雄悉数登场”的提案成功拍摄,K也许也会有新的重置造型。

虽然不及《电脑奇侠》,《变身忍者岚》,《闪电人》等石森作品闻名,但K也在特摄黄金时代的1973年,于二十多部竞争对手当中脱颖而出,目前已知的最高收视率直逼20%,可以和大御所的《泰罗奥特曼》,《电脑奇侠01》,《假面骑士V3》分庭抗礼。也确实在德间书店创刊的情报杂志《TV乐园》当中拍摄了梦幻的K,01,V3三大英雄和三大英雄载具的联动合影。

1987年,美国电影《机械战警》上映。在世界掀起机械战警旋风。据小野寺丈回忆,父亲石森章太郎看到这部电影后非常的“不甘心”,并表示“那明明是我的创意”。虽然放眼世界历史,K并不见得就是第一名影视历史当中的机械人警察。也不见得剧组就真的从日本拍摄的《机械人刑事》当中吸取了灵感。(但造型确实是借鉴了《宇宙刑事加班》,而后面《机动刑事吉班》又借鉴了《机械战警》),但小野寺认为K确实是机械人警察形象的一个先驱。而在K播放后的第二十年,1993年,以K为致敬原型的金属英雄系列作品《特搜机械人强帕森》诞生了。

在《特摄ACE》杂志的专栏访谈中,庵野表示《机械人刑事》是他最喜欢的石森作品,比起特摄而言他更喜欢漫画。他为漫画的分镜演出和厚重的故事描写深深折服,并希望能通过动画的形式翻拍漫画版的《机械人刑事》,K在《新假面骑士》及其外传漫画的登场,也算是圆了庵野一直以来的夙愿。值得一提的是,在原作漫画宣传的时候,也曾在单行本上标注“剧画”,仔细去品,本作确实有面向大龄读者的剧画风格,也多了更多的血腥场景。

而在十年后的2014年秋季,创作了《机动奥特曼》漫画清水荣一和下口智裕计划在秋田书店的《少年champion》系少年志上连载《机械人刑事》的重置漫画,并在同年的超英雄祭上发表了该信息。但之后便不了了之,事后在推特上发表了“终止声明”。很有意思的是,本版本的英文名为“ROBOT COP”和曾让石森极度不甘心的《机械战警》(ROBO COP)只差一个字母。而原作漫画和特摄版的官方英文名则是“ROBOT DETECTIVE”。

在《新假面骑士》的前传漫画《这世上不存在真正的安宁》当中,以《机械人刑事》当中登场的犯罪搜查用机械人K为原型的人型机械人管家:“外世界观测用自立型人工智能K”登场了。(表记为假名的ケイ,在特摄剧当中也时常用这种写法,特别是水木一郎演唱的插曲《ケイは生まれた(K诞生了)》) K不仅在漫画中登场,还将在电影当中登场,声优为曾饰演过《名侦探柯南真人版》服部平次,《侍战队真剑者》志叶丈瑠的松坂桃李。而原版则是为《明日之丈》力石彻,《宇宙战舰大和号》岛大介献声的仲村秀生。

在《这世上没有真正的安宁》的世界观中,K作为对“外世界(人类社会)”监视和观测的存在,在组织内部享有一定的地位,且效忠于“足以左右组织”的不明存在“I(音同AI)”,在I的指令下加入绝望派的伊万博士(伊万.塔瓦诺比奇/死神博士)麾下。在漫画当中,称赞绿川一郎(之后的十字假面,而十字假面为假面骑士的设计前身)其“想创造没有暴力的世界”的理想,并自愿成为他在组织里的领路人,教育者。

而在《新假面骑士》中,K的背景得到了进一步补充。在修卡的创始者逝世后,组织遗留下的一屋子服务器所构成的人工智能为“I”,而未完成的静坐在轮椅上的,仅有一半的机械躯体为“J”。而将机械躯体J与I合而为一之后诞生的便是K。在漫画中一直被以为是受到I指挥的副官一样的管家角色K,实际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首脑。更像是《假面骑士black RX》当中登场的检察官达斯马达大佐一样。达斯马达大佐最开始是作为克莱西斯皇帝直属的官员派到克莱西斯战舰上监视杰克将军等人是否有好好履行职责的中间人和报信人角色。在结局时解开了他的真面目,他就是克莱西斯皇帝本尊。而本作中的K正好就是这样的角色。

在电影中的K,虽然作为修卡组织的管理者,但对于修卡的兽人(オーグ)们普遍采用“放任”的形式,并不对他们下任何指令,也不会执行东京毁灭作战。他会莅临每一场骑士和兽人的战斗,并会为死去的兽人用一朵白花来祭奠。胸前一直插着的白花,正是做这个的。与其说是反派的首领,不如说是秘密结社的中立首脑,并不参与战斗,也不设立计划。但在电影结尾并没有给出他的去处,可以说是电影留下的唯一一个“彩蛋”。
而这种对于人工智能和洗脑人类的恐惧以及前瞻性,正是《假面骑士》原作漫画的最终章节《十月计划》当中的一个主题。由于洗脑人类的计划并不单是修卡制定的,还有日本政府的计划。漫画中在结尾中流露出的“即便打败修卡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也通过K在电影结尾消失踪影这一点得到了一定的还原。只要有K存在,AI对人类的威胁就仍然存在。
而值得一提,也是令人惊喜的是,庵野作为机械人刑事爱好者的厨力。
那便是K的半成品J,其实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
K曾经用过的企划名是K2,他还有一个曾用名,这个名字就是前文提到的机械人刑事J(Joe)。当然电影里的J读音就是字母的读法,并不读作Joe。而这个Joe还真的做成了皮套,作为NG版皮套,出席了官方在1973年2月在读卖游乐园举行的剧照摄影会。主要参演人员齐聚一堂,其中载具车也崭露头角。不仅如此,在这场摄影会里,原作者石森章太郎还和主人公J(当时的名字)握手合影。

这次摄影会使用的NG皮套,作为设定中可以增强原子力和磁力的腰带扣也为J的形状。(日后改为了K形状),并且眼睛的造型也与正式皮套有所不同。这自然是因为视线受阻的原因,所以还是取消了透明成型眼(但是在写真特写的时候会用成型眼),而是选用了塑料壳上戳满窥视孔的形式。
而很有趣的一点就是,漫画当中K的领带上是有一个眼睛的图案的。眼睛的英文就是eye,音同I,也和人工智能AI的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发音一致。或许这也是庵野埋下的隐藏彩蛋。

原作漫画当中,K戴着标志性的黄色猎鹿帽和条纹格子/红色夹克衫,外面穿着米黄色的风衣。这自然是向柯南道尔原著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致敬,在福尔摩斯之后,猎鹿帽成为了侦探的象征。而特摄当中则选用了更流行的红色夹克衫和白色西裤,风衣只在前两话穿着,每当K喊出“前进(GO)”的口号以后,便会脱下衣服进入战斗状态。清水.下口版造型并没有帽子,而只是有穿着风衣的形象。

《新假面骑士》当中,K的造型由出渕裕设计。由前田真宏重新诠释的假面骑士设计,是基于改造人,基于通过人体改造手术通过科技产生的普拉那(风力)和大脑的紧密联系,达到的一种生命的神秘的技术。而自己的K则是与具有生物感的改造人产生对立的完全机械形象。
在《修卡广播 BE HAPPY》当中其表示“骑士变身时会戴上头盔,但是骑士强化服从哪里出来的,不去描写很奇怪”。于是在此基础上借鉴了K脱衣服露出机械人的身体的“变身”方式,将骑士强化服的真身隐藏在风衣之下,就诞生了新假面骑士当中最具特色的身披大衣的骑士造型。 新造型的K并没有戴帽子,身穿枣红色的夹克衫,在胸袋中插着一束粉白色的花。
漫画中的经典台词为:
“我们是为了引导人类持续幸福下去的爱的秘密结社”。
“请让我帮您实现您的理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