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学又称辩学
形式逻辑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称之为名学、辩学;日 本称之为论理学:印度则称之为因明学.在西方文化中,最早称之为逻辑,康德之后称之为形 式逻辑.本章首先对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作用,以及学习它的意义和方法.作一概括 的介绍.为系统地学习这门科学打好基础。
第一节 形式逻辑的对象
一、逻辑的含义
尽管在中国古代就有名学、辩学这些类似西方逻辑学的概念,但“逻辑”一词却任外来概 念。现行逻辑一词译自英语“Logic”,导源于希腊文“逻各斯”。中国著名翻译家严复1905年 在翻译《穆勒名学》时引入西方文化中的“逻辑”一词,这是现代汉语中首次出现“逻辑"一词.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至少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例如,“人类社会的 进程和自然的进程是一致的,都有着内在的逻辑。”这是说社会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一样的,都 必须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二是指思维规律。例如,“写文章和讲课都要合乎逻辑。”这是说写 文章和讲课都要遵守思维规律。三是指逻辑这个学科。例如,恩格斯指出:逻辑是“关于思维 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逻辑一词主要基于第三种解释,即逻辑学科。逻辑学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逻辑学''是关于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等几门科学的总称, 狭义的“逻辑学”则专指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是一门以思维的基本形式、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一 般来说,世界由三个领域构成,即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研究这三个领域的学问相 应地就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当然.研究思维的科学门类较多.形式逻辑是其 中之一 。因此,形式逻辑并不研究思维领域的所有内容.而只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规则.以及思维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逻辑方法。为了理解形式逻辑的对象.我们应当明确思 维、思维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逻辑规律以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等基本概念。
二、思维、思维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第一阶段是人通过感宜宜接接触 客观事物.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人脑中产生感觉、知觉和表象.这属于感性认识阶 段;第二阶段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逐步把握事 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这属于人的理性认识阶段。这个理性认识的阶段.也就是思维的阶段.
所谓思维,是指人作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概 括性、间接性以及不可分等特点。所谓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反映一类事物的内 在的本质的属性,而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比如.对于教师.感觉只能反映某个教帅的外 貌、衣着、言谈、教学过程等外表特征,至于教师这类人的内在的本质是什么.只有运用思维对 一个个的教师加以比较、分析、综合、抽象等活动.才能得到“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 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这样一个关于教师这类人本质的认识。所谓思维的 间接性,是指思维不是通过直接接触事物而获得认识.而是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 所以.思维能够获得感觉、知觉、表象所不能提供或尚未提供的知识.比如,空气中的音速在1 个标准大气压和15℃的条件下约为340米/秒。音速是无法通过感觉而获得对它的直接认识 的.但却可通过计算.凭借思维间接认识到这个速度。所谓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是指思维对 客观现实的反映不同于感觉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实现。无论是思维 的产生、存在.还是思维成果的发达.都尚不开语言材料。只有在语言的词和句子的基础上,思 维活动才能进行,语言材料把人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和句子记载下来并巩 固起来.这样才能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得以实现。没有语言材料材料.思维就失去了赖以实现 和交流的物质手段.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人的思维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就是人脑凭借语才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尽管形式逻辑和认识论、辩证法、心理学等都要研究思维, 但它们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的。形式逻辑不研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不研 究思维如何反映现实以达到真理的问题、不研究思维的生理基础和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也不研 究思维的具体内容及其真假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 形式逻辑主要是就思维的形式方面来研究思维的。但它不研究思维的一切方面.而只研究思 维的形式及其规律。所谓思维形式,是指思维对客观特定对象及其属性的反映方式。具体地 讲,就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是根据思维的组成和表现形态的不 同而划分出来的三种类型.所以有人又把概念、判断和推理称为思维类型或思维形态。
概念组成判断.判断组成推理.每一个具体的判断和推理自身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所谓思维的内容.是指反映在思维中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所谓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 容各部分之间联系的方式,即思维内容赖以存在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例子具体加以说明.
比如,有以下三个具体判断:
(1) 所和的星球都是运动的.
(2)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3) 所有的商人都是要追求利润的。
上面:个判断中:判断(1)属于物理学领域的具体思维.它反映思维对象“星球”具有“运 动”这个属性:判断(2)属于艺术领域的具体思维.它反映思维对象“艺术作品”具有“用形象反 映社会生活”这个属性;判断(3)属于经济领域的具体思维.它反映思维对象“商人”具有“追求 利润”这个属性.这三个判断对这些特定对象及其属性的反映.就分别是这三个判断不同的思 维内容.但这三个判断的内容各部分之间联系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我们以“S”表示反映思维 对象的概念,以“P”表示反映属性的概念,那么,这三个具体判断内容各部分之间联系的方式 都是“所有S是P”。
“所有S是P”就是上述三个内容各不相同的具体判断共同具有的逻辑形式。
再如,有以下两个推理:
(1) 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的铁都是金属。
所以,所有的铁都是导电的.
(2) 所有的动物都是进化的.
所有的猴子都是动物.
所以.所有的猴子都是进化的。
以上两个推理的内容完全不同。推理(1)是对“金属"“导电的”与“铁”情况的反映。推理 (2)是对“动物”“进化的"与“猴于”情况的反映。但这两个推理的内容各部分之间联系的方式都 是相同的,在推理(1)中以表示“金属”.以“P”表示“导电的”.以“S”表示“铁”:在推理(2) 中.以“M”表示“动物”,以“P"表示“进化的”.以“S”表示“猴子”。那么,推理(1)和推理(2>这 两个推理的内容各部分之间联系的方式都是:
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这就是上述两个内容各不相同的具体推理共同具有的逻辑形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在具体思维中.思维的逻辑形式和思维的具体内容总是联系 着的,没有思维的具体内容,就无所谓思维的逻辑形式;反之.没有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内 容也就无法存在和表现。但思维内容与逻辑形式是有区别的.思维的逻辑形式对于思维内容 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同一种逻辑形式可以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思维内容。因此.人们在科 学研究中.可以把思维的逻辑形式从具体思维中抽象出来,可以暂时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只 研究其逻辑形式.形式逻辑只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而不研究思维的内容.这不是要把逻辑形 式和思维内容割裂开来;相反.形式逻辑研究逻辑形式.正是为了使人们自觉地掌握思维的逻 辑形式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把逻辑形式与思维内容结合起来.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第二,任 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组成的。逻辑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即可以表示任一内容的符号.变项中无论代入何种具体内容.都不会改变其逻辑形式。逻辑常 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即表示具体内容之间联系的方式的语词(或符号).它是区别不 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主要依据。比如,在“所有S是P”这一种逻辑形式中.S和P所表示的具 体内容是可以变换的,我们可以用任何一个概念去替换它.所以,S与P是逻辑变项。而“所 有……都是……”在这神类型的逻辑形式中都是存在的.其含义是不变的.因此.我们把“所 有……都是……”称为逻辑常项.
形式逻辑不只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还要研究思维的逻辑规律。思维的逻辑规律.就是 一
切思维的逻辑形式共同具有的普遍规律.即运用概念组成判断和运用判断组成推理的规律. 形式逻辑基本的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三条规律保证思维活动具有确定性、一 贯性和明确性,同时又是具体逻辑规则的依据。所以.它们被称为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思维的逻辑规律之所以是思维正确的必要条件.能对思维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是因为这 些规律和逻辑形式一样.不是人们头脑中先大固有的,也不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而是客观事物 最普遍、最常见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无数次的重复而固定下 来的,列宁曾明确指出:“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最 普通的逻辄的“格”……是事物的被描绘得很幼椎的—— 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最普通的关系.”
形式逻辑除了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之外.还研究人们在思想和认识的 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此简用的逻辑方法,如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探求因果联系和论证的方 法等.总之.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和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决定了它既不是有关世界观的学问,也不是给人们提供有关自然和 社会的具体知识的具体科学.而是一门类似语法的工具性的科学。语法的特点在于它得出的 是一般的词的变化规则.而不是指某一个词的具体的变化规则。它得出的造句规则.也不是关 于某个具体句子的规则.而是指任何的句句子.不管某一个句子的具体形式怎样。语法是帮助人 们驾驭语言以交流思想的工具.形式逻辑在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时.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因 此.有人把形式逻辑比作“思维的语法”。形式逻辑为人们认识事物进行思维和表达思想时提 供常用的、必要的逻辑工具。
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思维形式是通过对各种不同民 族语言的分析而抽象出来的。任何人要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都必须遵守正确的思维形式及 其规律的要求.都必须以形式逻辑作为认识的工具。而且,也只有遵守共同的思维形式及其规 律的要求.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各个阶级或不同民族之间才能开展正常的思想交流。在这个 意义上.我们说形式遐辑是一门没有阶级性的专门科学.
三、形式逻辑与数理逻相、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是不同而又有联系的一门科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了解形式逻辑这门科学的性质是有帮助的
(一)形式逻辑与数理逻辑的关系
数理逻辑是在传统演绎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形式逻辑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数理逻辑的工具语言是人工符号语言.避免了形式逻辑所用的日常语言的歧义和其 他不确定因素,所以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二.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在人们认识中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数理逻辑是数学研究和人 工智能研究中的主要工具.形式逻辑则是日常思维中的便利。此外,形式逻辑所用的方法 都是比较直观的.数理逻辑则大量地采用了形式化的数学方法.这也构成了两者的明显不同.
(二〉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
第一,研究对象不完全相同。形式逻辑只从逻辑形式方面研究思维形式本身的确定性、一贯性和明确性.而不研究思维形式如何反映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而辩证逻辑则结合 思维内容研究思维形式如何反映客观现实的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所以列宁说:“逻辑不是关于思维的
外在的学说.而是关于一切物质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产物’的 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的内容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学说,即对世界的 知识的历史总计、总和、结论
第二,研究的角度不同。形式逻辑只研究各种逻辑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而不研究各种逻 辑形式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联系和转化问题.但辩证逻辑却要研究这些问题。比如,形式逻辑 只研究具有“这个S是P”“有的S是P"与“所有的S是P"这三种判断形式的思想之间.如果一 个思想是真的,那么.其余的思想是真的还是假的但辩证逻辑却要研究这些逻辑形式在认识 发展过程中的联系和转化,即在认识发展过程中个别性的判断如何转化为特殊性的判断,进而 如何转化为普遍性的判断正如恩格斯所说:“辩证逻辑和旧的纯梓的形式逻辑相反,不像后 者满足于把各种思维运动形式,即各种不同的判断和判断的形式列举出来和毫无关联地排列 起来。相反地.辩证逻辑由此及彼地推出这些形式.不把它们相互平列起来,而使它们互相隶 属.由低级形式发展成高级形式”。总之,形式避辑与辩证逻辑在整个认识过程中都是相辅相 成的。
第二节 形式逻辑的作用
学习逻辑的目的是为了应用逻辑.形式逻辑既然是人类正确思维的工具。那么,掌握这个 工具进行正确思维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形式逻辑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和严密地进行论证
要准确地表达思想和严密地进行论证,必须懂得如何准确使用概念。如何恰当下判断,如 何正确进行推理.正确地表达思想.最基本的前提是准确通顺。毛译东同志在分析谈话和写 文章的淮确件、鲜明性和生动性时就曾深刻地指出,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推理问题,是逻辑 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之外.还有词章问题。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说 过:“语言的运用对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作品文学色彩不浓.首先是逻辑性问题,"他还说: “我们不能为了文字简练而简略.简练不是简略、意义含糊.而是看逻辑性强不强、准不准确。 只有逻辑性强而又简练的语才是真正的语言。”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回答什么叫通顺的 文章时也说:“首先是看他的文章思路清不清楚.即他的逻辑思维怎样。”可见.思维的逻辑性对 正确表达思想是极为重要的。决定语言文字推确通顺的重要因素是思维。掌握形式逻辑的系 统知识.能帮助我们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从而也就有助于我们在遣同造句 时做到准确无误.在谋篇布局时做到中心突出、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前后一贯、论辩有力.
二、学习形式逻辑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及工作能力的提高
学习逻辑知识是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概括地说,人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主 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参加社会实践。二是学习各门科学知识。三是学习各种逻辑知识.变自发
的逻辑思维为自觉的逻辑思维。对逻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反过来还会对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 参加社会实践提供用助。也就是说.对逻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各门科学知识.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提高人们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能力. 所以,形式逻辑作为正确思维的基础工具,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基础科学.通过系统和基本的 形式逻辑思维训练.可以使人们的日常思维由自发的逻辑思维转变为自觉的逻辑思维.进而提 高人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并促进人的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形式逻辑有助于人们获得新知识
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正由于思维具有这个特点,人们才能获得感性认 识无法提供的有关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大大扩展和加深了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 之所以能使我们获得对事物的更深刻的认识.是离不开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和逻辑方法的。其 中.尤其是正确地运用推理.它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手段。形式逻辑虽然不能为推理提 供已有知识.却能为正确进行推理提供规律、规则和方法.告诉人们怎样进行推理才是正确的, 怎样进行推理又是错误的,从而帮助人们在实践的坚础上.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合乎逻辑的 推理获得可靠的新知识。比如.18世纪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写了一篇《关于热和冷的原因 之探索》的论文.其中曾作过这样一个推论: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暧和起来;我们敲击 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地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认为 “运动能够产生热”罗蒙诺索夫能得出这样一个科学结论(即新的知识),靠的是两个条件:一 是已有的真实的知识(摩擦冻僵的手,手会暖和等),二是正确地运用了求同法这一探求因果联 系的逻辑方法.
四、形式逻辑有助于人们发现逻辑错误,揭露诡辩
住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常常通过故意违反形式逻辑规律的要求搞诡辩,如果我们有了形式 逻辑的基本知识.就能较好地识破和揭露他们的种种诡辩手法.关于如何揭露各种诡辩手法, 我们将在后面各章中.尤其要在“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和“论证”等章中进行具体的分析.这里 就不再重复论述和举例了.还应该注意到.并非任何诡辩都是违反逻辑的.只在思维形式方 而有错误的诡辩.才是违反逻辑的。有些诡辩.在思想内容方面有错误,却不一定在思维形式 方面有错误.对于这样的诡辩.不能仅仅从逻辑方面去揭露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