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插班生考试】2023各校插班生考试招生要求调整解读+绩点与核算成绩计算方式科普

2022-12-20 00:48 作者:插班生考试  | 我要投稿

近两天各插班生招生高校相继发布「2023年插班生考试报名条件调整的预告」。科兴插班生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多种平台发出相关信息并转发到各个插班生群以及朋友圈告知大家。

同济暂未发布相关公告,小科会帮大家时刻紧盯着,第一时间转发!‍‍‍‍‍‍‍下面,将对各校招生政策调整进行解读,并帮大家科普一下高校绩点的计算方式。


 1 —

政策调整解读

我们逐条解读了各高校新增的报考条件,如下图所示:

图片
建议保存图片收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解读为目前阶段依据各校发布的公告以及各校招生办的回复得出的结果,仅供目前阶段参考!不排除之后有更为明确的标准发布。
此次各校的插班生考试招生政策调整并非各校招生办自己的决定,而是依据上海市教委的要求做出相应调整,主要体现在对目前就读学校的绩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
1. 强化落实「一年级优秀学生」这一市教委的官方要求。以往,除交大外,其他插班生招生高校仅要求考生大一成绩及格即可,而这与「一年级优秀学生」这一要求契合度不高。
2. 进一步促进大一学生认真学习在读课程。插班生考试除了给部分学生另外一次去名校的机会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即能够促进更多的同学在大一认真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好基础知识。如今,因为「口罩事件」不少高校以网课教学为主,这对学生的自律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增加绩点要求,以提高学生对目前所读课程的专注程度。
3. 在满足希望较大的同学具备考试资格的同时,以绩点为要求淘汰小概率上岸的同学,以减少考生人数,提高各方效率。

(以上观点为政策解读,而非官方观点)

其中,第3点不是没有依据的,而是有事实数据支撑的。插班生招生高校有对插班生考试上岸的同学进行调查研究,比如今年考到华师的同学有向我们反馈华师有做上岸者的绩点调研。

图片


虽然我们尚未看到调研结果,但依据我们之前掌握的各类信息以及多年的经验,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上岸者的绩点均较高,即使是在以往没有绩点要求的情况下!

比如印象较深的是16年从海洋到同济的psy在海洋的绩点是专业第一;21年从上理到华师的zxh在上理500多人的大类专业里的排名是专业第二;22年从海洋到华理的lyf在海洋的排名是专业第一;22年从上政到华政的wmd在上政是专业第一。
为了进一步佐证,在华政、复旦、东华发布绩点要求后,随机问了几位今年考上的学长学姐的绩点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可见,在没有绩点要求的时候,考上的学长学姐的绩点也确实挺高,至少是满足当前情况下的招生要求的。‍‍

这也进一步证实一直以来我们的看法:插班生考试跟学校的课程学习并不冲突,备考插班生考试拥有的学习状态、习惯、效率、能力对原学校的课程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说明,增加绩点要求对实际结果并不会产生什么特别大的影响,能考上的同学大概率本身就满足绩点条件。上岸的实际难度并没有增加多少,只是要求更为显性、明确了。

不过“当局者迷”,这对目前正在备考的同学们的心理以及学习规划确实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同学们会比较担心自己的绩点是否能够满足要求,从而要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到学校的课程,并且心态也会有一定波动。之后,科兴也会关注各校的绩点规则,并且请学长学姐分享满足绩点要求的经验。
之前「口罩事件」导致的延期,改变了不少同学的结果。此次调整对于个人最大的意义在于:你能否利用好这一“弯道”实现超车?
关于此次调整,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科兴学员可以跟负责的督学老师沟通,其他同学可以联系科兴老师进行咨询。


 2 —

绩点与核算成绩计算方式

1. 何为绩点?

GPA(Grade Point Average)一般指平均学分绩点,简称绩点。大学里的成绩是通过“绩点”进行量化的。每门课有不同的学分,且在结课后都会得到一个“课程绩点”,通过课程的学分与绩点进行计算,则可得到平均绩点。以“学期平均绩点”为例,计算方式如下:

图片


可以看出,绩点的计算方式是以学分为权,对所修课程绩点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一门课程的学分越高,该门课程最终成绩在该学期平均绩点的计算中所占比例越高,权重越大。


2. 绩点计算实例

目前我国高校中所采用的“绩点”量化评价体系中,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 满绩4.0型:

目前采用这种评价方式的高校较多,以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大学为例,其课程考核成绩与绩点的换算关系如下(部分高校间存在差异,以本校具体政策为准)

图片


根据上表,如果一位华政的同学大一第一学期所修读的课程内容及取得的课程成绩如下: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绩点”并不能依照成绩进行细分,例如一门课程的成绩为87分,有些同学会想当然认为该门课程的绩点应进行加权计算,即


图片

其实不然,“课程绩点”的数值完全按照学校所给的换算关系进行对应,这门课程的成绩属于[86,89]的区间,则“课程绩点”应是3.7,而非加权后得到的3.8,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明确。

那么该生大一第一学期在该评价模式下的“学期平均绩点”为:‍‍

图片


不过,大多数学校在计算“平均绩点”时,通常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所以在成绩单上显示出的该生“学期平均绩点”应当为3.82。

  • 满绩4.5型:

目前上海市有部分高校在本科生的成绩量化考核中采用“满绩4.5”的方式进行,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我们根据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的信息,获取了课程考核成绩与绩点的换算关系如下:


图片


根据上表,如果一位上理工的同学大一第一学期所修读的课程内容及取得的课程成绩如下:

图片


那么,该生大一第一学期在该评价模式下的“学期平均绩点”为:

图片


  • 满绩5.0型:

目前上海市有部分高校在本科生的成绩量化考核中采用“满绩5.0”的方式进行,以同济大学为例,我们根据同济大学本科生院的信息,获取了课程考核成绩与绩点的换算关系:

图片


根据上表,如果一位同济的同学,大一第一学期所修读的课程内容及取得的课程成绩如下:

图片


那么,该生大一第一学期在该评价模式下的“学期平均绩点”为:

图片


3. 绩点核算后对应成绩

依据调整的规定,当满绩不为4.0时,华政、东华、上政对“绩点核算后对应成绩”做出了要求,其实际为加权平均分,以学期加权平均分为例,其计算方式为下式:


图片


同样以上述同济的同学的成绩为例,依照“同济大学本科生成绩计算方法”,取得“良好”课程的对应分数为85分,则该生“学期加权平均分”为

欲想了解更多关于“上海插班生考试”相关信息,请点击我的主页查阅插班生专栏或向我咨询!


【上海插班生考试】2023各校插班生考试招生要求调整解读+绩点与核算成绩计算方式科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