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河烧河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河会“烧”起来呢?

2023-08-11 22:46 作者:羊羊的地理教室  | 我要投稿

作者 小狮子 | 排版 杳杳


在最近的江西省高三联考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试题:


点击可看大图


黄河,小羊羔们并不陌生,但什么是“黄河烧河”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它背后又有哪些和黄河相关的地理知识?往下看,你会找到答案。


 01 

  什么是黄河烧河现象?


由上题的材料可知,黄河烧河出现在黄河下游地区。从“烧”这个字可以推测,这种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夏季。


黄河烧河,指的就是夏季高温时期,黄河下游大量鱼类晕厥、甚至死亡,漂在水面的现象,也被称为“流鱼”。


黄河“烧河”或“流鱼”现象(图源网络)


 02 

  为什么会出现“烧河”现象?


这些鱼是被“热晕”的吗?还真不是,其实背后的原因和黄河下游在夏季某段时间内泥沙剧增有关。泥沙增加对鱼类会有哪些影响呢?

  • 高含沙量会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缺氧。

当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时,泥沙会占用水体的空间,降低水体的容积,从而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同时,泥沙还会阻碍空气和水体的交换,减少了水中的氧气补充量。


当水中的溶解氧低于2mg/L时,鱼类就会出现缺氧症状,如浮头、晕厥、窒息等。

  • 高含沙量还会刺激和损伤鱼类的呼吸器官。


鱼类通过鳃呼吸,鳃是一种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器官,当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时,泥沙会刺激和磨损鳃丝,导致出血、坏死、感染等问题,造成大量鱼类死亡。


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导图小结下:



可为什么黄河下游会短时间内泥沙俱增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黄河汛前的调水调沙工程。


 03 

  调水调沙又是怎么回事?

  • 什么是调水调沙?

调水调沙,就是利用黄河上的水库对水和沙进行调节,减轻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问题。


万家寨和小浪底两座水库一首一尾,

分别位于黄河中游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峡谷处,

在调水调沙上常常联合运作。

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位置图(图源网络)


  • 为何要调水调沙?

一是为了让下游河道清理淤积,腾出空间让洪水顺利通过。


黄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但输沙量却达16亿吨,黄河的含沙量位居世界第一,每立方米的黄河水差不多三分之一都是泥沙。


由于含沙量大,流经下游平原地区时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河道不断淤积萎缩,汛期洪涝隐患大。


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图源网络)


为了保障黄河下游安全,每年黄河主汛期前,水利部会调度黄河中游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3座水库,在主汛期前人为制造“洪水”,主动将水库库底和下游河道的泥沙冲至大海,这样可以腾出下游河道的部分空间,从而增强河道在汛期的行洪能力,为下游防洪提供保障。


二是给下游输水,保证下游不断流。


受到流域内气候(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气温升高,蒸发加剧等)和人类活动(河流沿岸工农业用水增多)等因素的影响,黄河下游部分河段在某些年份的冬春季可能出现断流,甚至在个别年份的夏季出现断流,给河口浮游植物的水环境、生态平衡带来了较大影响。


20世纪70-90年代黄河下游断流天数图(图源网络)


自2008年以来,水利部黄委会统一调度黄河水量,在调水调沙期间向黄河三角洲湿地进行生态补水。从1999年8月至今,黄河已实现连续23年未断流,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拓展阅读:生态补水


黄河与黄河三角洲湿地(图源网络)


现在,咱们来小结下: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因和效益(作者自制)


  • 怎么调?

黄河水少沙多,冲沙水量不够,所以需要人为制造洪峰,加大流速和流量,将泥沙冲入海中,减少河道淤积。


调水调沙的具体方式,我们之前做过手绘动画,想复习的小羊羔可以点击下方视频。

水库如何实现调沙?【羊羊地理|手绘动画10】_哔哩哔哩_bilibili


了解了黄河汛前的调水调沙,我们就能理解黄河下游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泥沙俱增的情况。这时,再来看看开头的那组试题,可能就觉得很简单了。



通过人为调节,可以将黄河河道中淤积的泥沙冲走。但这样的行为,也会在自然界引起连锁反应,出现“烧河”现象。


如何把调水调沙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呢?


近年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借助“数字孪生黄河”项目,为黄河装上“智慧大脑”。


【数字孪生黄河】现实中的黄河全要素在数字空间的映射,通过流域多要素实时感知,数字化场景交互反馈等,将现实世界黄河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在数字孪生黄河中同步模拟。


在调水调沙前,水利部先把调水调沙的方案在“数字黄河”上进行演练,根据模拟出的数据结果,为实际调水调沙方案提供科学参考。


以今年为例,调水调沙的开始时间就比往年延后了两天,主要是为了避开鱼类产卵的敏感期,尽量将对鱼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数字孪生黄河系统(图源网络)


 04 

一起来做题


在每年的农历6月,黄河中下游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都会上演“流鱼”奇观,此时黄河水的含沙量剧增,溶解氧含量下降,混浊度升高。每当黄河发生“流鱼”现象时,中下游沿岸地区有成百上千的群众到河边捕鱼,场面蔚为壮观。据材料完成1-2题。



1.“流鱼”现象发生时,沿岸居民捕捞的鲤鱼、鲶鱼、鲫鱼等鱼类多呈死亡状态,其原因是(单选)

A.调水调沙过程中,水流冲击使得鱼类相互碰撞而死亡

B.河水混浊,溶解氧降低,泥沙含量增加致使鱼类在短期内窒息死亡

C.调水调沙过程中,河流下切使得河床加深,水压增加导致鱼类死亡

D.调水调沙过程中,短时间密集捕捞,生存环境巨变致使鱼类死亡


2.针对黄河“流鱼”现象,下列破解黄河生态困局措施中做法不正确的是(单选)

A.建立生态系统监测站,实时把控黄河水质以及水生生物的动态变化

B.扩大湿地面积,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C.恢复河道自然弯曲,减缓河水流速,提高泥沙淤积,改善水质

D.加强人工增殖放流,弥补鱼类自然繁殖量不足,保护濒危鱼类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有材料可知: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水的含沙量剧增,溶解氧含量下降,会造成鱼类短时间窒息死亡,同时大量的泥沙也会直接粘附在鱼鳃上,阻碍氧气交换,导致鱼类窒息死亡,B正确。水流冲击不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河流下切使得河床加深,水压增加有限,不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调水调沙过程中,水流急,此时不宜捕捞,ACD错误。故选B。


 2.C

【解析】恢复河道自然弯曲,减缓河水流速,河道泥沙淤积量提高,易造成河流沿岸草地、滩涂等湿地被泥沙覆盖,湿地面积减少,使得湿地生态功能不断退化,不利于破解黄河的生态困局,C不正确,所以符合题干要求。ABD是破解黄河生态困局的合理措施,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声明:图像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号为整合发布。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

黄河烧河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河会“烧”起来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