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毂梁传)

2018-03-20 08:00 作者:actionlong  | 我要投稿

克者何?能也。
何能也?能杀也。
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
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
贬之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
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毂(gu 第三声)梁传:也称谷梁传

段:郑庄公的弟弟,封在京邑。因图谋不轨被庄公挫败于鄢这个地方,后来又逃到共这个地方,所以又称段为共叔段
郑伯:也就是郑庄公,用“伯”字是讥讽他对胞弟教导有失,也佐证从此时开始,周礼逐渐开始崩坏,为兄不尊、为弟不悌
世子:指帝王或诸侯正妻所生的长子
目君:称为国君。《春秋》作者称呼杀死世子或者同母弟弟的君主,都只称国君,不再以兄弟相称,有贬抑的意思
鄢:郑邑,在今日河南鄢陵西北一带
亲亲之道也:第一个“亲”是动词,第二个“亲”是名词



克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够的意思。
能够做什么呢?能够杀人。
为什么不直接说杀呢?因为要表示出追随共叔段的人很多。
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呢?因为假如国君杀了嫡亲的长子,或者同母所生的弟弟,便用国君的爵号称呼他,文中既然已经称呼郑伯,那么也就知道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了。
共叔段既然是国君的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共叔段应当是公子,也不称他为公子,这是对他的贬斥,因为共叔段已经丧失了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道德以为。
但是《春秋》鄙视郑伯的程度超过了对共叔段的批评。
在什么地方超过了对共叔段的批评?因为经文并未对郑伯想尽一切方式,想要杀掉弟弟的意愿提出批评。
但经文说在鄢这个地方杀掉共叔段的,表明共叔段已经跑到远离郑国都城的地方了。
就好比说是从母亲的怀中夺过婴儿杀掉,这又是郑伯做得过分的地方。
既然这样,那么对郑伯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不要急着追杀已经逃远了的乱臣,而应该遵循兄弟之间相亲相敬的道德。



郑伯克段于鄢(原文)

郑伯克段于鄢(白话文)

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毂梁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