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姚洋教授:城市化2.0与乡村振兴

2022-01-03 10:26 作者:RedPlus的生日  | 我要投稿

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10%左右

结构转型、集聚、创新

2.对消费的贡献

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2.3倍以上

到2035年,城市化率达到75%,由此带来的消费的增加足以弥补老龄化带的消费的下降

 

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求是》,2020年11月1日)

完善城市化战略。

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我能力,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室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

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基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城市化2.0

1.人口再集中。

三四线城市人口向中心城市区域集中

围绕中心城市形成城市网络。

2.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

农村人口的跨省流动趋于平

向主城区集中

农村和县城一体化

九大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七大城市化区域: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地区、四川盆地、西安咸阳、郑州开封、京津冀

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1.集聚带来更大的效益

深圳成为一个与硅谷齐名的高科技创新中心。

2.经济地理调整

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增加

非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下降。

3.房地产业

城市化区域的房价有望维持,甚至上升

非城市化区域的房价下降

 

配套措施

1.户籍制度改革:以居住证代替户口登记

2.公共服务均等化:养老、医保、子女升学、住房。。。。。。

3.高考

地方考试+全国统考

 

村庄成为宜居之所

1.县城经济代替过去的乡镇经济

集聚效应:公共设施、信息、人才

2.进县城买房与留在村庄居住达到平衡

交通便利化

收入水平提高、摩托车普及、汽车兴起

单体房屋也可以拥有自来水、抽水马桶等设施


姚洋教授:城市化2.0与乡村振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