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读媒体评北极鲶鱼事件,沉默不能解决问题

2023-09-17 12:36 作者:邓德全说书  | 我要投稿

北极鲶鱼”事件迎来新进展,但却引起网友一片哗然。

“我只知道我家里有9位数,我想混哪个平台就混哪个平台,想在哪个国家就在哪个国家。” 今年3月份,一网名为“北极鲶鱼”的网友在公共社交平台发消息炫富引发关注。据其称,家里存款超9位数,且爷爷曾担任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有网友发现, “北极鲶鱼”不仅在社交平台炫富,还涉嫌侮辱国人,引发大家对其口中的“爷爷”及亲属是否涉嫌贪腐的猜测。

彼时,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情况通报确认,该言论提及的当事人系该局原货运分局干部钟某某,已于2007年11月30日退休。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还表示,已就相关信息开展核查,将及时通报有关情况。然而近日媒体发现,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一则关于该事件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函中表示,决定不予公开。

“及时通报”变为“不予公开”,5个多月的等待并未得到一个有信服力的调查结果,网友不免质疑:到底是有难言之隐还是另有猫腻?国是直通车发起一项关于#北极鲶鱼事件结果是否应公开#的投票调查。截至发稿,共有10.38万人参与,其中超九成网友认为应该公开。仅不到一成的网友认为不该公布。

另有部分网友认为,回复中的“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公开”不代表不公开,可以再等等。评论区还有网友提出,如果深圳交通局“不予公开”,其他部门是否可以介入调查,并最终“予以公开”?

规避不是良策,沉默也并不能解决问题。此次事件需要给公众一个更加详细、正面回应问题的通报。当事人需要,是否“清白”唯有权威部门的解释;事件涉及的钟某某也需要,尽管已退休,但作为公职人员,有义务解释财产来源的合法合规性;作为政府部门更需要,最大程度的公开透明才能消除不良影响,维护政府公信力。

处理这类网络舆情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态度比事实更加重要

一般的此类事件被网络传播引爆点和驱动力是因为:情绪!

切记,情绪会传染!

在事件传播中,都是片面的语言诱发广大网民的一种负面情绪,然后在经过推测加工放大后传播,这一切的驱动力都是情绪的传染。

在这个传播中,绝大部分人不会在意真相,只喜欢情绪激发的想象。

面对负面情绪,应对的态度要比事实重要。

千万不能以以下几种情绪应对:

1、对立的(面对质疑,学校不发声)

2、漠视的(拒绝对疑问做出解释)

3、高高在上的(这种信息不公开透明,只会滋生越来越多的谣言)

只要你是这样的态度,引发更多猜测,让舆情进一步发酵,就会把事情不断激化。

这个时候最好的策略是,你要理解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态度,拿出自己诚恳的态度去应对,才能缓和事件的进一步激化放大。

应对态度出了问题,会引起了网民和无数大V逆反情绪的激化,于是无数媒体都开始跟进了。

其实只要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让情绪缓和。

原则二:转移比应付要好

当事件出现,被媒体围上来,不管你怎么应付,你都会落入被动的状态之中,这时候应该用转移来变的主动起来。

比如,正如新华社记者所言,“学校及时公开相关物证,掌握多少信息就公开多少,才是责任担当的表现。如果学校及时公布成立工作小组,一组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一组负责学生家长接待工作,并不是公开事件进展情况等等。及时更新信息、证据链逐渐完整,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就是转移网民话题到事件的进展情况上。

这样做的话,就可以把许多负面的事情变成正面的传播。放低姿态,面对问题,自我批评,改进自己,网民自然会给你机会!

再次强调:

1、态度比事实重要

2、转移比应对要好


解读媒体评北极鲶鱼事件,沉默不能解决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