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故乡,第二祖国

2023-03-13 20:31 作者:饲养员的小屋  | 我要投稿


旁白:

从西方来到星火燎原的中国,伊莎白·柯鲁克和丈夫大卫·柯鲁克将一生献给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他们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奠基人。二零一九年,伊莎白·柯鲁克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时间回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城楼下,他们豪情满怀,见证共和国的成立。


正文:

今天,就在今天,这个崭新的国度就要诞生了!

这里是我的第一故乡,三十四年前,我出生在中国成都。白鹿河清澈的流水旁,兴隆场金黄的稻田边有我的童年和少年。这里也是我的第二祖国,十一年前,从加拿大归来,我来到藏区,开展社会调研,正是在一次回乡时,我遇见了你,同志。


是我遇见了你,在泸定桥边,我对你许下一生的誓言。你的清秀面庞,你的博学风雅,你的一切的一切我都难忘。


别看现在挺浪漫,那时你可没少跟我拌嘴,当时的我还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可你告诉我,在当时的中国,想要发展,就必须革命。


来中国前,在哥伦比亚大学我接触到了进步的共产主义思想。一九三五年,我正式加入英国共产党,党的纲领在我心中声声回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是啊!联合起来!在你的影响下,我被共产主义的信仰深深折服,我也加入了党组织。我们联合起来,我们与这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


两年前,听到《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消息,我们万分欣喜。你放弃了原有的博士论文选题,来到十里店开展社会调研。杂面、蜡烛、旧军装,骡车、旱厕、平瓦房。


我们共苦,与人民在一起。


在这里,我们调研群众运动,被人民的团结和智慧深深折服。


上前线、保家园、反地主、搞土改。他们坚信,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必将在不远的明天土崩瓦解。


后来,我们一起来到南海山村,那是黎明前的中央外事学校,革命战争正在进行。


当时条件艰苦啊,带上小凳子,山沟、郊野哪里都能成为我们的课堂。哪怕国民党的飞机时常在头顶盘旋威胁,在壕沟里,教学也从未停止。


同学们称我们是光,但其实,我们之所以能够散发光,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接受光,接受人民群众的光,接受党和国家的光。


还记得吗?有一天晚上你突发盲肠炎,下着瓢泼大雨,是村民们用担架把你高高举过头顶,跨过高涨的南洺河,送到了白求恩和平医院,你才终于转危为安。


不曾忘,不敢忘。学校从石家庄迁往北平,全员步行。可中央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特地会怀着身孕的你安排了汽车。


是啊,那是二月三日在正阳门门前,恰好就赶上了解放军的入城仪式。雄赳赳,气昂昂,和平解放大北平。


十四年抗日战争四年,四年解放战争,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红船承载使命,红星引领希望。


我们坚信,在这样一个国度,没有什么做不到!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你看!最中间那一颗,那是无数人追随的星光。


这是红色中国的伟大胜利,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是共产主义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永远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直到两鬓斑白,永远为中国外语教育战斗,直到生命结束。


我们爱你中国,我的第一故乡,我们的第二祖国!


第一故乡,第二祖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