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二十五章 愚学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第二十五章 愚学
红林悟道《韩非子-奸劫弑臣》上一章中韩非子讲完商鞅变法使秦国国治兵强,地广主尊后,总结性的告诉我们“此亦使天下必为己视听之道也”这就是使天下必为君主视听的办法。商鞅的变法政策是“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意思就是变法易俗,倡明公道,奖励告奸,抑制工商,便利农耕。变法易俗,就是改变臣民原有的不良或不适合时代的行为与思想;倡明公道,就是建立完善的国家律法与规则;奖励告奸,就是明确奖罚,实行人民监督;抑制工商,就是纠正错误,限制享受性消费;便利农耕,就是确定国家发展战略与方向,实质就是耕战政策。但是,对于秦国取得的成绩与商鞅变法,当时的学者们不明白,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秦国强大起来,而他们的学说为什么没有让秦国强大起来呢?韩非子将这些学说定为“世之愚学”。
何谓世之愚学,韩非子的第一条定义“且夫世之愚学,皆不知乱之情,讘裌多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意思是说,当代那些愚蠢的学者,都不懂得治和乱的实情,只会喋喋不休地引用古书,来扰乱当代的国家治理。讘裌(nie jia)是多言妄语的意思,就是说了许多不切合实际的废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世愚蠢的学者不与时俱进,思想固化,学说老旧,固步自封,不思变革,赶不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的要求。不管是纸上谈兵,还是引经据典,总归是过去式,而且随着时间的前进,这些当世愚学会越来越被时代遗忘。
我曾经说过,与时俱进不是一句单纯的官话,而是与“实事求是”一样伟大的哲理。我们用时间来标注我们的生命,我们就必须随着时间一起前进,并完成时间所承载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与动力。但,世间众生总是留恋过去,活在过去,不肯放下,与时间脱钩,与时代脱节。固有过时的思想已经适应不了当时当下的社会,固有过时的办法也已解决不了当时当下的问题,可见与时俱进是多么的重要。韩非子眼中的愚学,就是这种不但解决不了当时的社会与民生问题,还会“乱当世之治”。用过去的思想与办法来解决当下的问题,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我们回不到过去。
这也是韩非子的法家能使秦国强大起来的原因,因为韩非子与时俱进,法家的学说适应了时代的需要,适应了君主想“国治兵强,地广主尊”的需求,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大势,为中央集权制的实施奠定了理论与思想基础。而其它的愚学无法解决这两个当时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自然就成了“世之愚学”。
韩非子的第二条定义“智虑不足以避阱井之陷,又妄非有术之士。”意思是他们的智谋不足以避开陷阱,却又胡乱攻击坚持法术的人。这是当世愚学不与时俱进的先天不足之病,就是避不开陷阱,与其说是避不开,不如说是看不清看不到,因为用固有的眼光与角度怎么能看到看清当下的社会。再就是攻击坚持法术的人,这是当世愚学最恶劣的行径,自己不与时俱进,还骂当世贤士世俗现实,用自我的清高脱俗来掩盖自己的无知与避世,这种行径很容易蛊惑人心,让世人堕入“虚无”的执着中,这是对社会最大的伤害。
【且夫世之愚学,皆不知乱之情,讘裌多诵先古之书,以乱当世之治;智虑不足以避阱井之陷,又妄非有术之士。】
在公司管理中,老板一定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用人标准,一切人一切行为都以解决问题为原则。一切虚谈只能误司误事,一切实干只会中兴公司。务虚的作风,只会让公司越来越困难。销售只能以回款定英雄,而不能按辛苦定薪酬,我们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公司的发展与管理一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行业的脚步,否则就会被无情地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