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南大学考研 | 【化学工程909】报考指南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报考指南👇
Part1:专业、学院及导师介绍
本部分内容为具体如下:1. 专业简介;2.学院简介;3.师资力量
Part2:报考难度分析
本部分内容为具体如下:1.分数线及报考情况分析;2.学校报考难度分析
Part3:备考答疑
Part1:专业、学院及导师介绍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分析085602化学工程 (专业学位)
专业类型:专硕
研究方向:
01精细化工
02工业催化
03石化新材料
04生物质开发与利用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09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
1214化工原理
加试科目:
1.无机化学
2.有机化学
➤ 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当年创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教育培训计划”首批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海南省唯一培养化工工科领域本科以上人才的专业。2021年6月10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正式公布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6年)。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类工程硕士点及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学士学位点,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拥有海南省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3个;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6部,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1997年被评为海南大学首批校级重点学科,1999年被评为海南省首批重点学科,2009年被中组部、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先进集体”,2016年入选海南省首批特色重点学科,2021年被海南省评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A类。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58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23人,副高职称人员2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4人,占专任教师的93.2%。有国家级人才2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海南省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南海名家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专家人才称号近20人次;截止2021年9月份柔性引进5名国家级人才。
学院十分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思想政治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工科专业人才,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近3年,学院毕业生的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和考研深造率均名列全校前茅,2019-2021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4.81%、83.25%、93.98%,本科生考研深造率分别为48.5%、50%、41.27%,部分学生被波士顿大学、南加州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外名校录取。
学院拥有热带岛屿资源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精细化工工程中心等多个省部级平台;学院立足“热带”与“海洋”两大自然地理环境特色,利用海南丰富的热带生物质资源、南海油气资源和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三大资源优势,组建高水平师资和科研力量,围绕热带特色资源与能源的高效绿色开发与利用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在热带生物质及其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绿色海洋生物化工与制药、南海油气资源利用与精细化工品开发、环境化工、新能源与绿色催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有力的支撑了海南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南省重大项目、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近3年累计科研经费达3000万元;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0余篇,进入ESI前1%;专著及教材10余本;专利5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10余项(其中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其他奖励多项。
学院始终坚持合作办学、对外开放,注重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日本、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未来,学院将以特色热带和海洋特色研究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手段,建成在本领域领先,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学科专业,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化工行业高端人才,进一步发挥海南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南海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 部分师资力量
1、陈铁桥一、基本信息
姓名:陈铁桥
职称:教授
邮箱:chentieqiao1111@aliyun.com ;chentieqiao@hnu.edu.cn
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Chen-Tieqiao
二、个人简历
陈铁桥,男,课题组长,海南大学C类高层次教师,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权威期刊《当代化工研究》编委,国际SCI杂志《Heteroatom Chemistry》 Academic Editor。
2004.06-2013.12,湖南大学,本硕博,硕士生导师:郭灿城教授,博士生导师:郭灿城教授,韩立彪教授 (为卟啉化合物和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实验室公斤级合成、中试千吨级合成,烯基膦化合物的产业化合成做出了贡献)。
2010.04-2013.03,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联合培养
2014.01-2017.10,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副教授
2016.01-2017.03,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特别研究员(博士后)
2017.10-2019.01,海南大学,高聘教授
2018.12-至今,海南大学,教授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有机磷化合物的绿色合成与应用
2.生物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转化
3.药物与材料的设计开发
2、高艳安
一、基本信息
姓名:高艳安
职称:研究员
邮箱:ygao@hainanu.edu.cn
二、主要研究方向
着眼于有机多孔材料(COFs、CMP等)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以结构设计和多功能研发为核心的原创性基础研究,解决有机多孔材料的关键性技术瓶颈,率先开辟崭新的材料先进制造研究战略,形成集设计、精密材料先进制造及工程系统化为一体的多尺度、全方位的研究体制,从源头开始自主创新,全面地掌握从材料设计到先进制造到工程系统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1.新能源材料与环保材料的分子设计、组装机理及其以能源为导向的气体存储与分离、催化以及光电转化;
2.载人航天器和深海潜水器等密闭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吸附与转化及装备;
3.核工业泛燃料后处理技术及装备。
三、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
四、荣誉奖励
1.中科院“百人计划”;
2.海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
3.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4.第二批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千人层次;
5.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专项”);
6.海南省“领军人才”。
3、郝红勋
男,1974年3月生,海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中心和2011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业结晶、药物分离与精制、功能晶体的设计与开发和高盐废水处理等。曾先后任天津大学方圆工业结晶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英国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访问学者,爱尔兰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高级研究员。担任欧洲工业结晶协会BIWIC、亚洲工业结晶协会ACTS等国际工业结晶组织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欧洲 Marie Curie基金、荷兰自然科基金国际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奖励和教育部科技奖励等评审专家;SCI 期刊Nanomaterials,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等客座编辑。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各类项目7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和产学研重大合作项目等,合同经费2700多万元。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2015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09年),“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09年)等奖项。由于在结晶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于2014年荣获“天津青年科技奖”, 2016年获得“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2020年获得“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
迄今为止,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200多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8项,已获授权47项,专利“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晶型及其结晶制备方法”荣获2015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和2016年“天津市专利金奖”。
联系方式: hongxunhao@tju.edu.cn
4、姜忠义
一、基本信息
姓名:姜忠义
职称:教授
邮箱:zhyjiang@tju.edu.cn
主页: http://www.jiang-lab.com/
二、个人简历
姜忠义,男,国家级人才、教育部讲座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骨干、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标兵、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Advanced Membranes期刊副主编,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Research等期刊编委。
三、主要研究方向:
姜忠义教授面向资源、能源、环境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率先开拓了“仿生与生物启发膜和膜过程”这一膜领域的新研究方向,率先提出了“有机分子筛膜”这一新概念。研究领域涉及水处理、碳捕集与转化、烷烃烯烃分离、燃料电池、人工光合系统等。逐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应用示范等的全链条创新和贯通式研发格局。
1.离子交换膜;
2.气体分离膜;
3.水处理膜;
4.液体分离膜;
5.光-酶-膜耦合人工光合作用;
6.半导体人工光合作用。
5、曾潮元
一、基本信息
姓名:曾潮元
职称:副研究员
邮箱:zengchaoyuan@hainanu.edu.cn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环保/能源新材料、功能材料制备;
2.物理化学和生物原位传感器;
3.手性分子识别与传感;
三、个人简历
曾潮元,男,中共党员,北京理工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南省首批企业科技特派员/海南胜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海南省塑协生物降解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海南省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快速检测法地方标准专家组组长,北理海南数智创新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海南高新企业“精英行动”评审专家、海南省重点研发科技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联合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主要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原位传感器、环保/能源新材料、功能材料制备等领域进行研究。已在iScience、Chem. Eng.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国际著名化学期刊发表SCI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省重点研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美国NIH等项目。
6、常深圳
一、基本信息
姓名:常深圳
职称:高聘副研究员
邮箱:csz138250@hainanu.edu.cn;
csz138250@163.com
二、个人简介
(1)简介
常深圳,男,河南商丘人,高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E类”高层次人才,2022年加入“先进功能多孔材料创新团队”,主要研究领域多酸基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已在ACS Catal., Green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Chin. Chem. Lett.,Inorg. Chem. Front., Inorg. Chem.,Catal. Sci. Technol., Dalton Tran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参与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启动项目1项。
(2)教育经历
2016-09至2022-08,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硕士&博士(硕博连读)
2012-09至2016-06,河南大学,化学,学士
(3)工作经历
2022-09至今,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高聘副研究员
三、主要研究领域
1 多酸基复合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探索
2 多酸基金属有机框架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3 晶态多酸基智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Part2:报考难度分析
➤23年招生人数:123(7)
➤23年拟录取名单
Part3:备考答疑
1、考研时间规划问题?答:正常的复习时间安排如下:7月份之前进行第一轮复习,主要就专业书的重点内容进行初步了解;7-9月份进行集中记忆,并结合热点知识灵活运用;9-12月份回归书本,并对整体逻辑框架进行把握,能充分理解专业书的内容并用自己的术语完整表述。
2、专业课除了参考书,还有哪些学习建议?
答:海南大学的专业课题相较于其他高校来说是比较基础的,所以看熟参考书目极其重要。
与此同时,我们在大学本科阶段要多接触实验操作,和自己的论文指导老师多交流学习,这些在之后的复试阶段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3、考研公共课英语学习建议?
答:通过做历年真题,我们会发现英语一确实比英语二难一些。不管考哪个,都要认真复习。那究竟如何复习英语呢?
首先大家要用心。背单词是基础,从复习初期到考试前,单词的记忆是贯穿全程的。长难句解析也是考研英语考察的重点,主要放在真题的阅读理解中练习。真题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需要反复对真题进行揣摩。
然后,大家要会利用网络资源。学姐推荐:政治跟徐涛、腿姐,英语跟唐迟、何凯文、谭剑波。各位老师的公众号都有许多硬货。利用好这些资源学习会事半功倍。
最后,心态要好,英语的学习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枯燥的,并且在长达几个月的复习中,成绩可能会出现波动,这时需要你放平心态,稳打稳扎,结果会回报你的努力。
4、考研公共课政治学习建议?
答:政治的学习不用开始过早,六七月份可视情况着手复习,首先跟徐涛老师的基础课程过完整理知识,结合肖秀荣老师一千题。中期进行真题训练,近十年真题即可;后期也就是冲刺阶段肖秀荣老师的肖四或者徐涛老师的小黄书都是最佳的选择,个人认为肖八可只做选择题。 5、今年的政治大题会出现反押题的情况嘛?
答:大概率是不会的,今年的情况和去年类似,都有几个是必考的,例如去年肯定考抗美援朝的相关内容,而今年建党100周年也是必考的,所以大概率不会出现反押题的操作,跟着肖大大的押题好好背就对了。
内容原创于【小海螺海大考研真题及辅导】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专注海南大学考研,全平台同名
关注获得海大免费真题及最新考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