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预设,对强迫思维的一种实践性解释与应对

2023-03-18 10:47 作者:Erromana  | 我要投稿

预设,对强迫思维的一种实践性解释与应对

2023.3.18 星期六 8点35分

前注:笔者非心理学专业,文章的内容大多基于作者长期的实践经历经验,万务挑剔的看,避刻舟求剑。

为了开始行文,我们需要先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在本文中的含义做个解释。首先是预设,在此前的《关于什么是学习,如何学习——我的学习观》一文中,我提到过这样一段话:“学习是一个解除枷锁的过程。什么样的枷锁?譬如你看到一个东西,立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近乎自动完成这一过程的就是你的某种思维模式或者说预设,当你没有意识到它的时候,你看到一个东西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而当你认识到这个预设的存在的时候,你就会慢慢的了解到,这个结论,只是一种预设罢了。于是这个世界便开阔起来了。认识到某种预设的存在,认识到输出的多样性,结论的多样性,不同性,就是一个枷锁的解开过程。”本文的预设同这段话的预设是同义的。

而强迫思维用比较直白的话来讲,是不停的去思考某一件事,思虑到极其疲倦痛苦也无法停下。很像很多恐怖小说中那个穿上就会令主人不能自控地跳舞直到累死的红舞鞋。

当我提完这两点后,相信有人已经get到我想说的东西了。我们的思维中存在很多预设,推动着人们得出某一结论。如果将上一句中的“得出某一结论”,换成“去做(思考)某一件事”,我们立刻能意识其中的关联之处了。这也是本文要论述的最重要的点,死板的预设导致强迫思维。

每个人脑海中都有很多预设,这一思维的条件反射在很多时候可以帮助人节省心力,无须额外的思索消耗便能得出看法或做出行为。这在很多时候都行得通,有效的帮助做事。比如:在大街上看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汽车,立刻会察觉到危险然后避开。

而在另外一些时候,人们会发现预设得到的结论,指引的行为并不那么良好,甚至是全然错误。比如:一个接受过不当的理科教育,而将理性、思考和质疑视为解决一切的灵丹妙药的人。他在大街上看到同样横冲直撞的汽车,在感受到危险后,不会本能的避开,而回留在原地质疑这危险的感受,去思考那汽车与危险的关联是否合理。倘若那汽车真的不受控的冲向了他,恐怕坟头草都有三丈高了。对了,如果有人质疑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傻瓜,那么还请骂的温柔些。因为这个人就是我。

在我的实践中,一般可以把发现的令人不适的不爽的那些预设用一句具体的命题来代指。比如上面例子中那个令我在危险中表现得木讷迟钝预设的命题指代:“理性,思考和质疑是解决一切问题至高无上的良方”。这一预设不知从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深深地根植于我的思维甚至身体深处,推动着我在面对一切问题时都强迫性的陷入思维的推理,即便在思维推理并不好用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比如为什么要活着这样的话题。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通过思考解决的问题,“……对活着的意义这种问题的,最好的思考就是不思考”。说句题外话,我在《与朋友谈》一、二中,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具体的看法解释。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看。此外,我早期写过《仰泳鲈鱼,初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冲突》,这是关于强迫思维的另一个视角的看法,感兴趣的话,同上。

另外一个给我带来很大困扰不适的预设指代为“迎难而上是必须做到的”。具体的行为表现为,我在很多时候会刻意追求困难,追求不理解,追求不能解决。我为了做到迎难而上,避开了一切简单的东西,简单的理解,为了追求难而追求难。但一个基础事实是,尤其是在思维上,简单直接的东西是一切的根基,所谓的困难,正是因为没有找到简单直接的门路,方法而导致的。此外,除却追求困难,该命题还导致了我对简单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对与恐惧。所以,从实际上讲,“迎难而上”这一预设命题从两头上极大地“帮助”我规避了达成理解,获取感觉,解决问题的可能。

类似的不时宜的预设往往能给人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或许我们也可以宽容些。一个著名的成语可以帮助理解我的意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都会在思维甚至身体上留下很多现在看来不时宜的令人不爽的预设。但即便是现在“最坏”的那些预设,在形成之初,恐怕也不是专门来恶心你的。我曾出现过大大小小的恐惧,比如对电话的,对红光的,对数字的,对点的,对老师的……它们中的每一个都给我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令我感到无比的厌恶。但其实后来,我对每一项恐惧在记忆中回溯时,都能发现很明显的相关伤痛记忆的留存。类似的,我认为思维预设其实也是伤痛的或成就的经历形成。只是,当环境改变,预设并没有随之更新改变,而变得不合时宜,乃至处处成为麻烦了。

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是意识到预设。意识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当我们感觉到什么不对劲,什么在带来痛苦时,首先要去感受这不对劲,这痛苦。去发现什么出现时会带来类似的体验。这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痛苦都是适用的,周围的环境,人物,事情,自然也包括思维,什么模样的思维,什么念头,甚至是最深处的预设等等等等。

其次是指代预设。当我们用具体的命题来描述或指代思维念头预设时,我们同时能够知道它只是一种选择了。当我们知道某一个事物只是一种选择时,就可以和对应的事物在思维上解绑了。在我过去的动态中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个事情之重要不在于它对不对,而在于它是在你的背后替你决择,还是在你的眼前成为选项”。就是对这一点描述。同时,认清楚那些干扰人的预设,也很有助于思绪自然回归清明,利于思维行进。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就是全部。

当预设只是一个选项后,思维的主人就回到了他本来的位置。

预设,对强迫思维的一种实践性解释与应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