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开题报告】基于移动终端微课堂设计与实现
1、论文(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逐渐发生变化,对学习效果、工具、方式、时间、场所等要求不断提高。现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深层次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建立以智能移动终端为基础的微课堂学习平台可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方利用零碎的时间段访问微课堂资源,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意义: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实现了真正的无缝学习环境,同时也创新了课程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从而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移动终端上的微课堂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和应用前景上的研究。缺少相应平台和系统对移动终端微课堂进行技术支持。具体的微课堂学习应用软件研究较少,资源共建平台的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在研究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渐将重点转移到实战分析方面。二、要加大对于移动学习和具体科目相结合的一个研究力度。三、要总结各个地区开展移动学习应用的经验和教训。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移动终端学习的研究始于1994年,对于移动学习的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针对移动学习的定义更加以明确。二是研究移动学习的实践项目。美国等一些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则侧重于研究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和无缝学习。在欧洲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移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分析如何能够将移动学习与情景学习相结合。日本在进行移动学习的研究中,重点放在了泛在学习方面。主要考虑的是移动学习的技术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联。关注的是移动学习技术的实用性。三、评价移动学习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更加准确。
2、论文(或设计)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是指对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试图寻找事物本质的性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中,文献法主要用于搜集与移动终端微课堂相关的大量资料。
通过网络检索和收集与移动开发、移动终端、微课堂学习等相关内容,研究关于备课活动的相关专著、论文。对国内外学者的微课堂研究和移动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从中分析出移动微课堂学习的不足。加以吸收,整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研究的进行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此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各大微平台的系统建模。
(2)调查法。对移动终端微课堂进行需求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然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移动终端也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时代也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者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的教学方式。另外,在当今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学习,需求紧迫,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3)实验法。应用软件设计相关理论以及GitHub网站对移动终端微课堂进行整体架构的设计与开发。
架构设计:将架构设计分为页面和模块两个部分,其中页面设计部分为根窗口、校园新闻、注册登陆、主要框架四大块。根窗口利用已有模块完成推送功能和通过远程接口获取新闻图片,以及首页显示。注册登录完全应用模块apicloud来完成。主要框架包括推荐、热点、微课,离线下载内容四大块。
3、论文(或设计)的内容
绪论(研究的目的,意义,论文研究的内容,论文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移动终端微课堂理论研究。
1.1移动微学习的内涵;
1.2移动终端的设计;
1.3微学习资源设计。
2移动终端微课堂的需求调查。(这一部分将主要考虑在移动终端上微课堂平台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微课堂资源的完整性,针对性、以及多样性。)
3移动终端微课堂系统设计。
3.1移动终端微课堂系统的建模;
3.2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
3.3移动终端微课堂的角色,功能模块和操作权限具体分析。
4移动终端微课堂系统开发。
4.1系统设计实现;
4.2系统功能架构;
4.3功能模块开发;
4.4数据库开发和页面设计。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