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台EOS R8,聊聊 “我为什么喜欢全画幅?”

正如「TooLFun兔范儿」栏目一直以来的宗旨,要把关于摄影器材的东西,以轻松惬意的方式传达出去。即使面对的是所谓的“专业”设备,也是如此。
什么轻松呢?手机。什么专业?相机。但其实轻松与专业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清晰。

就如同本期的佳能 EOS R8 和 RF24-50mm F4.5-6.3 IS STM 相机镜头搭配那样,这套组合的价格是万元级的,对专业摄影人来说,无疑只是“入门”,但对普通人来说,它们无疑又属于相当专业的。
正如本文标题所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为什么喜欢全画幅?”
如果按传统技术流评测文章来写,可能你会看到下面这类词语。
浅景深
对焦智能
细节好
连拍快
高感好
操控性强……
但这里是我的「TooLFun兔范儿」,所以我会把晦涩的东西给你翻译一下,并用从 “咖啡馆” 到 “撸猫” 再到 “拍鸟” 的一系列场景来告诉你,究竟什么才是我所喜欢的“全画幅”相机的特点。

不过一开始,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主角吧。
- What’s「 TooL 」?- 它是谁?
本文的主角是佳能最新的全画幅相机 EOS R8 ,与和它一同发布的超迷你全画幅变焦镜头RF24-50mm F4.5-6.3 IS STM。

我愿意把它们当做主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非常轻便。在单反时代,一台全画幅单反相机的自重就大约要 700-900g(比如佳能EOS 6D Mark II 即使不含电池和卡,重量也得有 685g)。
而如今的 EOS R8 加上存储卡和电池,再装上 RF24-50mm F4.5-6.3 IS STM 也只有 671g,甚至比当年不带电池和卡的单反机身还轻。

如果没有这样的轻便,下面很多场景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因为我的肩膀和脖子就会提出意见。
不过轻归轻,EOS R8 作为 EOS RP 的继任者,其功能和效果其实并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过于入门。事实上,在我看来佳能 EOS R8 与 RF24-50mm F4.5-6.3 IS STM 是力求在 “入门” 与 “专业” 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平衡入门用户的需求,又要满足专业用户的一些考虑。
平衡点,不仅是对这套装备的考验,也是对我写这篇文章的考验。

正如一开始所说,所以如果按过去的传统评测文章套路,我可能会说:“我为什么喜欢全画幅呢?”是因为:“浅景深、对焦智能、细节好、连拍快、高感好和操控性强等等……”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说法显然是过于抽象高深,所以接下来的内容,我会以几个拍摄场景为例。告诉你为什么我喜欢全画幅相机。
那就是下面我希望你跟我一起来感受的:
咖啡馆
猫咪丛
街头行走动物园
- How「 Fun 」is it ?- 有范儿吗?
正因为 EOS R8 和 RF24-50mm F4.5-6.3 IS STM 的轻巧,我才愿意带着它们出差,在上海各种闲逛拍摄。
当然除了这支最新的变焦镜头,与 EOS R8 搭配的还有我刚买的 RF50mm F1.8 STM(自重 160g)。而当我回到北京后,用 EOS R8 拍鸟的搭档是 RF800mm F11 IS STM(自重 1260g)。

需要指出的是,这 3 支镜头几乎都是同规格中“最小”且“最便宜”的,但它们的拍摄效果,或许会让你出乎意料。
1
惬意的咖啡馆与餐馆
机身:EOS R8
镜头:RF24-50mm F4.5-6.3 IS STM和RF50mm F1.8 STM
某种程度上说,咖啡是都市人的血液。不过对我来说,惬意悠闲的咖啡馆比咖啡更吸引我。在这里可以发呆,可以和朋友闲聊,更可以拿起相机去随便拍拍。
所以当我来到上海这个遍布咖啡馆的城市,上午无聊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咖啡馆里摸鱼思考人生。

这个咖啡馆也和我预想的一样,人不多,但适合拍摄的场景很多。我先用 RF24-50mm F4.5-6.3 IS STM 试了试,当拧到 50mm 端使用 F6.3 的最大光圈拍摄时,近距离还是能获得明显的虚化效果的。

我想这是因为“全画幅机身+全画幅镜头”的效果吧,看起来光圈不大、焦距也不长,但离近一点虚化还是很明显。
在我那天晚上去一个西餐馆里拍摄时,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所以你永远不要小看一支全画幅镜头,因为它是全画幅的。


并且,这支镜头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约 4.5 级的防抖,这对于室内弱光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当然,如果你想获得更好的虚化效果,RF50mm F1.8 STM 将会是你随身的利器。

事实上我在使用 EOS R8 + RF24-50mm F4.5-6.3 IS STM 的时候,皮夹克兜里就放着 RF50mm F1.8 STM,因为它又轻又小。
兜里揣个 50mm 也是我外出拍摄的习惯,我喜欢 50mm 定焦的视角,也享受这类镜头通常都具备的大光圈。
在咖啡馆里,这样的大光圈正好能派上用场。

强烈虚化的焦外,锐利的细节,是 RF50mm F1.8 STM 的特点。当然你可能会说 F1.2 更好啊,这我不否认,但你通常无法把一支自动对焦的 50mm F1.2 塞进兜里。
咖啡馆和餐馆里,两支都可以放进兜里的小巧镜头让我体验了相当惬意的上午时光。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
“猫咪丛中”
机身:EOS R8
镜头:RF50mm F1.8 STM
等回过神来,我正站在同济大学的校园里,眼前是一堆猫。

我一直主张在适合的场景用适合的装备,所以虽然在上海闲逛时,我觉得用RF24-50mm F4.5-6.3 IS STM 拍花花草草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在遇到拍摄猫咪这样需要更强烈背景虚化的题材,则可以考虑使用 RF50mm F1.8 STM。
不出意外的,这支 F1.8 光圈的镜头配合 EOS R8 上效果不错的动物眼部识别功能,可以非常轻松的定格猫咪的可爱瞬间。



在拍猫过程中,我还特意尝试了两个略高一点难度的挑战。首先是故意用花朵当前景来拍树丛里的猫,这对于相机对焦的干扰还是挺明显的。但 EOS R8 经受住了考验,始终将焦点对在了猫的眼睛或头部。


另一个就更难一些了,我发现一只猫爬到了树上,并不时向另一边的墙头张望,于是我猜,它大概是要跳过去。拍它跳跃在空中的瞬间,就是我接下来要挑战的了。

于是我想到了 EOS R8 上的一个特色功能 —— 预拍摄。这一功能可以记录用户从半按快门开始,到完全按下快门前 0.5 秒内的画面。也就是说,我不必猜这只猫何时跃起,而是只需先开启预拍摄功能,然后半按快门,在看到它起跳后完全按下快门。
相机就能以 30 张/秒的速度拍下刚刚的那个精彩瞬间: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就是在这个模式下,貌似是无法手动设定 ISO 数值,只能是自动。这也导致相机把 ISO 设到了 100,拍到的猫是模糊的。

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只需要切换到 Tv(快门优先) 去手动设定一个高速快门就好了。事实上在之后需要预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时候,我也都会先切到快门优先。
事实上之后我也是这样做的,于是就顺利拍到了鸟儿起飞的瞬间:

虽然现在我还是对没定格住猫咪的飞天瞬间耿耿于怀,但更多的遗憾是来自于自己对于一台新上手的相机的不了解,而不是对相机本身的抱怨。毕竟器材是死的,人是活的。
说到了难以捕捉到的猫咪,接下来要看的,就是特别特别容易捕捉的猫咪。那就是我在街头行走时看到的 —— 涂鸦猫。
3
街头行走的乐趣
机身:EOS R8
镜头:RF24-50mm F4.5-6.3 IS STM
上海的街头与北京不同,有着更多国际化的特色。涂鸦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夜色下,灯光亮起,拍摄街头的涂鸦就多了一层色彩:

@24mm,F4.5,ISO1600,1/15秒。
这只不会动的涂鸦猫,也稍微平复了我的心情,并将我带入到更为多彩的夜色世界。
街头的小店色彩恰到好处,EOS R8 的高感也十分细腻,能很好的再现眼之所见。使用这套装备时,我通常不必特别在意感光度,而是更多将注意力放在拍什么的选取问题上。

@35mm,F5.6,ISO1600,1/25秒。

@24mm,F4.5,ISO20000,1/250秒。

@35mm,F5.6,ISO800,1/250秒。
事实上,这也是 EOS R8 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它可以替我分担很多操作。比如精准智能的对焦,比如准确的测光,比如通常表现很好的白平衡与色彩还原。我可以将更多心思花在拍什么和怎么拍的问题上,而不是迷失在相机的各种参数设定里。
RF24-50mm F4.5-6.3 IS STM 也是如此。它的镜头防抖有效弥补了 EOS R8 没有机身防抖的短板,在暗夜下总能让我拍到稳定的画面。

@24mm,F4.5,ISO1600,1/25秒。

同时,它的成像效果也很令我满意。从中心到边缘,它的锐度都没有拖后腿。面对高光物体时,也没有紫边和鬼影眩光这样的问题。
全画幅带来的明显背景虚化,也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50mm,F6.3,ISO400,1/100秒。
这些正是这套全画幅组合让我喜欢的地方,体重很轻,操作起来也很轻松,画质更是令我非常放心。

如果 50mm 在相机上装着那么 24-50mm 通常就在我的兜里预备着而当我希望来一点专业效果时,这台相机也能满足我。比如我将它固定在随身携带的小三角架上,稍微爬个楼,将其设为 M 挡就能完成拍摄车流这样的长曝光画面。

@24mm,F11,ISO100,2.5秒。
而如果没带脚架,把它放在黄浦江边,用背带略微垫起镜头,也可以拍摄江水与渡轮的长曝画面。

@50mm,F11,ISO100,6秒。
正因为其小巧,所以我能带着它走很多地方,更愿意用它去尝试不同的拍摄效果。这种一切尽在掌中的感觉,特别好。
4
动物园里的好运气
机身:EOS R8
镜头:RF800mm F11 IS STM
我经常和朋友说,永远不要小看动物园。因为即使对有经验的摄影人来说,这里也暗藏着许多精彩瞬间。而对摄影新手来说,动物园是一个可以磨炼拍摄技术、熟悉手中设备的绝佳场所。

比如,对于 EOS R8 来说,你需要知道它有两种快门形式,电子前帘和电子。

在电子快门下,这台相机的连拍速度能飙升至 40 张/秒,再配合 RF800mm F11 IS STM 这样的轻便大炮,就能轻松捕捉飞行中的鸟,或是即将降落的鸟:


当然,如果你运气足够好,还会在动物园里 “迎面撞见” 一只并非圈养的啄木鸟,然后用 800mm 焦距拍下它的准“爆框”画面。


在这里,我又发现了 EOS R8 的两个优点。
第一个是我在使用 EOS R6 Mark II 时就感受到的,极为出色的高感光度画质。因为在拍摄啄木鸟时,由于完全处于背阴一侧,为了定格随时会乱跳的小鸟,我使用了相机上的快门优先模式。
当快门设为 1/2000 秒时,感光度就要来到 ISO25600 这样的高点了。不过还好,回放画面时我发现画面的细节依然很出色。

另一个优点,就是虽然同为第二代全像素双核 CMOS AF,但 RF800mm F11 IS STM 在 EOS R8 上的对焦区域进一步扩大了。与之前使用 EOS R5 时对比,目前这个区域已经基本涵盖了三等分构图所需要用到的主体所在区域。


像上面这样的构图,天鹅的头部依然处于对焦范围内,就可以方便的用动物眼部识别追踪对焦进行拍摄了。
对了,还有一个功能也可以说一下,那就是由于我在单反时代就开始使用佳能的 EOS 机型,所以用惯了取景器右侧的多功能摇杆。EOS R8 为了瘦身,没有配备这个摇杆,但是可以通过在菜单里开启液晶屏触摸和拖拽自动对焦功能,来让液晶版变身成摇杆。在使用定点、单点或灵活区域自动对焦时,这个功能可以非常快速的改变对焦点的位置。

当然,在动物园拍摄时,我没有再犯之前的错误,直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进行了预拍摄,拍到了大天鹅的动态瞬间。
预拍摄之后,在相机里选照片然后导出为一张新的 RAW 格式照片,也很方便:

选完照片并放大之后的效果:

而在拍摄特写画面时,EOS R8 的解像力也非常出色,可以很好的再现天鹅羽毛的细节与质感。

还有可爱的水獭也是细节丰富:

所以摄影就是这样,总会有遗憾,但如果陷在其中而没有改进,那么就会错过之后本能拍到的瞬间。
到今天,佳能 EOS R8 和 RF24-50mm F4.5-6.3 IS STM 在我的手中已经停留了一周多的时间了,这套轻巧的组合令我印象深刻。篇幅和时间所限,我还没提到它们同样出色的 4K 视频拍摄能力。
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为什么喜欢全画幅?”

如今,很多人将全画幅与高画质画上等号,但其实在全画幅也就是 135 胶片诞生之初,它是一种更加考虑便携性的“妥协”。只不过在数码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全画幅已经不再妥协,而是可以达到画质、便携与功能的均衡。
以 EOS R8 来作为例子。在需要虚化的时候,它的大尺寸传感器即使配合 RF24-50mm F4.5-6.3 IS STM 这样的套头都能获得明显的虚化效果,而在与 RF50mm F1.8 STM 搭配时更是如此。

这种虚化是那种“不出错”的虚化,这也是目前相机摄影比手机摄影更“保险”的一点。
此外,正因为它是全画幅,像素理性的维持在了 2400 万,因此在高感和细节的平衡上做得很好。而得益于对焦方面的智能化,无论拍人还是拍动物,基本上我都不需要去选焦点,而是可以放心的让 EOS R8 自己找到被摄主体的眼睛或头部。

而当我有更专业的需求时,40 张/秒的高速连拍、30 张/秒的 0.5 秒预拍摄和机内景深合成等一众功能又能满足我的需要,甚至没有摇杆这个专业用户在操控上的习惯问题都可以通过触摸屏来解决。

所以总结下,EOS R8 所提供的功能是远超入门级用户所需要的。而这台相机正是如今全画幅相机的一个代表 —— 更轻、更快、更智能。
对于我来说,全画幅机型的这些特性,是我愿意选择它的理由。而对于摄影新手来说,EOS R8 的功能可以说是远超入门用户的需求的。

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台你放进包里也不会嫌沉、嫌大的装备,也是一台“心有猛虎”的强悍工具。

有趣的设备解读以本兔的范儿「TooL Fun 兔范儿」第八期 我为什么喜欢全画幅至此告一段落感谢你的收看愿你收获更多 Fun变得更有范儿


我是李白兔子
是这个订阅号的创始人
是编辑、摄影师、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 获奖人
我是《摄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还有很多,
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门课
叫作「 超凡手机摄影课 」
讲课始于 2015 年,
如今重装上阵。

我有一本书
它很厚,也很贵,
更实用叫作《手机摄影笔记》
目前销量已超 10000 册

我在这里
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