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遊記(下)

這是一場時空之旅。2023年7月22日至2023年7月31日,短暫又漫長、迷離又現實的十天。
Chapter 3 Canton
Part 1 Constantin 江詩丹頓
夜晚,用疲憊的身軀拖著5天的行李,最後一次踏上澳門的公交車前往拱北口岸,懷著微微忐忑的心情順利過完海關,慶幸自己沒有殘缺地回到簡中世界,亦是從未來回到當下。
口岸和珠海站非常近,經過一夜的休整,體力恢復,搭上城際動車,前往本次旅行的最後一站——廣州。
廣州,高考前我唯一想考去唸書的城市,後來反而在北京待了近八年。不可否認,曾經是遺憾的;然而在這裡停留的幾日,也挺欣慰直到這一刻,才與這座古老且龐大的城市發生第一次交集。
住在一個叫「萬勝圍」的地鐵站附近,據說是為這個站專門起的名而非使用原有地名命名,廣州地鐵集團的老家就在這裡。在文通冰室吃過晏(午飯),先去了不算太遠的黃埔軍校舊址紀念舘。


粗淺一覽黃埔軍校的前身,便覺已大致接近廣東省乃至國內近代軍事發展史,廣州水陸錯落,這裡所處的長洲島乃一江心島,曾經是重要的海港,廣東的水軍操練、船舶製造等得以發展,都與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密不可分。

舘內有孫中山先生故居,展廳內列有黃埔軍校發展史,國共兩黨從友好合作走向關係破裂,共產黨員在內戰中犧牲等故事。或許是曾有太多鮮血灑在這片革命熱土,或許是這裡還有很多不屈的靈魂,看著這些事跡我幾度欲哭,加上那日身體微有恙,場舘也將關門,只得走馬觀花,許多未敢細看便匆忙離去。
按照行程,次日去了廣東省博物舘,早在一周前就搶到了預約,結果偷了個懶,沒能按預約時段到達,其實有點擔心不給進,好在最終換門票入舘的過程都還順利。

舘內數層,每層分設有不同主題的展廳,前言和介紹也都十分清晰到位。其中我特別喜歡潮州木雕展,無一不顯現著工匠的巧思設計和精湛雕工。從前美術課聽得無聊的雕法技藝,倒是在這裡看得津津有味,怪哉。也許相遇正是講求那一絲緣分,正和我與廣州的交匯一樣,八年前我未必能真切喜愛廣州,八年後我終於來到,老廣氛圍已淡,而我亦初心不復。

展品繁多,選了一些喜歡的拍下作留念。








這幅屏風大而精緻,雖大體保存完整卻有微瑕,每一道裂紋,每一塊缺損,是時間流逝的痕跡,是這屏風曾存在很久的證明。見過許多舊樓翻新又成熱門打卡點,但那座樓、那條街本來的樣子,或許只有那裡的人能記得,只有相片能說明。現在依然偶爾用iPod shuffle聽從前的歌,買喜歡的CD,東西不壞不想扔,用久了壞掉會傷感,這樣的一個人在博物舘能覺得自己是活著的,在熱門的街道景點影相也只想告訴世人,這一刻我曾來過。
逛完木雕展,拐進旁邊的端溪硯展,一個木頭,一個石頭,中國人就喜歡搞這些「名堂」。

有些硯的銘文也挺趣致,關於古人上學考試也搞玄學這件事:「此研予用之垂三十年未嘗須臾離左右。今年蒙以鴻博。召試保和殿。亦攜以相隨。遂得登用。」

又是一位召試鴻博的學霸,來吸收一點靈氣。


展板下面是透明的,下方置一鏡子,就能看到硯石背面的雲紋啦。「如行雲狀,是高升如意、仕途順達的比擬。」古人對科舉為官的執念真的好深哦,貫徹落實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人生引言,上進和上香一個不落。

逛完硯展又去看些接地氣的東西啦。

先放兩張大龍舟鎮樓。廣東人端午節不光吃粽子,還會比賽扒龍舟,甚至有專業選手,素質一流。


民俗文化之煲仔飯,煲仔作小砂煲解,廣東人喜歡用仔形容小的人和事物,所以真的不是每做一份煲仔飯就會失去一個仔啦!

同理還有艇仔粥,指在小船上煮的粥,出海捕撈到什麼就用什麼煮粥,重在「要夠生猛、有乜煮乜」。

雞公欖,又叫飛機欖,一種醃製的橄欖小零食,亦可用於製作元寶茶。



寶石區和動物區人太多啦,正值暑期家長都帶小朋友來看展學知識,這也是門票不好預約的主要原因;不知不覺也邊逛邊站了4個小時,就出舘覓食啦。雖然網上說點都德味道一般,但我覺得這份鳳爪排骨蒸飯還不錯。另叫的一份韭菜豬紅,做得也夠嫩滑。

廣州塔就在博物舘附近,吃飽飯就順道去拍照啦。


不同顏色的扭紋柴(廣州塔又叫小蠻腰,但起名之初還有扭紋柴這個選項,個人覺得扭紋柴比較形象啦)。



在街邊感受珠江上吹來的微風,坐到晚上8點半,終於等來精彩的噴泉音樂燈光show。水柱和燈光顏色隨著音樂節奏音調高低變換,令人讚歎不已。



看完噴泉表演離場的遊客出奇的多,只好隨著人潮慢慢擠入地鐵站,現在目的地是永泰站附近的白雲山。
Part 2 Summit 海拔382米
下地鐵按照地圖導航走到景區的某個門,保安告知此門已關,要去西門,很遠,於是再搭乘公交過去,車上聽到一對男女聊天,也是去白雲山。然而沒一會兒便下起大雨來,那對男女中途下車離去,到站後我撐著傘,糾結著,糾結著,還是朝景區門口走去。
即便小心蹚過水洼,帆布鞋和裙擺仍被打濕,看到時有零星下山離去的人,在門口站著糾結許久,雨勢如舊,沒有選擇回頭。
距離日出還有一夜,還有一夜的時間爬上山,到達摩星嶺。
沿途安靜得過分,雨點落在樹葉的聲響,伴著牛蛙陣鳴。夜雨帶走嶺南的暑熱,路燈照下,樹叢更顯幽暗。漫步緩坡,這山路竟平緩得不覺在登高,不知過了多久,走到了白雲松濤,又經過了桃花澗,然雨急風打,轟雷電閃,幸尋得一亭暫避,已有數人在此歇腳談話,漸覺困倦,順勢淺眠。待風止雨弱,復徐徐前進。
不知走到何處,忽於樹間窺見光亮,心內大喜,暗想離最高峰摩星嶺應已不遠,便又鼓氣前進。


眼看就要到摩星嶺了,也許是下雨的緣故,今夜上嶺的人不多,現場還能買到門票。


凌晨3點。摩星嶺。等待日出的人群。貓。雨停了,我邊睡邊等邊撓蚊子包。












望向東方,05:34起每隔4-5min,便影下一張相片,才發覺明暗的變化如此明顯。前夜下雨,雲霧仍厚,不斷期待有一絲日光能衝破厚雲來到面前。預報的日出時間是05:55,直到6點一刻,還不死心地守在原處,奢望奇跡。
失落下山,卻瞥見一處鐫刻著『《羊城古钞》云:「每當秋霽,有白雲蓊鬱且起,半壁皆素,故名曰白云」。』即每當雨後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雲繚繞,蔚為奇觀,白雲山之名由此得來。或許是天意,來白雲山觀雲氣才是不負這一夜的勞苦吧。


白雲山,羊城第一秀。我悄悄地來,匆匆地去。再見,白雲山。再見,廣州。
Part 3 GOODMAN 最合你味道
傍晚坐上城際列車到中山,去看了人生第一場粵語演唱會。


看冷門歌手演唱會的一個好處就在於不用搶票,然而實際到場人數多出我預料。買票前我其實沒聽過他的歌。阿Phil那天在舞台上說這是他人數最多的一場演唱會,他很高興。我也很高興,在他產出更多作品、更有魅力的年紀遇到他;開場前看到和他同為索尼音樂公司的陳柏宇的Live,我真的好喜歡陳柏宇。



葉巧琳還到現場跟Phil合唱!



阿Phil唱GOODMAN的時候說「Goodman會帶你睇林奕匡嘅演唱會!」,他說的沒錯,確實很適合男生帶對象來。
那首「難得一遇」唱著「明明就是我的人 守到白頭 為著你我只怕捐軀都不夠 窮一生之力 憑一句諾言 必須挽著手」,忽聞驚呼聲,回頭看身旁過道,一位年輕男子正單膝下跪為他已經披好白色頭紗的愛人戴上了戒指。真好。
很奇妙。一場演唱會數十首歌,沒聽過的很多,耳熟的有幾首,能跟唱的更是寥寥無幾,但我依然非常開心投入,陌生的粵語歌詞也能聽懂大概。這應該是旅程中最快樂的一天了。每一支曲都是歌手的用心表演,每一句Encore都是觀眾的依依不捨。



旅程中缺少的情感,在歌聲中共鳴了;白雲山沒有看到的日出,在林奕匡的演唱會看到了。

末班車是10點,沒趕上,又暴走回去啦!手機顯示走了4萬步!白雲山立大功!
Part 4 Canton Dreaming 廣州夢
「一個人浪遊
一切餘韻像嚐過美酒
這美學不要別人給我解構
探索這空間 無法定向地慢行
不需跟餐單 隨我的想法來發辦
探索這空間 城市內放任慢行
古典跟新曲 和聽海風也隨我揀」
——陳柏宇「一人傍晚藝術舘」
回到廣州,繼續一個人的浪遊。沙面的歐式古建築群、廣州文化公園、西關永慶坊和上下九步行街。










廣州看西關,西關看恩寧。永慶坊就位於恩寧街。














Part 5 Someday 說再見
「請觀看面前 有幾多很美好 會依然
請觀看面前 有幾多將會順意
圓月在變一彎月
雲蕩在變千抹雲
聚散至今有想像 想幹的事 想見的人
相約於地平那一邊
明白夜了天將亮
然後亮了天會黑
亮暗最終有天意」
——陳柏宇「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