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百态,你的后个性拥有的十二个秘密——乐观性、悲观性

2022-06-26 07:39 作者:最有价值华人  | 我要投稿

本文是《后天个性学》的子篇。



乐观性

乐观性的相反是悲观性。家庭不贫穷、父母要求不高的人更容易乐观。


乐观性的代表国家是巴西。


[代表成语]

乐在其中、喜气洋洋。



乐观性的较好表现

人上舞台做演讲,做直播,他的一举一动被无数眼睛看着,乐观性高的人这种不适感低,能在上面正常发挥。


人是有很多Y昧的想法的,而乐观的人开放性高,而更少因为自己的愚昧而减少接触好人好机会。


俗话说欺山莫欺水,即水比山更危险。在大航海时代,海中的风险是未知的,航海人有对前途的乐观性才能进行。


[代表作品]

哲学家罗素《幸福之路》;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真实的幸福》。


[代表言论]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

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


亨·埃利斯:

⾃⽢堕落的⼈总认为⾃⼰是最不可救药的瘫痪者,因⽽总是赖着不起来。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

世界是属于勇者的。


佚名:

失败乃成功之母。


[代表成语]

笑脸迎人、开心果、乐观向上、其乐融融、苦中作乐、积极向上。



乐观性的较差表现

我们看到不少人开两轮车不戴头盔,除了忘记戴头盔,是要求舒适性胜过了安全感,这是乐观性高的差表现。开/坐车的人也有没戴安全带的。



很多人座右铭说要快乐,开开心心,都是要求乐观性高的表现。


很多深度的事情都不是快乐能达到的,巴西文化最乐观,日本和德国文化最悲观,巴西很多方面不如日本和德国,幅员辽阔人口多但从未得过诺贝尔奖,连与文化最相关、经济门槛最低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也没有得过。


声称不可能打工的周某打工了


这类名人还有土木之变明英宗、谐星贾玲、C鲜战争麦克阿瑟。


tan90 的意思是不存在


[代表作品]

Du博(包括C票)。


[代表言论]

统一中国的秦始皇: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13]

结果秦朝只有短命的14年寿命。


[代表成语]

乐不思蜀、G舞升平、逃避痛苦、FS太平。



悲观性

悲观性的人安全感低,想事情容易想到负面。


悲观性的名人除了以下提及的,还有歌曲《Lost Rivers》演唱者珊蔻·娜赤娅克、西班牙画家戈雅、法国文人加缪、文人鲁迅、将军LB。


悲观性的代表国家是冰岛和日本,冰岛的主要原因是白天光照时间短。


悲观性的较好表现

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都有悲观性和有批判性,写各种美好并不会给你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莫言并不会是一个喜剧作家。谐星陈佩斯、郭德纲等人的相声虽然好笑,但是那是皮肤,扒开表皮里面也常是在骂人。


悲观才能给负面的事情做准备。三国的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没有大败仗,姜维十一次北伐国力损耗。魏国的将领知道诸葛亮撤退不能追击,因为诸葛亮早已安排好伏兵,魏国将领王双和张郃就是因此阵亡的。


未雨绸缪就是没下雨之前就悲观的做好下雨的准备,而不是下雨的时候再怨天尤人。正规的市场监督局做安全检查,就是排除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率,降低事故损失。


有些人会屯粮食,屯急救用品,学习逃生知识,天灾来临时,他们是存活率最高的,而且还能有能力去救助其它人,而不是“桥到船头自然直”。


这类名人还有荀子、哲学家康德、哲学家叔本华、《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



[代表作品]

《西游记》、《囗织经》、毒理学。


[代表言论]

万事开头难。


《菜根谭》: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西汉《淮南子》:

圣人敬小慎微。

(白话)

圣明的人对细微的事也持谨慎小心的态度。


道家奠基人庄子: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代表成语]

小心驶得万年船、慎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虚怀若谷。


鲁迅:这是我说的


悲观性的较差表现

清朝将领曾国藩打败仗了会悲观的现场跳河自尽,有左右救护才不能成功。但曾国藩也会打保守仗,即军队一点点的向前挪动修筑防御性高的堡垒。民国蒋第五次围剿共军的主要成功因素之一就是蒋学了他偶像曾国藩的这个战法。


文人章太炎女儿章㸚,字蕴来,自幼端庄持重,性情耿直,有洁癖,衣服、鞋和摆设物有一点灰尘必清净光洁才肯罢手,寝食内外各有一地毯,以便擦干净鞋底再走。天性拘谨小心,洁身自好,不与人苟合(狷介),不喜交往,时常郁闷。


章太炎每次遇难时,章㸚总是闷闷不乐,透露出厌世心理。在首都期间他丈夫数次带她出去游玩,想办法逗㸚开心,但是她始终闷闷不乐。章太炎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袁世凯半软禁,但是所用供给,章太炎曾经向仆人表示因遭此境遇想买石药(一种危险的矿物类药物)服用,章㸚闻之十分担心,叮嘱仆人千万不可以去买。一天章太炎生气写字“速死”挂起来,章㸚看后却自己自缢身亡,可能是为了表达抗议。


有这样一些人,之前被父母或学校考试或公司大量打击过,有了悲观性高的个性,别人跟他说什么关于他个人更好的方案,他都以自己能力不足为拒绝,甚至说以前自己是精子的时候,是被后面顶进卵子成人的,当然这是不对的,一次精Z数量有0.6~1.5亿,能奋力游到卵Z那的只有10万左右,而且不是次次JP都会生,能怀孕生下来的比中C票头奖的概率还少。


这类名人还有民国WJW、歌手窦唯。


[代表言论]

哲学家叔本华:

人生来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所以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摇晃晃并不断的蹒跚前行。


章太炎女儿章㸚∶

人生实在没有趣味,死,才是最恬静的休息。


[代表成语]

一蹶不振、垂头丧气、暮气沉沉、心灰意冷、死气沉沉、心如死灰、万念俱灰。


[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意志缺失症、弗雷里格妄想综合症、强迫症、科塔尔综合症、恐惧症、厌食症。


部分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卷194: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

《大学衍义》/卷36:文徳长孙后之贤,其行事皆可为后世法。方太宗之怒魏徵也,非后从容开捄,则徵不得免矣!其为君徳之累可胜计耶?一言而全直臣於将死之际,立太宗於无过之地,虽古之贤后何以逾此?吁可仰哉!吁可仰哉!

[^2]骂犬子据说只来自小说《三国演义》,正史《三国志》记载的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3]《资治通鉴》:麋芳、士仁素皆嫌羽轻已,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于是蒙令故骑都尉虞翻为书说仁,为陈成败,仁得书即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开门出降。

[^4]《明史纪事本末》:初,上在讲筵,读《论语》‘色勃如也’,误读作‘背,字。居正忽从旁厉声曰:‘当作勃字’。上悚然而惊,同列皆失色。

《明史》: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

[^5]《三国志》/卷13 ‘魏鲁’、‘王肅傳’注引‘魏略’:

五年,……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適室;適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尚悲感,发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复出视之。文帝闻而恚之曰:“杜袭之轻薄尚,良有以也。”然以旧臣,恩宠不衰。六年,尚疾笃,还京都,帝数临幸,执手涕泣。尚薨。

《魏志》/夏侯尚传 也载。

[^6]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4部/16章 战争——最后的抉择。

[^7]《国榷》/卷62:胡宗宪许汪直以不死,其后议论汹汹,遂不敢坚请。

[^8]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篇 记载西晋大臣王衍,崇尚玄学,自命清高,嫌他妻子贪财,她妻子把钱围起来让他不得不说钱,他就把钱称为阿堵物。

[^9]263年,蜀军第一大将姜维听闻魏国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皇帝刘禅调兵遣将以防范于未然,宦官黄皓崇信巫术的预测,告诉刘禅敌人最终不会到来,刘禅信之不做准备,钟会偷袭成功,蜀亡。

《三国志》/卷44·蜀书14·蒋琬费祎姜维传第14:

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资治通鉴》/卷78 魏纪10/元皇帝下景元三年:

姜维表汉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左右车骑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及阴平之桥头,以防未然。”黄皓信巫鬼,谓敌终不自致,启汉主寝其事,群臣莫知。

[^10]《三国志》: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仪遣马岱追斩之……遂夷延三族。

[^11]《三国志》/姜维传: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12]《元和郡县图志》/卷31:瞻在涪而艾已入江油,瞻曰:“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而反!”进屯绵竹,埋人脚而战。父子死焉。

[^13]出自秦始皇出巡所刻《峄山刻石》,《史记》/秦始皇本纪 载。

[^14]据说伏尔泰自己并不遵守他所说的这句话。


人生百态,你的后个性拥有的十二个秘密——乐观性、悲观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