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2022年9月25日21点场 ▷【网课回】漫谈各国王号选择

网课笔记+总结
━━━━━━━━ 总结(仅代表个人观点)
1.东西方君主的称号有很大不同,共同之处在于多用于宗教祭祀、外交及礼仪场合等
2.择号惯例是沿用先代君主的名号之类,但最终还是在于现任君主的个人选择
3.神话以及地域文化传播、时代发展等因素会影响王号的使用规则
━━━━━━━━ 下翻即为详细笔记
目录
(一)关于王号的定义
(二)英国
(三)泰国
(四)伊斯兰国家
(五)荷兰
(六)天主教会
(七)古罗马
(一)关于王号的定义
regnal name / regnant name
实质上对应东亚古代系统(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使用的“尊号”,但其实两者有很大不同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多用于宗教祭祀、外交及礼仪场合等
中国人更为熟悉的可能是帝王后妃在世时为避名讳而加上的尊号 / 徽号,而这层意义在西方便淡化很多
如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唐高宗李治“天皇”、武则天“金轮圣神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神武皇帝”“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应天广运仁圣文武皇帝”
(二)英国
新任英王的名号是“查尔斯三世”,之所以用这个译法更多在于做王储时已经把名字的翻译通用化了
英国大多数君主选择名号的惯例是用自己的受洗名,以下是几任君主的特例:
①维多利亚女王的受洗名是“亚历山德拉”
②爱德华七世的受洗名是“阿尔伯特”,由于和其父重名所以放弃了
③乔治六世的受洗名也是“阿尔伯特”
将“Charles”作为王号的两位国王在历史上都有名声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先代君主的负面影响对后世选择远远小于正面影响
①查理一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处叛国罪并处决的国王,是英国君主制一度被废止的象征
②查理二世因其宫廷的享乐主义而留有一定的恶名
话题点来源:2005年查尔斯本人曾谈及即位后的王号可能会取为“乔治七世”,以纪念外祖父

2022年9月伦敦入盟会议期间,新任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在卡米拉王后及威廉王子的陪同下,于圣詹姆斯宫王座室发表讲话(图片源自法新社)
(三)泰国
泰国现王朝的君主们在英文语境中的称呼是“拉玛X世”
“拉玛(泰语:รัชกาลที่ ,英语:Rama )”意即《罗摩衍那》中的主角罗摩(梵语:Rāmā),是印度教神话系统对泰国文化影响的产物
拉玛六世在欧洲留学期间,效仿欧洲君主的王号使用习惯,开始更多地自称并使用“拉玛六世”的称呼
这个称号的沿革是东方尊号西方化的代表实例,但并不是正式的称谓

拉玛六世留影
(四)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国家拣择名号时的范围主要包括:
- 诸先知,尤指封印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尊号变种
- 创教早期的重要人物
- 具有强烈宗教内涵的固定格式名称
苏莱曼:即《圣经》中的贤王“所罗门”的音译
艾布•伯克尔:第一任正统哈里发
欧麦尔:第二任正统哈里发
奥斯曼: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帝国开国之君(奥斯曼一世)
阿里:第四任正统哈里发,什叶派第一任伊玛目
哈桑:什叶派第二任伊玛目
侯赛因:什叶派第三任伊玛目
哈立德:阿拉伯帝国初期的重要将领
宰德:穆罕默德之子
祖拜尔:圣门弟子
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
马哈茂德:“受赞颂者”,穆罕默德的尊号之一
穆斯塔法:“被选择者”,穆罕默德的尊号之一
阿卜杜:奴仆
阿卜杜拉赫曼:至仁之主的奴仆
丁:宗教,特指伊斯兰教
白德尔丁:宗教的新月

奥斯曼一世画像
(五)荷兰
奥兰治-拿骚王朝所有男性继承人都选择威廉作为王号,核心原则自然是依据传统
特例是现任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
“我使用威廉-亚历山大的名字度过了四十六年的人生,特别是亚历山大,如果因为继位丢掉这个名字很奇怪”
“我不认为自己仅仅是一个数字”
“王号的数字让我想到了荷兰牛的命名惯例”

现任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留影
(六)天主教会
大原则:近十个世纪以来的传统是延续使用先代教宗的尊号,而非使用新尊号
913年兰铎使用本名作为尊号后,一直到1978年若望•保禄一世将两个前任教宗的名号合并后用作新尊号
典型特例:现任教宗方济各,自913年之后第一次直接使用之前未曾出现过的名号作为自己的尊号,以此纪念方济各会创办人亚西西的方济各

现任教宗方济各留影
小原则:
- 尊号的选择具有显著的目的预设意义,往往象征新教宗对于施政目标的预期
- 尊号与选拔关系有强相关性
(七)古罗马
- 以“奥古斯都”“恺撒”为例
奥古斯都(拉丁语:Augustus),原意为“神圣的”“高贵的”,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从由其主导的罗马元老院受封此号,是其被神格化的主要特征,这一尊号代表着古罗马统治者被神化的过程,富有浓厚的宗教与神学地位
恺撒(拉丁语:Caesar)最初原意为“毛茸茸的”,其实际内涵的建立在于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自屋大维起罗马统治者使用大将军恺撒(拉丁语:Imperator Caesar)的称号来维系和稳固对恺撒权力的继承,这一尊号代表了浓烈的古罗马氏族、军事权力传递和政治传统

屋大维雕像,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
两个尊号的制度化:293年3月1日,戴克里先建立四帝共治制,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各有一位正皇帝和一位副皇帝,正皇帝 “奥古斯都”,副皇帝 “恺撒”
后世影响:德语中称呼君主的“Kaiser(皇帝)”、俄语中称呼君主的“царь(沙皇)”等等都来源于罗马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