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与回忆

最近慢慢发现,好像很多自己的旧东西找不到了,其实也明明知道确实是放在家里,甚至知道确实当时就放在了那个房间中,可是总是神奇般地无迹可循,几年前收存起来的动作似乎还历历在目,然而几年后想要回看一下,借着旧物触摸一下自己的历史,回忆回忆当年往事却变成了一个难事。回忆往事就只能借助脑中的略显模糊的“幻灯片”了。
我的一个朋友,他是我的初中同学,十几年过去了,大家也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很久,也因此在这些年里见面似乎变得越来越难。当时说道:你生日那天给你整个礼物吧。”当时我们就是相视一笑,我也只是认为是朋友间的打趣。等到了生日当天,他拉着我去旁边的小店,他表示既然说了那肯定是必须的了!最后还是抵不过哥们儿的盛情,还是接受他的一个小东西----一个小沙漏。现在看来虽然不贵但是却很珍贵而且很有故事。一直以来和朋友们聊天的话题大多还是理想和爱好,生日日期却成了话题的荒漠,自然我也就很少收到来自朋友的生日礼物。现在这个沙漏还放在屋子中的展示柜中,每次看到都能触景生情。但是假如有一天找不到它了,那种丢失珍贵回忆的挫败感就会在脑中悬浮,上不去也下不来。
当然,这个珍贵的小沙漏是我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找到的物件了。东西一多,整理收拾房间也就成为了一门“学问”,东西物品放在家中,过几年后或者过去很多很多年后找不到其实也倒是正常,毕竟物品也是身外之物不可能跟随自己走动或者任由自己的想法而动。有时精心“收藏”的东西,当时生怕会丢就放在了一个最“保险”的地方,多年以后发现,确实是太“保险”了连自己也忘了该如何找到了,然而有时不经意放置的东西却多年以后还能在手边并且能轻松找到。不禁感叹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是认真地做事,最后也可能会是徒劳。
有时一个老物件一个旧东西外表看起来并无价值却有时可以轻松勾起一个人的回忆,此时这个东西似乎就被赋予了灵魂,它的存在也似乎就代表了自己的记忆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记忆实体化后的产物,没有了它自己的记忆就有了残缺。寻找这些丢失的东西,可能有时就是一种试图寻找回忆的方式。越找不到越是着急,但是一段时间后的不经意间却又可能很轻松地又会重新发现当时丢失的物品。其实仔细想来就是害怕曾经的回忆会消失。我们的经历和回忆构成了我们的性格,过去可以算是我们个人的一部分,旧东西找不到,害怕记忆会消失,进而又害怕记忆消失会让人感觉自己开始变的不再完整。
转念一想,所谓引起回忆的旧物无非可能就是一个曾经的笔记本,一根笔亦或是曾经挚友的一个小礼物,它们其实都是小东西,可能即使丢失了也不会像丢了一张银行卡那样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其实还是那句话,这个东西似乎就被赋予了灵魂,时间长了,能在时间的沉淀中留下的东西早已超出了它们本来的价值,它们是这个世界中独一无二的东西而且这种价值也是自己才能体会到的。
但是回归到生活,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有时这种丢失后的挫败感可能在十年后又是一个新的回忆,当时的酸涩,经过时间的发酵后,酸涩还能酿造出新的味道。即便是再也找不到了,即便美好的回忆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模糊,生活也还需要再继续,眼光也还需要投向远方,时间的车轮在前进再经典的东西也会变得越来越老旧,老旧到再也无法重返当年的荣光,虽然说,只要它在,就“历史”就能展现在眼前,博物馆中一辆经典老车,一把经典老枪好像穿越时空在给后人讲述当年的景象。但是如果它们消失了,安-225的悲壮我们也都历历在目,它虽然已经支离破碎但依然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历史还在书写,从人类创造的“天空巨人”到我们身边的小物件,我们只需要做的就是,记住它们的每段故事,当有人谈起时,我们还可以重新讲起这段尘封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