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碧学习重启Ep15】150天学习实录day15

(文字具有音乐性,所以使用哪种语言取决于,音调放在句中的和谐性,而非单纯的语言习惯。)
本来本着留遗物的心态,渐渐转为留生活记录的心态,最近每天都拍照和视频,镜头里的自己,看起来真的笑容好灿烂,想起来中学时候每每要出去social的时候,都对着镜子练习笑容的时,lol~
看来我对自己的审美还是一直在线的,笑容真的可以感染人。自己看自己心情愉悦可能也算是某种narcissism吧。无脑开心会刺激分泌五羟色胺,这可能也是我喜欢去健身房的原因,镜子多,能看到自己。当然,老还是老了一些,虽然不拉近镜头并不明显。
今日进度
阅读次序,页数,及时间分配——
《高等数学》:学习第9章(60min)。
学习反馈
从手机里找到爸爸妈妈17年、19年的照片,知道他们当年和现在的样子有多大区别。发现,爸爸妈妈其实17年就开始有衰老的迹象了,是我一直粗心,忽略了。最近因为极度敏感纠结,就把这一切放大而过度沮丧。
定期拍照,确认衰老周期,对于自己对未来的焦虑恐慌感可以缓解。又一次证明了记录在除了学习、健身以外的重要性。
人生的每一天,随缘随分,有收获就会有放弃,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其好与不好。
现在虽然感受不到那种每天焦灼飞跃的奔驰感,但是也不会有随之伴随的焦虑、思维倦怠与悔恨感了。
既然我曾经意气风发地反驳别人:“广度让我可以从全局思考问题,我为什么要放弃我的长板去和别人比较短板呢?”那么我就要面对,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上不下、不够出色的代价,有得必有失。
当然世俗眼光中,我依然要面对,我所有的朋友都是业内精英、比我出类拔萃的现实。不过,如果没有人因此去为人划分三六九等,而我心里有着我评断事物的价值准则,我又何必去为了世俗价值而耿耿于怀呢?
每天打开b站:一些人在为了日本核废水天天嚷嚷着开战,另一些人又在艳羡别人可以去日本留学;一些人深陷中美贸易信息战神经过敏,另一些人又觉得岁月静好风平浪静;一些人每天感慨生死无常人生虚无,另一些人依旧在卷绩点卷收入卷一切……都是一个时空的人,仿佛生活的环境千差万别,环境是一样的,区别的仅仅是认知与心态耳。
就像从五月到七月,我的人生波澜起伏到翻天覆地,而别人的世界只是度过了简简单单的三个月而已。我上个月努力的目标是,回到那个虽然常觉无趣、但是直觉牵引、充满了肾上腺素味道的生活中,现在,我确定,我应该永远回不去了,就和我缺失的童年一样,人生有了新的烙印,就基本不太可能退行回原点了。
所以这两天,我发觉我或许会重启一种新的生活模式,目光更短、更浅、更近,我一直在想我最近的价值观究竟是什么?我现在懂了,仅仅是优先级的区别,我既然为了父母可以放弃生命以及生命中原本的规划与目标,那他们注定排在了其他一切事物之前,让他们开心快乐,比向许多无谓的路人证明我自己更重要。
以前总是对于我大学母校的一个法语教授很不屑,他在课上让学生读他写的诗,然后自说自话:“我小时候觉得我作文很好,相当作家,我外语很好,想当翻译,数学很好,想当数学家。现在我写的东西被发表,我看得懂法国作品,我可以辅导我女儿奥数。我的梦想都实现了。”我当时觉得,怎么会有人这么自大。现在我明白了,人生只有一次,以他的心态,他深刻地认为,他没有机会去追求更多所谓的梦想了,但是他又不想面对自己所有梦想落空的事实,才需要这样不断地自我安慰。
好吧,这位老师因为我上课对他的表情不够崇拜,在我满勤交作业的情况下,给我平时分50分,哎,就是这么记仇,不过我估计他应该一早忘记我了,我却一直被这些回忆纠缠。——只能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人一辈子能够确认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并且能够把时间精力全部投注进去,真的是一种幸运。
妈妈说还要陪我三十年,我觉得应该不止三十年,就是不知道有一天在她身上真的看到老态,我会如何感受,之前24天身体的急速衰竭,让我提前知道了,衰老是一件多么多么可怕的事情,我该如何守护他们,让他们人生往后的每一天,都可以不必经受我之前感受到的痛苦?这是个问题,让我好好研究一下。
明日计划
阅读次序,页数,及时间分配——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阅读第2章(30min);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学习第8章(35min),复习第5章(25min);
《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5章习题4页(30min);
《高等数学》:学习第9章(35min),复习第3章(25min);
《高等数学:基础篇》:46~55页(60min);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第3章(60min),复习第1章(60min);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9~15页(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