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封来自学生的信(经作者同意转载)

2023-07-05 17:27 作者:肖文杰考研四六级  | 我要投稿

亲爱的肖老师:

当我写出这封信的时候,《何患无词》70讲,第一轮的学习我已经在昨天结束了,最初知道您是因为您是文运法硕的英语写作阅读老师,您的阅读和写作课程让我大开眼界,和市面上的考研英语老师讲授的方法真的大不相同,只是我的英语水平实在是有限,所以未能最大发挥课程对我的帮助,今年也是再一次因为英语成绩不理想而和研究生失之交臂。为此我萎靡了好久才重新鼓起勇气重新下定决心再次踏上考研的漫漫征程,因为英语太过短板,所以决定尽早在英语上下功夫,因为关注了您的公众号,所以得知您的单词课终于问世了,本想用作研究生期间我的六级单词课的…

当我开始了新一轮的考研规划后,我就第一时间跟您联系,购买了课程,我也一直坚持学习打卡,可是有一点我骗了您,就是其实我的学习进度和打卡进度不一致,您让每天晚上听一节,而我是每天晚上八点开始学习英语,只要精力足够我都是一次听两节课,有时候实在累就听一节,有的时候晚上没法学习就第二天补出来,就这样从4月14号开始到昨天晚上,结束了70节课。

第一轮的学习过程中,我没有选择打印讲义,而是选择了手写,尽量跟上您的授课节奏,如果实在跟不上就暂停,把单词抄完再听讲解,因为我还是坚信那句从小听到大的老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我尽量保证睡前再看一遍晚上学习的单词。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下来,刚刚整理了一下,把自己都吓了一跳。A4纸一共用了157张,厚厚的一摞。

说说学习的感受吧,当时我是在犹豫之中的,因为市面上的英语单词老师还是有很多的,而且有几个还是比较受到考研同学的推崇的。因为第一节课是免费试听的,所以我就在一个晚上学习累了的时候打开了课程,听完之后,只能说打开了我世界的另一扇新大门,就像我第一次听到您的阅读和写作课程一样的感受。原来单词是这样的,单词的组成也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原理,也是由偏旁部首的,也是有象形词,象声词,也有舶来品。这节课听完后,我心里所有的犹豫都没有了,第一时间就购买了课程。当联系您获取讲义的时候,您那几天在外奔波,所以我们聊天都出现了我发完消息第二天您才回我,尽管您很忙,但还是第一时间把讲义发给了我,让我尽快的投入学习中。

整个70节课听下来,从格林法则开始到构词法,构词法里面对单词前缀的总结真的是非常详尽。后面的三大法则,正式开始了您对单词的总结和研究,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从未学过英语的人一样…真的很惭愧,特别是字母象形派生部分,真的是从A到Z。就真的看得出来,这套课程真的是凝结了您的心血。

5500单词和构词法部分,每小组单词分组也是尽量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同时尽量给每一组单词都起一个相关的名字,而不是单调的list1,2,3,4.这样让我们听课的时候也无形中就记住了很多单词。构词法穿插其中,前缀后缀,还有词性的变化转换,甚至是这个单词是怎么来的,我们都能知道,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肖老师是如此的博学,此处应有星星眼~有这样的老师给你上单词课,让乏味的单词也不再乏味了。同时还会夹杂着重点单词的一些常用短语,还会有例句加深理解和记忆。很多单词含义比较多,肖老师尽量选出考研常用常考的含义让我们记忆,同时也减轻了我们的学习量,此处应该有人打call~~这才是中国考研好老师!!!在讲课中间,还会有一些希腊神话,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小故事,丰富课堂气氛,让我们听课期间有一个小小的休息,这样一来,半个小时的课程也变得非常短暂。而且尽量保证一部分重点单词的重复讲解,不过是在不同的分组中,这样其实在听课学习中,就掌握了很多单词。

听课的时候,就真的能感受到老师是非常辛苦的,好几次看到老师讲到说不出话暂停录制,还有重重的咳嗽声,有时候某一组讲得不满意还要重新讲。但是在课程录制没有停下来之前,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的对着我们,仿佛我们就在老师的面前一样。其实课程的录制应该是很无聊的一项工作,因为面对的只有一个空洞的摄像机,无论说什么,都无法得到回应,可是老师却没有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无论什么时候打开课程,永远都是面带微笑的老师开始了他今天的授课。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说一点意见吧,最大的问题出在了录制阶段,这是我觉得最大的遗憾,不知道为什么,录音系统不太稳定,有时会导致声音听起来很小,或者是声音不饱满。虽不影响听,但是总是觉得美中不足。还有就是课程每节课之间的时长在后期制作时长短差的有点多,有些课20分组出头,有些能达到3,40分种,这个可能对那些学习规划做的比较细致的同学造成影响。关于单词的讲解,某些词确实不好讲述的时候,其实老师不用那么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去让我们理解。这样的词又不多,我们完全可以凭记忆记住的。

最后附上我的157页手写版单词讲义,套用一句我很喜欢的台词作为结尾:希望今年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好年份吧。



一封来自学生的信(经作者同意转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