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米室内赛后总结(2021上海俱乐部联赛奉贤站)

2021.4.17
上海俱乐部联赛,18米的室内赛,60半靶。天气挺好,20度左右的大太阳天,这次比赛的赛制挺好玩(对我非常不友好)排位赛共20组,每组只打3支箭,同时又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下半场各10组,也就是30+30总共60支箭,总分600。据说是室内赛的标准赛制,唯一不同的是把40靶改成了60半,降低了难度。

再记录一下装备,弓把是新买的DX(上端球型减震,下端550g钨钢配重),70寸RCS34磅(实测31磅)弓片,贝特侧垫,ZT后置箭台,霍尔文下三指黄铜护指,隼650挠29.5寸箭。

这回的比赛波动还是比较大的,排位总分482分有两个M,最大的影响还是每组3箭的变化,发射时间改为120秒,心理上的变化来自于最初的赛前练习,24支箭应该是我热身的标准箭数,直到比赛开始时我才知道每组只能打3箭,而且发射时间也同时缩短,所以由赛前练习开始我不自觉得加快了发射速度(甚至出现了黄心病的情况),这也是第一次我在赛中出现了脱靶还是2支,这种糟糕的状态直到下午的淘汰赛才有好转(后话)。

第二个受影响的点依旧是老问题:光线。由于是室内赛,比赛的场地是一个羽毛球馆,选手自南向北站立,发射轨迹横跨了场地的宽度,18米距离应该是完全保证,但靶架顶部就有了一排玻璃窗,阳光照入屋内。比赛开始是早上8:30分,光照是慢慢从暗变亮,过程持续到10:30左右,我瞄准依旧使用的是双眼靶实箭头虚,现场在9点过后,光亮不停开始变化逐渐使我无法从虚影内清楚分辨箭头的边缘(靶面色差变小),个人觉得这可能也加剧的黄心病的产生。视觉方面的问题自从acac开始已经是第二回了,在日后的训练中可能得多增加不同的瞄准尝试来应对不同的比赛环境。
以上两点应该是这回室内赛成绩拉跨的最大问题,在分数打懵之后甚至都有了放弃的想法,长期坚持的盯瞄也完全被忘记(之前的瞄准都是完全用力量控制住前后手,自上至下或自下自上强行等瞄点稳住后再进行撒放)演变成了触及瞄点就立刻撒放,同时还有因为主观不想放箭而导致的送撒情况。改正方式应当是保持住自己习惯的节奏,更多使用平开预瞄黄心,完全拉开后靠位、并使箭头低于靶纸下边(18米),慢慢上抬前手用箭头切靶纸边、稳定后撒放。无论什么时间,都保持住自己的固有节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放松或是给自己提供信心。
从下往上瞄的优缺点还是挺明显的,优点是可以让目标从干净的画面(靶纸下)渐渐移入相对复杂的环数部分,画面容易辩认;缺点也同样明显,从下往上抬手会费力气,所以预开弓的位置也就更加重要了。

总结一下,保持好节奏,找到更适合当时环境的瞄准方式才能更好得发挥,所以在下午的淘汰赛时先是晒着太阳睡了午觉,身体得到了休息和放松,同时抢6赛因为已经参加过多次,我很清楚发射时间是足够的,节奏也就找了回来(这次终于没有再被对手4:6翻盘)每一箭都慢慢打、盯瞄,等到前手完全稳定不动后再干脆得撒放,自己感觉也是真正打出了正常水平,也希望下回比赛可以再想起这种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