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改画123】线稿很突兀,有什么处理技巧?

个人理解与总结:
本期主题:线条处理与
上一期视频因为状态不好没写笔记,非常抱歉orz(土下座)
还记得以前在这期视频提过的“正负形”概念吗?( BV1uk4y177m4)我在笔记中提到了logo设计中的正负形理念,这里的处理其实就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示一个物体一定要把其轮廓内的特点画出来吗?甚至,一定要使用其对应的颜色吗?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人对轮廓是很敏感的,尤其是一些富有特色与标志性的轮廓,仅仅将轮廓画出就足以让人明白其是什么。

(来自花瓣用户“温柔如初”的作品,尽管只是寥寥几根线条,我们也能轻易知道这是在表现一个人的下半部分侧脸)
这种单色轮廓常常能发挥巧用,让画面简洁清爽就是其最常见的用途之一。另外,这种表现方式用来分割画面也是极好的;你甚至可以刻意运用与这些物体的常规颜色不一样的色彩填充轮廓,达成富有特点的效果。

(来自Bigwh1te的简约风格插图,其中运用了大量单色轮廓与不寻常的配色)

(修改前)

(用白色轮廓分割边缘,为其添加描边增强效果)


(将水果图案集中在画面上部,细化了果肉细节并添加三角与长条粒子)

(修改背景颜色,使下方颜色更浅,营造轻盈感)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深浅变化,不同的遮挡关系与所用颜色带来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

(来自Ted Chin的作品,这张作品同样运用了蓝绿色调的深浅变化,颜色在画面中心偏浅而四周偏深,但其使用的色彩偏灰,且颜色是覆盖在最核心的巨手上而非被巨手遮挡的,这就营造了未知、浑浊的恐怖氛围)

(修改前)

(修改了人物的倾斜角度,关于倾斜角度对于人体美感的影响在之前负形视频的笔记以及这个视频BV1A94y1F7tH中均有提及)

(修改了手部动作,并缩小了手的大小)

(修改前)

(将锁骨处的线条替换为阴影)

(将衣物的荷叶边改为用阴影而非线条表现)


(顺便优化了饮料杯的朝向与细节)

(缩小眼睛以平衡整体,为眼睛加上了更多高光)

(将鼻子的线条替换为阴影,改变了嘴唇位置以及其与吸管的位置关系)
斋藤老师曾提过“线稿上色”的技巧,也即为线条加上与周边相似的颜色来淡化其存在感,使其更能融入画面的技巧。那么普通线稿、上色线稿与阴影有什么区别呢?
需要明白的是,上色线稿本质上依然是细长的线条,虽然在上色后在观感上能一定程度起到“阴影”的作用,但其作为细长的线条依然具有较强的“分割”作用,是用来界定不同组件的边界的。而如果使用阴影,分割作用就大大减少,人们会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在表达同一组件上的起伏变化而非两个不同的组件。或者用更简单的概括,对于分割作用来说:普通线条>有色线条>阴影。
鼻子、锁骨、荷叶边本质上都是同一个物体上的起伏,而非独立于所在平面的物体,因此不需要用线条表现,阴影就足矣。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阴影的边缘也有软硬之分,软边阴影边缘模糊,硬边阴影边缘分明。这取决于光线的照射方式与所照射物体的材质。将软硬边合理混合在画面中,往往能有效提升观感。

(来自懵圈大王-panda-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软硬边缘的不同效果。例如,中间最右侧的画面的高光区域边缘十分清晰,而最上排中间的画面高光边缘就常常模糊,带给了画面截然不同的效果)

(加上棕榈叶的阴影,强调遮挡关系,增加热带氛围)

(压暗后方头发)

(强化前方头发高光)

(使前发更凌乱一些,体现假日玩耍后的状态)

(利用叠加图层施加一些红色优化光影效果)

(添加粒子效果与一些汗珠/水滴)

(最终对比)
说实话,最近也越来越忙了,不知道这个笔记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不过即使没时间做笔记了,我还是会和大家一起关注斋藤老师的——那么我们下个视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