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黑鹰还有大力神,C-130在中国的那些事
航空军事运输始终是我军军事后勤保障体系的一大短板,由于固定翼运输机、运输直升机的数量不足,且长期依赖进口,导致我军的空中运输能力相对薄弱。这一问题在汶川地震的救援过程中暴露的尤为明显,在救援行动中我军共调配了90余架直升机参与救援,而其中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进口的黑鹰就占了18架,几乎是倾巢而出。而事实也证明了黑鹰无论在实用性还是可靠性都要好于米-171和米-17。

在固定翼运输机方面,往返灾区的也始终是皮实耐用的伊尔-76。08年除了用作空警-2000的伊尔-76外,全军能执行运输任务的伊尔-76也就在10架上下,而这些几乎是当时中国战略运输机家族的全部家当。伊尔-76运载能力强,且能够适应简易机场跑道环境,担负起了向灾区快速转运物资伤员的重任。

汶川地震后,我军加紧了各型军用运输机、直升机的服役进程。其中就包括国产战略运输机运-20、直-20、直-8G等等一系列运输机的服役。一组数据显示,在07年和08年两年的时间里,我军总共接收了4架伊尔-76战略运输机,而到了13年和14年这一数字则攀升到13架。

到了2015年俄罗斯开始向我国交付另一批10架次的伊尔-76MD运输机,而这些主要是俄罗斯民航和俄海军的二手货机。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我们到底有多缺运输机。其实在运输机这一块,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可不只是黑鹰,事实上还有著名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只不过是C-130的民用版L-100-30。

在上世纪中西方蜜月期时,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只要有钱中国几乎可以买到西方大部分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黑鹰直升机。1984年为了适应高原飞行任务我国从美国进口了24架黑鹰直升机。为了将黑鹰折叠运输进藏,我国还进口了两架C-130运输机的民用版L-100-30运输机,而说到这各位不禁要问了,这么好的飞机为什么才进口了两架,而答案恐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穷”。

L-100货机是C-130的民用版,其基本性能与C-130类似,只是拆除了部分不必要的军用设备。L-100问世之初其销量并不好,主要原因是运力不足,较短的机身导致其货舱容积较小。为了扭转局面,洛马则对L-100进行了改进,先后推出了加长版的L-100-20和L-100-30,其中我国进口的就是加长版的L-100-30,运载能力更强,性价比更高,机身相比L-100-20增长了约2米。

C-130不用多说,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战术运输机之一,以至于一提到战术运输机,浮现在大家脑海里的恐怕都是C-130的形象。受到C-130的影响目前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所推出的战术运输机或多或少都能看见C-130的影子。极高的可靠性和可改装性,使得基于C-130改装而来的特种机型层出不穷。比如KC-130系列加油机、MC-130W特种作战运输机、AC-130系列炮艇机等等。

当然虽然是民用版,但L-100用于军用也是一点毛病也没有。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口的两架L-100就是为了满足黑鹰直升机的运输需求,只是出于价格问题仅仅购买了两架。当然两架L-100并不够用,很快陕飞就推出了运-8的改型,完全能够满足黑鹰直升机的运输进藏的要求,L-100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久后这两架L-100被转交给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执行国际货运业务。

说好了让人家运飞机,但最终运的却是鳗鱼。这两架编号为B-3002和B-3004的L-100的货运生涯主要任务是来往于福州和日本名古屋执行活鳗鱼的运输任务。而后这两架飞机又辗转东航,最终又回到国航并一直服役到1999年。

L-100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航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使得我们没有对L-100进行逆向攻关,而是选择继续在运-8和其他苏系飞机上做文章。而这两架L-100也仅仅在中国服役了大概10年就草草退出了中国民航的舞台。

而L-100草草退役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客运航线还是货运航线,都几乎成为了喷气式飞机的天下,L-100也逐渐开始落后并被更先进的喷气式飞机所取代。其次L-100进入中国后不久,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美方也停止向我国供应L-100的相关零部件,给维修保养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加速了L-100的退役进程。而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那就是运-8和未来的运-9。

以运-9为平台改装的空警-200预警机、运-9医疗救护机以及空潜-200反潜巡逻机等已经相继亮相,标志着我军基于国产战术运输机的后勤、侦察、指挥预警、打击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同时随着直-20等等一系列先进飞机的服役,那些年求着别人买黑鹰、C-130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2010年奥巴马向美国参、众两院建议取消对中国出售C-130运输机的限制,而此时距离运-9在北京航展上首次亮相已经足足过去了5年。因为美国知道先进战术运输机领域,C-130相比于运-9已经没有了优势,如果真的能向中国出售C-130,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打压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带来一笔不小的外汇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这次我们真的不需要了(要卖F-22我们可以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