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碎片·世界观(1)

那是一个在当时的人们,尤其是男人们耻恨的“女人朝廷”时代。
这股“妖风”比起最猛烈的冬风也毫不逊色,旧时代的所谓的“父权”、“丈夫的权威”、“女人天生是二等的”……这些个理论在那些勇气、决断、智谋和权力都站在人类历史之巅的杰出女性面前就好象纸一样脆弱。也像是上帝一起散播他旨意的天使,她们在同一个时代踏上欧罗巴的权力场,绽放最迷人的光华后又一齐陨落。
历史学家们尤其钟爱这个时代,给与它一个英勇的名字:“The Time Of Amazon”(女战士时代),却对它的开端有不同的意见。
有些人认为,它起始于皇家的伊丽莎白女王和她的御前骑士厌战正式掌握大权的年代,皇家的昌盛和它日后抛弃孤立深深介入大陆局势都离不开这位女王的果决,可也有人质疑女王登基的年代过早和其他诸国形成了断代难以服人;有人说,应当是鸢尾的摄政王饮酒暴毙,幼主路易九世受大主教黎塞留辅佐施政的那年为起始,作为旧的大陆霸主的鸢尾都由女子掌权正式开启了“女人朝廷”的传奇,但是黎塞留的上位离不开铁血俾斯麦宰相的协助,彼时鸢尾的强敌早已在诡谲的朝堂上伫立,说服力也很苍白;也有极少数南方学者表示维内托三姐妹攫取政权架空国王的那年才是 开始,可惜这种意见并不为世人皆受,大家都看作他们发挥萨丁中心主义得出的结果……
由绝大多数人的意志都承认都承认的,形成不可抵御的共识的,那个真正的吹响新时代号角的,是铁血的大公,日耳曼的皇帝,一生传奇智多近妖的腓特烈。
如果说伊丽莎白揭开了大幕,那么腓特烈无疑是乐团的总指挥。
20岁发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姑母,统治铁血十余年的“血腥公主”索菲亚,随后在全国上下推行名为“曙光政治”的高压政策,旧贵族和大地主被大公一手纵容的商人和农民从城堡里拖到法庭上,粗暴简单的审判后要么被送上了了绞刑架,要么被送进了起码要呆上十年的黑牢。在一向只听霍亨索伦家指挥的军队簇拥下,强迫宫廷里的“衣着光鲜者”提供高额的“供奉金”,额度之高下手之狠力度之大让许多绵延了百年的贵族纷纷破产都选择政治逃亡,更是有人哀叹:“在大公眼里贵族没有什么可稀罕的,就像刚刚采摘下来的橄榄。”过火的审判活动又很快被她借以一桩明显判决不公的“马车痕迹侵地案”而制止,最激进的那批商人和农民因为他们失度的行径遭到军队控制的特设法庭裁决,基本都被丢到了那些最早受害者的隔壁。
流水一样的金钱滚进了国王的钱袋,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科技和资助大学这些让她受到无数国民赞誉的政策花销其实加起来都比不上最大那项的一半。腓特烈是整个欧罗巴无出其右的“大炮君主”,在位36年居然断断续续大大小小的打了28年的仗,频率之高强度之大睥睨整个时代。
“战争是铁血人的阶梯。”以骑士团为渊源的公国从来都对战争情有独钟,它培育出的公民也是整个大陆最优秀的兵源之一。
抛弃了性别限制和阶层局限的军队以令人惊异的速度迅速从各个阶层涌现出及其优秀的军人,王室旁支出身的俾斯麦姐妹、加盟国大贵族出身的欧根以及从底层社会摸爬滚打出来的沙恩霍斯特……这支精锐的新式军队在这样一位开明果决的君主的指引下几乎取得了他们所能获得的一切胜利。
他们南征北战,在波兰平原抗击北方联合南侵,在阿尔卑斯山征服不听话的斯拉夫人,在低地国家用两次绝对的胜利制服了鸢尾,在北方打退了皇家人暗中支持的联军。
换句话说,他们几乎无敌。
皇帝的用人之法也超乎寻常,将首相这种能倾覆朝堂的位置她居然放心交付给了有杀母之仇的俾斯麦整整12年,更是在长姐权倾朝野的同时军事上义无反顾的重用她的亲妹妹提尔比茨,致命之处在于比起强邻鸢尾奥尔良亲姐妹之间的政治缠斗,俾斯麦姐妹可谓亲密无隙。换句话说,当时的俾斯麦家要是想换大公,说不定腓特烈这个最高领袖就要在退位诏书上签字。
可现实是这对姐妹成为了铁血翱翔的翅膀,也都在皇帝执政的晚期一前一后的顺从接受了皇帝的革职和外放,她们都没有用自己的脑袋染红柏林御林广场,可以说是令人羡慕的善终,也是皇帝重臣的普遍写照。
在最后一次打败鸢尾后,经协议商定由红衣主教黎塞留出面,邀请罗马教宗的使者翻越终年白雪的山脉,在贫瘠土地上顽强生长出来的柏林宣告了一位“日耳曼皇帝”的诞生,从她上台时的混乱孱弱到她头顶皇冠时令整个欧罗巴颤栗畏惧,铁血人陪她用了30年,真正的用“铁”与“血”铺就了一条通往强盛的道路。
她生在伊丽莎白女王登基的六年前,死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离世的八年前,终其一生她都以一位绝无仅有的“女皇帝”之姿搅动整个世界的风云。
生时英杰荟萃,死随群星陨落。
所有人,憎恨也好敬爱也罢,都要承认:
这是一位真正的皇帝。
(图片侵删)
PS:
这段时间法学生期末考试,整整一个月……
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直接暴毙……
希望大家要多考虑再报专业,学法还是真切的痛苦(每天都早八的只有我们专业!)
祝贺度过了高考正在享受生活的朋友们!
祝福接下来直面挑战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