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学范式的四次转移

2020-12-11 01:55 作者:或退裙业葬君  | 我要投稿

本文参考

从经验到理论、从数据到网络——脑科学研究的四次范式转移

mp.weixin.qq.com/s/5U4iH1n3kqUCAodUVKGTNQ/

一个范式有四个部分:数据—模型—实验—方法。

各自的三个阶段:

手工—数据,技术—数据,数据—数据;

猜想—模型,数学—模型,数据—模型,

行为—实验,计算—模拟,智能—仿真;

盲目—归纳,借用—演绎,自发—演化。

科学范式共分为四个阶段,

人类与手工的归纳经验范式、模型与技术的演绎理论范式、

数据与计算的多重模拟范式、智能与仿真的自发演化范式。

1经验科学/经验范式——心理学。

公元前2000年至十八世纪,搜集材料,手工—数据,猜想—模型,行为—实验,盲目—归纳。即手工——数据——猜想——模型——行为——实验,全程盲目归纳。

用实验来解释行为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应用实验来描述行为;

2理论科学/模型概括——认知心理学。

十九世纪至20世纪中期,整理材料,技术—数据,数学—模型,行为—实验,借用—演绎。

即技术——数据——数学——模型——行为——实验,全程借用演绎。

用计算机模拟认知行为,并试图解释这些机制,主要的模型为计算机处理模型:输入、输出与数据加工。比如对知觉、注意、记忆的解释等;

3计算科学/模拟范式——认知神经科学。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前夜,计算材料,技术—数据,数学—模型,计算—模拟,借用—演绎。即技术——数据,数学——模型——计算——模拟,全程借用演绎。

用脑成像中的功能成像等一系列技术工具来还原人的心理活动。比如针对时序信息的脑电/脑磁采用电极微阵列进行监测;针对空间分布的在离子层面用钙离子成像、生化层面的神经纤维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等。主要的模型为计算机处理模型。具体的例子包括基于行为游戏化的应用,如市场营销、游戏可玩性评估、神经教育学等。

4数据密集性科学/自发演化——认知计算神经科学。

从21世纪初至今,分析材料,数据—数据,数据—模型,智能—仿真,自发—演化。

即各类技术——原始数据——高级数据——智能——仿真——各类模型,全程自发演化。

用数据工程和人工智能从基因-分子生物-生化层面-神经元电生理-神经代谢到激活全通量数据进行计算与模型构建。


科学范式的四次转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