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电子通信行业负重前行的前辈们致敬
权不离经作品
1998年10月26日,出于加速改革开放和技术发展的战略,江泽民同志在美国宣布我国将加入信息技术协定。
同一时间在一间昏暗的办公室里面,站着一位50多岁略显疲惫的中年人,他过去10多年刚刚经历完从模仿到研发的创业生存之战,还没有来得及缓口气,却又要面临来自“西方巨人们”的擂台赛。面对办公室里面所有稚嫩但充满斗志和激情的年轻面孔,他咬牙下定了决定,必须完全要凭自身不断研发的实力,勇敢参与跨国集团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
这个时候中国信息工业被推到了市场竞争机制的最高的竞技场,就像孩子要与狼搏斗再没有了母亲的保护。中国“电子通信”行业尚未成年的一群孩子们依旧破履烂衫勉强温饱,就要跟一个身高2米的全副武装的巨人对抗。98年左右,中国电子工业前100强的收入总和都不及IBM公司的1/5,生死存亡之际,这个中年人没有退缩,他毅然决然的带着年轻的团队“雄赳赳,气昂昂”和其他队友们一起,冲向了钢铁洪流的美西方战场。
当年为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西方发达国家精心策划了全球电信私营化与信息产品零关税即ITA。
现在回顾如果当年美国全球电信私营化的阴谋得逞了,我们今天国内普通老百姓不会有如此方便便宜的“通话和视频”的权利。没有当年这群“孩子们”的厮杀,美西方会永远在高价值链的上游,会随意拿捏我们所有国内通信产业的公司,就像2023年半导体制造行业战场上,在美国带头大哥的威胁下,日本宣布对中国进行23种半导体设备实施全面出口管制一样。
所以请记住这群孩子们的名字,他们是当年被称为“巨大中华”的华为、中兴、大唐和巨龙通信,是这些拓荒的孩子们保住了我国通信产业星火传承并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而那个略显疲惫但精神矍铄的中年人就是任正非。
任正非回顾了1991年说服郑宝用开发出HJD-4848门交换机的经历,那一年多的时间一群充满梦想的年轻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蚝业村工业大厦三层,独立研发成功后才终于让华为有了生存下去的底气。
面临管理和研发的各种混乱的和国际厮杀的规则,任正非决定拜西方先进公司为师,在动员誓师大会宣布花费5000万美元全面引进IBM的IPD系统,这笔学费不断增加,从IPD、ISC(集成供应链)系统、IFS(集成财务服务)系统、EMT(经营管理团队)系统等等优秀成功的西方先进公司管理经验和系统引入华为,先固化、再僵化执行、再优化适配,再到形成今天华为独特的先进管理模式,这个中年男人熬干了青丝变成了白发,那群嗷嗷叫的年轻人们也已经褪去青涩稳稳的掌舵华为这艘大船,虽经历多轮制裁和打压,但依旧乘风破浪前行。
其实任正非也可选择购买思科和爱立信的产品稍做组装,依旧可以有很好的收益,高管们依旧可以滋润的舒服活着,就像联想一样。但华为没有这样做也不屑于成为一个买办公司。
当年任正非在面对记者采访时透露过他打败癌症,打败抑郁的经历,是“为万世开太平”的信仰,让他带着年轻的团队们,在全球的通信市场上南征北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从2013年开始,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拿下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第一。从此以后我们中国公司的翘楚们在通信设备设备商的赛道上,在华为的带领下,永远走在前列,惠及上下游产业链几百万产业工人。
2016年5月11日任正非在深圳总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总结华为的成功就是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没有因为房地产和互联网快钱高利润的诱惑所动摇,持续排名第一的研发投入,几十万华为员工夜以继日的奋斗,以客户为中心,终于领先世界。
经历了连续四次严厉制裁后,任正非毅然尊重并正视“美西方科技灯塔”的历史价值,他客观承认今天技术与经济的繁荣与英欧美日俄当年的技术灯塔作用是分不开的。尽管美G7的政治导向的各种制裁下,任老爷子淡然的点燃新的通信科技之火,化身新的灯塔,照耀整个世界在中国探索和开创的合作共赢的前行。
任正非时时告诫员工“我们仍然要坚持自强、开放的道路不变。你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向一切人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
这就是华夏英雄们的信仰,这种自信、不屈的精神之魂必然会感染仍然在奋进中自救的中国芯片制造产业。
2009年,江泽民同志在出版的《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指出:预计到2020年,国际上微电子技术水平将发展到14纳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只是一代又一代的引进新的生产能力是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我们研究人员要争口气,否则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总是要卡我们的脖子。
通信技术产业经过近30年的奋斗拼搏,我们打赢了第一仗!而第二仗“芯片制造全产业链的国产化”依然在进程中,道阻且坚但但曙光必至。
唯有打赢这场科技封锁战争,拿下新时代的“上甘岭”,才能吾辈和后世子孙不再被经济奴役,从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赢得体面、富足、安全的生活。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