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蚀中湿法刻蚀机理
刻蚀方法分为: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湿法刻蚀是将被刻蚀材料浸泡在腐蚀液内进行腐蚀的技术,这是各向同性的刻蚀方法,利用化学反应过程去除待刻蚀区域的薄膜材料,通常SiO2采用湿法刻蚀技术,有时金属铝也采用湿法刻蚀技术,国内的苏州华林科纳在湿法这块做得比较好。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薄膜的腐蚀方法流程:
二氧化硅腐蚀:
在二氧化硅硅片腐蚀机中进行,国内目前腐蚀机做的比较好的有苏州华林科纳,腐蚀液是由HF、NH4F、与H2O按一定比例配成的缓冲溶液。腐蚀温度一定时,腐蚀速率取决于腐蚀液的配比和SiO2掺杂情况。掺磷浓度越高,腐蚀越快,掺硼则相反。SiO2腐蚀速率对温度最敏感,温度越高,腐蚀越快。
具体步骤为:
1、华林科纳设备工程师认为将装有待腐蚀硅片的片架放入浸润剂(FUJI FILM DRIWEL)中浸泡10—15S,上下晃动,浸润剂(FUJI FILM DRIWEL)的作用是减小硅片的表面张力,使得腐蚀液更容易和二氧化硅层接触,从而达到充分腐蚀;
2、将片架放入装有二氧化硅腐蚀液(氟化铵溶液)的槽中浸泡,上下晃动片架使得二氧化硅腐蚀更充分,腐蚀时间可以调整,直到二氧化硅腐蚀干净为止;
3、冲纯水;
4、甩干。
二氧化硅腐蚀机理为:
H2SiF6(六氟硅酸)是可溶于水的络合物,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很容易通过光刻工艺实现选择性腐蚀二氧化硅。为了获得稳定的腐蚀速率,腐蚀二氧化硅的腐蚀液一般用HF、NH4F与纯水按一定比例配成缓冲液。
由于基区的氧化层较发射区的厚,以前小功率三极管的三次光刻(引线孔光刻)一般基极光刻和发射极光刻分步光刻,现在大部分都改为一步光刻,只有少部分品种还分步光刻,比如2XN003,2XN004,2XN013,2XP013等。但是由于基区的氧化层一般比发射区的厚,所以刻蚀时容易发生氧化区的侵蚀。
二氧化硅腐蚀后检查:
1、窗口内无残留SiO2(去胶重新光刻);
2、窗口内无氧化物小岛(去胶重新光刻);
3、窗口边缘无过腐蚀(去胶重新光刻);
4、窗口内无染色现象(报废);
5、氧化膜无腐蚀针孔(去胶重新光刻);
6、氧化膜无划伤等(去胶重新光刻)。
Al上CVD腐蚀:
掺磷的SiO2是磷硅玻璃,如果PSG是长在铝上做钝化层,这时采用二氧化硅腐蚀液腐蚀会伤及铝层,所以一般采用如下腐蚀液:冰乙酸:氟化铵=2:3。具体步骤为:
1、将装有待腐蚀硅片的片架放入浸润剂(FUJI FILM DRIWEL)中浸泡10—15S;
2、将片架放入装有腐蚀液(冰乙酸:氟化铵=2:3)的槽中浸泡,并且上下晃动片架;
3、将片架放入装有甲醇溶液(甲醇:纯水=1:1)的槽中浸泡;
4、在溢流槽中溢流冲水;
5、冲纯水;
6、甩干。
铝腐蚀:
在铝腐蚀清洗机中进行,具体步骤为:
1、将装有待铝腐蚀硅片的片架放入浸润剂(FUJI FILM DRIWEL)中浸泡10-15s,并且上下晃动;
2、将片架放入装有45℃左右的铝腐蚀液(磷酸+硝酸+醋酸+纯水)的槽中浸泡,上下晃动片架,使得铝腐蚀更充分,腐蚀的时间根据先行片的腐蚀时间进行调整,直到腐蚀后看到二氧化硅表面为止;
3、冲纯水;
4、甩干:在甩干机中甩干后烘干。
磷酸约占80%,主要起腐蚀铝的作用,硝酸占1%-5%,其与铝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硝酸盐,可以提高腐蚀速率,但含量过多会影响光刻胶抗蚀刻能力,醋酸占10%左右,它能降低腐蚀液的表面张力,增加硅片与腐蚀液的浸润效果,提高腐蚀均匀性,同时具有缓冲作用,纯水占5%左右。
玻璃腐蚀:
1、 配制5%HF溶液,配制腐蚀液:5%HF溶液:H2O=3:50;
2、常温下,将硅片放入腐蚀液中浸泡;
3、在溢流槽中冲洗;
4、冲纯水;
5、甩干。
湿法去胶:
铝淀积前去胶在SH去胶机(湿法腐蚀机)中进行,采用SH溶液将胶氧化的方法去胶,具体步骤为:
1、在SH清洗剂(98%H2SO4:H2O2=3:1)中浸泡;
2、在温纯水中溢流冲水;
3、在溢流槽中溢流冲水;
4、甩干。
由于酸对铝有腐蚀作用,淀积铝后去胶就不能用酸,在此采用有机溶剂OMR502剥离液去胶,在OMR剥离清洗机中进行,具体步骤为:
1、在剥离液(OMR-83剥离液)中浸泡去除光刻胶;
2、再在H-1清洗剂中浸泡去除剥离液;
3、在异丙醇中浸泡去除H-1清洗剂;
4、冲纯水;
5、甩干。
此文章来自于华林科纳内部资料,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