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化犁庭

2023-02-25 22:11 作者:普鲁士王国球  | 我要投稿

唉,不请自来。我业余爱好就是闲着没事研究成化朝,实在看不下去有些人就拿着成化三年(丁亥年)的那场战斗说什么不存在成化犁庭的。萨尔浒之战我没研究过,就不献丑了,此回答主要分析成化三年和成化十五年的两次对建州女真的战役。 首先我要对答主 @秋原 说的建州三卫一共就两千多户部民提出质疑,我不知道这个所谓景泰年间的数据是出自什么史料。以下是《明宪宗实录》的说法: 天顺八年十月乙巳。会昌侯孙继宗、吏部尚书王翱等议奏:“……今野人女直,僻在东荒,永乐间相率归附。时月有期,名数有限。近年络绎不绝,动以千计……合酌量事体,建州毛怜等卫,卫许百人;海西兀者等卫,卫许三五人,不得重复冒名,审验然后入关。” 成化元年五月乙卯。巡抚辽东副都御史滕昭奏:“抚顺千户所乃建州诸夷入京朝贡之路,其米多,或五六百人,少亦二百余……” 成化二年九月丙申。建州右卫女直指挥捏察等来报:“木里王遣使至三卫头目苦特,令拥众六千,分掠开原、抚顺、沈阳、辽阳等处……” 建州卫动不动就派个一两百人来入贡,一个头目还能“拥众六千”来入寇,这怎么看也不像是只有两千多户部民处于建州三卫首领的控制之下。而且女真人当时的战斗力是实打实的,明军稍有不慎就会吃败仗: 成化三年二月己亥。总督辽东军务左都御史李秉等奏:“海西建州等虏入鸦鹘关抄掠佛僧洞等处。副总兵施英等分兵御之,遣都指挥邓佐率军五百前哨。至双岭,遇伏战死,一时陷没者余百人。时英亦次树遮岭,与参将周俊兵合,去佐不远,不能应援,致损士马挫军威,罪不可宥。” 而在冬天作战,明军其实是处于劣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但即便如此,成化三年征建州,明军还是取得了可观的战绩。《明宪宗实录》记录如下: 成化三年冬十月甲寅。提督辽东军务左都御史李秉奏:“臣同武靖伯赵辅征剿建州虏寇。所统官军分为左右哨掖,九月二十四日从抚顺关出境,历贼张打必纳等寨,俱空。二十九日了,见贼约百余众,俱在薄刀山屯聚,急麾兵进。贼占大山,处险迎敌,官军奋勇,攻退贼众。比暮屯兵,贼复乘机来袭,又用神枪攻打,贼退。次日,督兵追袭,贼俱在五岭及迤东密林隘口阻截官军。当调都指挥柯忠等,选精骑三千径趋贼屯处所。至十月初四、初五日,抵巢攻剿。贼先将妻子藏匿,而以精壮二百余众,处险迎敌。忠等随督官军奋勇,与贼连战数十余合,贼溃。生擒二十七人、斩首五十六级、俘获男妇二十四人、夺回被虏男妇二百五十二人,并获其牛马器械,烧其庐舍。及左哨右监丞韦朗等各统官军,亦抵戴咬纳等寨,于九月二十九日四散冲击。贼见势盛,奔入深山。官军粘踪袭至朗家等寨,连战十余合,贼败。生擒六人、斩首一百二十五级、俘获男妇五十四人、夺回被虏男妇二百四十七人、又获其牛马器械,并烧毁贼舍。左掖副总兵王瑛、游击将军王铨等督兵由浑河口出境,历贼嘹哈等寨,俱空。贼聚深山迎敌。是月三十日至次日,追至五岭等处,与贼交锋攻战二十余合,贼溃。生擒一十八人,斩首六十四级、俘获男妇二十八人、夺回被虏男妇二百一十八人,又获其牛马,搜出敕书朝先国帖文,及番书器械等件,贼舍俱焚之。”捷至,上命赐敕奖谕。 成化三年冬十月壬戌。提督军务左都御史李秉、靖虏将军总兵官武靖伯赵辅等奏:“征剿建州虏寇,已将左哨官军之捷具奏。其右哨于九月二十九日,历宋产八李款赤马木冬李古纳等寨,与贼大战三十余合,官军奋勇夹攻。斩首九十七级,生擒一十人,获贼属男妇二十六人,夺回被掳男妇一百三十七人,并获牛马器杖等物。次日至十月初七日,连日官军四散搜捕,直至摩天岭松林子等处,遇贼。斩首三十七级,生擒二人,获贼属妇女三人,夺回被掳男妇五十八人,烧毁贼寨房屋千余间。副总兵都指挥同知裴显等统兵于九月二十九日,攻耿冬火你赤王马伐苦如等寨,与贼交锋转战数十合,生擒十有四人,斩首一百三十八级,俘获男妇十有一人,夺回被掳男妇二百五十三人。又自十月初一日连日各率官军分搜剿捕,袭至张赤升哈黑松林山等处,贼拒险迎敌。随督官军并力攻战,杀败贼众。生擒十七人,斩首一百二十一级,俘获男妇五人,获其牛马器仗无数,焚其巢寨房屋一空。虽有残孽,各奔深山藏匿。”捷至,因请班师。兵部尚书白圭言:“贼虏虽为我军征剿克捷,然其丑类多有奔窜山谷者,若遽班师。恐其余党复起,请移文秉、辅会议分立,为经久之计,然后班师。”上曰:“虏寇既已殄灭,其敕辅等将边务处置得宜。然后班师还京。” 成化四年春正月丁卯。朝鲜国王李瑈遣陪臣高台弼来献建州俘。先使朝臣遣将征建州,瑈因以其所获贼属,遣台弼来献。上嘉之,特敕瑈出兵以助征剿。瑈遣其中枢府知事康纯等,统兵万余,渡鸭绿泼猪二江,攻破兀狝府诸寨,斩贼酋李满住及其子古纳哈等三百八十六级,生擒二十三人,获牛马等畜二百余,焚其积聚二百一十七所,至是仍遣台弼来献俘。 太长不看版: 成化三年九月到十月,明军征讨建州,共斩首638级,生擒94人,俘获151人,夺回1165人。辅助作战的朝鲜军斩首386人,生擒23人。李满住和古纳哈(也称李古纳哈,和董山都是都督衔,一起在明朝的赐宴上砍过人)父子被朝鲜军斩了。 别跟我提什么赵辅虚报,真当兵科那群记功的御史吃白饭的?我虽然也觉得赵辅在西北挺拉胯的,搜套三大将就他没战绩,但我不搞没有史料印证的污蔑。你可以说赵辅水平不行,但不能随便污蔑他虚报战功: 成化九年春正月甲寅。六科十三道都给事中梁璟等劾奏:“武靖侯赵辅先征两广,贼未殄而遽班师。继征建州,功甚微而报大捷,滥膺侯爵,骤历崇班。迩以虏寇延绥,复命总制征讨。而辅犹怀故诈,专饰虚文。始欲以精兵十五万直捣贼巢,寻复称地方数千里,难于搜剿。贼屡入境,未闻少挫其锋。事未就绪,輙欲还京自便。曩兵部奏其怀奸,罔上方命,误事竟得代还,力疾朝见竟图复莅营府,安享富贵。乞正明其罪,以戒将来。” 反正我是没找到《明宪宗实录》里面有御史弹劾赵辅所报建州功有假,历史发明家要非说赵辅打压这些御史我也没办法。 哪怕不算朝鲜所部的战绩,明军的斩获也可以称为大捷了。我想研究明代历史的人不会还有人把斩首数和杀敌数混为一谈吧?不过为了防止真有钢筋这么做,我准备来个横向比较。首先放一下我用来横向比较的根据,《明史·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兵四》关于比较斩首级数的记述: 正统十四年……是后,将士功赏视立功之地,准例奏行。北边为上,东北边次之,西番及苗蛮又次之,内地反贼又次之。北边,自甘肃迤东,抵山海关。成化十四年例:“一人斩一级者,进一秩,至三秩止。二人共斩者,为首进秩同。壮男与实授,幼弱妇女与署职。为从及四级以上,俱给赏……”东北边,初定三级当北边之一。万历中,改与北边同。 也就是说,成化三年的这次胜利,相当于一次斩级二百一十左右的对蒙古作战胜利。考虑到朝鲜斩了俩建州首领级别的人物,就更难找与之相当的胜利了。我稍微找了一下,首先取成化六年七月朱永、王越指挥的双山堡之战来比较: 成化六年七月甲辰。平虏将军总兵官抚宁侯朱永奏:“虏贼万余,自双山堡分为五路,往南深入……前后生擒贼三名,斩首一百六,获贼马一千六十二,射死贼马二百八十一,骡七十六,铠甲弓矢器械等物七千二百六十四,旗号一,缨头拐子二,木喇叭四,夺还牛羊等畜七千有奇。审知虏酋阿罗出亦为流矢中伤,脱身而遁。余贼号哭散走,边城老稚欢呼称捷。” 此役,朱永的侯爵变成了世袭侯爵,右副都御史王越进官右都御史。可见,一般来说对蒙古作战,斩首数达到敌人百分之一左右就可以称之为一场比较大的胜利了。 然后是成化八年十二月到九年正月刘聚、王越指挥的漫山岭等处战斗: 成化九年二月壬申。平虏将军总兵官宁晋伯刘聚等奏:“成化八年十二月虏入兴武营等处……九年正月初四日,遇虏于花马池,斩首二,夺马五。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正月十二日,……斩首二十,夺马四十,皂旗一,弓箭等器八百二十九,牛羊等畜六千二百二。副总兵孙钺亦获虏马三百三十,牛羊七百余。正月二十一日……生擒四,斩首一百三十七,夺获弓刀等器一千五百九十四,马牛等畜一千七百一十九。是月十九日……,斩首五十,夺获马五十四,盔甲弓矢等项一千六百二十三……至二十二日复败走。又追至水磨川,斩首一十九,夺获马二十二,驼二,盔甲弓矢等器四百五十一,又夺还被掠牛羊等畜二万余。” 此役,明军各部斩首228级,不过没有首领级别的斩获。论功,刘聚的伯爵变成了世袭伯爵,右都御史王越进官左都御史。 横向比较,丁亥建州之役的两个主要指挥官,左都御史李秉加衔太子少保,武进伯赵辅进爵为武靖侯。可见不把成化三年征讨建州算作一次胜利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总不能把红盐池之战和威宁海之战这种斩级三四百还烧了蒙古人老窝的神仙仗拿出来说:只有这种才是胜利吧? 再看成化十五年的建州之役,明军战果与成化三年那次旗鼓相当: 成化十五年十一月丁未。靖虏将军抚宁侯朱永等袭败建州夷,上章奏捷。谓:“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此役,抚宁侯朱永进爵为保国公,右副都御史陈钺升官为右都御史。封赏与上面的几场战役相当,斩级数也符合封赏标准。如果还有人要强行把这两次建州之役说成徒劳无功,那还请拿史料来反驳。 回到问题,我认为萨尔浒之战失败主要还是女真和明的实力消长所导致的。其实看成化年间两次征讨建州、乃至对蒙古的搜套作战都可以发现,明军分兵进军其实是传统艺能了,萨尔浒之战的分兵算是题中应有之意。 萨尔浒之战的图示 但此时女真已经不是只能派出区区几百人守一个山口或是派出几千人剽掠的弱小部落了,努尔哈赤拥有六万大军,而成化三年的建州之役从辽东调集的明军才不到三万: 成化三年九月辛卯。辽东总兵官,宣城伯卫颍奏:“广宁、宁远、义州、锦州等处官军选调二万九千余员名前去征剿建州贼寇……” 虽然我找不到此役明军具体数量的记载,但根据调兵记录和上面的战斗概述推测,明军大概也就四万。女真方面甚至没有特别成规模的部队,从战斗概述上看更像剿匪,《智取威虎山》里面的那种匪。不能说女真人战斗力不强,但各个山寨各自为政的威慑力肯定不如同等数量和装备的努尔哈赤的八旗子弟兵。 而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努尔哈赤所部在萨尔浒之战中表现出来的机动力和战斗力实在恐怖,数万大军在五天之内奔袭五六百公里,还连破明军各部。与之相比,成化朝明军奔袭战速度的顶峰应该是红盐池之战的“昼夜兼行百八十里”,也就是一天奔袭九十公里左右,而此战明军用于奔袭的部队只有不到万人。不得不承认,奔袭还是努尔哈赤的八旗骑兵比较强,五天奔袭五六百公里,还包括了战斗时间。 八旗骑兵可怖的机动力很大程度上为努尔哈赤弥补了兵力的不足,这让女真人可以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把明军各个击破。而且本来机动力强的古代军队一般来说会有后勤不足的短板,但地利和人和让女真军队对明军甚至具有了后勤上的优势。我并没有查看过萨尔浒之战有关明军后勤的史料,但根据成化年间的情况推测,辽东的后勤很难支撑11万大军的长时间作战。这使得明军必然急于求成,寻求与努尔哈赤的决战。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会试着更新一些对萨尔浒之战双方的后勤状况的分析。 总而言之,我认为萨尔浒之战不能成功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女真的实力变化,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女真已经对开始腐朽的明朝有局部优势了。明军想要取得胜利,可能还是得从天时入手,合兵进攻,不给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的机会。

成化犁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