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从一个青春的少年,变成了油腻大叔,忘了初心,做起山大王来
悬在阿里巴巴头上的剑终于落下了,落下来的力度可以说空前的,惩罚金额高达182.28亿元,是阿里巴巴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4%真的不多,但金额是蛮吓人的,这也说明国家对反垄断不会手软。

对于此事,网友纷纷叫好的,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力挺阿里巴巴,人民网也为此发表了评论文章。


总的来说,反垄断是维护市场经济及平台经济长远健康发展角度来考量的,保证市场的良性竞争,为持续创新及长期的活力创造环境。
很多人认为,马云创造了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认为是马云的时代,说什么李嘉诚走得好,马云是明代的“沈三万”,在这里只能说大家不要忘本了。
发展电子商务是国家在2001年,中国的第10个五年计划中写进去的,也说是“十五规划”。马云是在国家的计划及产业的支持中走出来的一个幸运儿,不是马云的时代, 而是时代铸造了马云。
在2000年后,在国内的商品流通这一块,几乎都掌握在外国大企业的手里,比如沃尔玛、吉之岛、家乐福,好又多等外国大型流通企业。当然,这也是我国加入WTO开放市场所要付出的代价。这此国外流通企业利用资本及经营的优势,占领了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市场。

当人家占据了销售渠道,拥有客户,它们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极强,把出厂价压得非常低,导致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利润非常低。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没有多余的钱,企业根本没有研发和创新的资本,只能永远做这些外国企业的打工仔。关于这个话,我在之前的文章《十四五规划的万字财经解读,总结8个字:“摆脱依赖,塑造自我“》说得比较详细,不明白的可以去看一看。
面对国内商品流通及工业生产卡脖子,国家知道问题非常严重,不突破后果是难以承受的。我们不但耗尽资源,牺牲了环境,最后还被收割后无情地抛弃。例子还少吗?拉美、南非、东南亚等国家。大街小巷都是人家的店,开店是开不过人家了。为此国家决定”弯道超车“,从线下走上线上,开新路,2001年“十五规划”把电子商务作为重点的项目。

过去很多人认为,发展电子商务害死了实体店,让一部分人失去生计。如果不是发展电子商务掌握了国内商品流通的主动权,在这两年对抗中咱们一点优势都没有,结果比东南亚还惨。
商品流通权、产能都在自己人的手里,中国的企业才有了春天,有钱了,研发投入就不怕了,中国的创新开始超飞。

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每年增长达到了30%以上。

用10多年时间,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工作,把国外的流通企业挤了出去,让自己人掌握了国内的商品流通。阿里从一个青春的少年,变成了油腻大叔,忘了初心,自己做起了“山大王”来了。
实在不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