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笔记丨20230801
1
要做难度大的事,而非风险高的事。
难度大,别人做不了,你就有护城河。
风险高到自己承受不起的事,连碰都不应该碰。
但是很多人是反着来。

2
对长期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节奏」。
不是高兴了做一点,不高兴就不做,而是不管状态好不好,都坚持做差不多量级的工作,做好计划即可。
只要节奏对了,每天持之以恒做相似的事情,最终就能把你带到目标的面前。
人是特别惯性的生物,立好目标、分好任务、找好节奏、持之以恒,人生的飞轮就可以转起来。
3
有时候,很难说那个上进的、积极谋求出路的人是自己,还是那个抑郁的、时常想放弃一切的人是自己,即使业已知道那些都是我们的一部分,终其一生地力图完成想象中的整合,或者只能接受现实:在命运的海洋上,所有的人都在希望和绝望中摇摆,间或不多的风平浪静。
我们成为怎样的自己,有时候就是那一念之间。
4
概率是具有独立性,掷骰子9次,都是小,那么第十次是大的概率是多少呢?
只要骰子是正常的,第十次是小的概率还是50%。
5
其实阅读是一种保守的方式,当内心焦虑了,迷茫了,生气了,靠阅读静心,想通过阅读寻找一个答案。
而写作是一种进攻的方式,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是一种释放吸引力,吸引同类的人,哪怕广告词也吸引了有需求的客户。
当能力不足了,人本能地想去学习一下。想把自己关在自习室,希望通过奋发图强而学会。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实际上也可以选择进攻的方式,这座城池这个方向打不下来,换个方向打。就算你打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实战无论胜败的经验,积累新的兵法。
换句话说,就是去做,在行动中学习。
而不是,停工停业,单纯休一段时间出来学习。
后者是学生思维。
6
对创作者而言,有价值的反馈少到可怜。
对任何级别的创作者都如此。
毕竟,当读者筛选作者的同时,作者也在筛选读者。
这也出现了一个和创作者相对轻易的建立连接的机会。
真诚的发言总是能够带来真诚的回应。
真诚是用投入的时间和思考塑造的。
7







看看牛群,看看绿油油的草地。
8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
因为生活的苦大多是重复性的,人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能承受得了坏的也能适应好的。持续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痛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惯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而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学习本就是认知边界不断扩宽的过程,需要你主动思考和汲取。学习的内容循序渐进,不如生活的痛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阶段,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前者可以通过眼前的娱乐来自我麻痹,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而后者却只能在长久的学习积累中,慢慢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好处和力量,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的精进过程。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
9
人只有两种,幸福的和不幸福的。幸福的人不能因不幸的事变成不幸福,不幸福的人也不能因幸运的事变成幸福。——《我有》张晓风
幸福是一种能力。
运动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