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YJango课程,学习误区笔记(三),费曼学习法和个人延展思考~

2022-09-05 10:57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最后一讲,新例预测和表述转换

学习的目标,是在自己的脑中构建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是被前人构建在他脑中的,我们仍然要通过学习在自己脑中构建一遍,要通过有效训练来构建

大脑是会不断的在归纳拟合,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什么时候替换,什么时候要扔掉(遗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给反馈

如果我们形成了拟合好的规律,要告诉大脑,不用再调整了,记住这个

这个过程叫做验证,向大脑证明这个规律是可以的,不要忘记了

怎么验证呢?可以大量做题,每次都对来验证,也可以转换表述来验证——就是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出来,这也是学习中很重要的方法

说到这个,我现在就是在这么做,我用喜马拉雅和b站写文,来记录原文笔记,并且用自己的话来讲一遍——最早的时候,是在学起明的课时用的,效果真的很好

通俗来讲,验证定义可以用举个例子,也可以用换个说法

以教促学,这个当初教学习力思考力的起明同学就是这么说的,他大学的时候就喜欢抓人来说——其实我也有这个习惯,只是我会自言自语,能表达出来证明我真的懂了

所以,复习和巩固知识不是反复看笔记,而是举个新的例子,做几道新题,还有换个说法来表达——做题保持手感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的知识串讲

他分的五个板块,目标,对象,材料,存储,验证

首先学习目标,如果是信息的,要在脑中建立一个映射——这个是我学到的很赞的内容,用来理解一个定义

“泛化”我觉得就是归纳记忆,这个过程不会比背诵记忆要容易——但其实信息不也要去举个例子和换个说法来理解吗?定义其实是一种泛化成果,我们也是要重新在自己大脑中构建一下的呀

定义是一种信息,但是比简单的记忆信息也要更复杂,我不是很喜欢单纯需要记忆的信息

这个记忆可以用记忆法来解决,应该。。。。没有那么多了吧

而且,我觉得单纯的记忆其实需要更多的工作,要加入背景故事,要具象化——就像演员给自己的角色写人物小传一样,丰富这个角色,如果只是单纯的记忆,一定会很快遗忘的

不过大大这里比较关注规律这个东西,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也觉得这个很高级

不过现在我觉得记忆也是很高级

关于举例里说身份证号码用的是记忆方法——所以,记忆法就是用来记信息的

但是,怎么能说唐诗三百首就是信息呢?里面难道不是一种诗词的规律吗?包含了大量的内容啊。。。。这个我后面也是要大量的思考

有效材料,就是有提问和答案的材料,有效训练,是有执行和反馈的训练

文科和理科里的知识和信息所占的比例不同

这又是一个很好的解释思路

这一篇我学完了,接下来这里就整体梳理下大大的视频区里的板块吧

决定接下来学哪个

我觉得这篇已经反复梳理很详细了,就不过多搞了,往下

这在学习原理里面,就是要给时间,急不来

首先第一个,视频里有42个

12个是断墨寻径,我都已经过完了,就是前面的三个笔记的内容了

看了下大大的其他视频

感觉他的脑洞很大,想法很多,就像我之前说小说一样,想构建太大的布局,这样整个文就成为了看那个人多牛逼多爽,纵横捭阖逆袭成王——但整个内容可读性非常低,因为所有的思考都不具备可参考性——这种爽的最高级别是“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你可以get 信仰,是精神依托,然而这种太大的布局没有人的成长、人性的复杂纠缠,看完了之后只觉得空,会把人引到思维的世界,想象的空间,跟现实的体验脱节。。。

所以我觉得接下来把他的学习观问答1-6那个视频看了估计就差不多了

年龄的增加成为了判断力,这也是让自己比较开心的^_^

学习,先把书读厚,就是要搜集足够多的例子来帮助大脑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构建成功规律,就把例子压缩成了知识

原来费曼学习法,就是以教促学

我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我以前就喜欢碎碎念的讲一些思路,然后讲完之后就很清晰

然后我写文输出,之后也会更清晰

然后我现在在不太清晰的时候碎碎念,也会帮助自己清晰一些东西

接下来,我想讨论下他说的几点,我有印象的东西

第一个就是大量的案例,这个是我真的蛮想做的,是在语文写作文的时候能用得上的

这个是搜集大量的案例去“验证”一句话是正确的,比如人要积极。。。。

这是一种信息的梳理,也是政治历史甚至哲学里面可以用到的

然而其实这种“验证”,真的是为了验证而验证,大家都搜集对伟光正主题有用的东西,去传播“社会正能量”

而在学习中的对规律的验证,数理化中的,个人觉得是真正的科学验证

而文学里面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政治游戏

不过还是有点清晰,关于案例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仅是之前学习逻辑里面,用来感性说服,而是,帮助理解,文字性的描述这种信息类的定义,是很不好理解的,而例子可以帮助理解,这是传递信息所必须的——让受众理解,让学习者理解

必须有很深刻的理解,才能自如的举例来教明白

第二个是关于输入输出的内容

这是关于英语学习的

英语学的是句子,要在句子中去理解词,构建出英语的语感,而不是不断的切换中英文去思考

所以,不是不背单词,而是,在句子中去背去记

不是不背常用语,而是在作文中去背记

也不是不把自己的作文背熟——而是记忆需要不同点的刺激,不能指望一篇熟读就达成什么效果

所以,我的学习方法还是正确的,我之前通过朗读来学习英文,后来通过背新概念英语来学习英文,已经有很好的效果了,差的是,把题目和答案对上这一步

有效信息,是有输入输出的,是有题目有答案的,而不是仅仅是题目或者答案,并且,还有有足够多的案例——不需要纠结于一个当下

有效训练,是有行动和反馈的,而不仅仅是行动或者想象的反馈,这样才能训练大脑中的链接形成

而且,要给大脑学习的时间,通过不同例子的刺激,并且给与充分的休息

那我当初学语文或者英语,还差了什么呢?

就是清晰框架下的有效信息和有效训练

首先,我不知道框架是什么

在我整理这次的成人高考试题前,我是真的不知道原来题目的架构就是这些

不过这印象的建立还是在精锐的时候,让老师们给学员规划成绩提升重点的时候get的

语文考试就是考字、词、句、阅读、作文,框架很简单

在每个框架下去构建知识,在里面填充信息,积累不会的

有效信息是有输入和输出的,记忆的东西其实并不需要很多,三年的时间的累积是足够的

那对于英语,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还是通过精读+泛读+实际练习来解决

而不是细细的学一个语法下有哪些应用方法。。。

其实如果可以搞出来大量的案例,在每个语法下都有个精读案例,再来篇小作文,那就很不错

我现在理解的,语文和英语的小作文练习非常有必要

不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也不能只有练习,没有反馈,也不能只有题目,没有答案——完整的一套信息,是构建知识和记忆链接的基础

最后再有一些延展,就是关于我对于瞻云云的答疑,和叶教的答疑,都是报着一种练习的态度——课前思考非常重要

因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瞻云云、叶教、武老师,他们都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

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如何应用的呢

我觉得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思维的链接

面对一个输入,如何利用大脑中的知识,构建出一个输出——面对一个题目,我能给出什么答案

这其实符合成长内核原理,也是1000小时打破一万小时定律原理

也符合锻炼大脑的思维链接路线原理

这样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像武老师说的那个打破世界攀岩记录的人,他的攀岩,其实是一种程序,经过他很多次的练习,摸清了所有的路径和方法,他记住这每一个着力点,最后完美的展现了一次而已——全能自恋,完美主义,强迫症,不配得感。。。总之都是精神上的一些缺失

我的目标,就是想帮助一些小孩能够建立起这种应对生活的能力和自信,生活不过是一种累积,然后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不断的攀登挑战,享受人生——人生没有什么难的,不过就是经历和累积而已,主要是享受每一天!

over~~

YJango课程,学习误区笔记(三),费曼学习法和个人延展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