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2C重型坦克

概述↓
类型:重型坦克
权重:2.3
原产国:法国
设计师:不详
开始服役时间:1921年
采用底盘:夏尔2C重型坦克
系列产量:10辆
尺寸与重量↓
战斗全重:70.0吨
全长:10.27米
总宽:3.00米
总高:4.10米
车组乘员:12人(车长+驾驶员+炮手+4装填手+5机枪手)
机动性↓
发动机类型:不详(迈巴赫)
发动机功率:500马力(1900转/分钟)(每台250马力)
通算功重比:7.14马力/吨
档位分布:5前5后
最大前进速度:15千米/小时
最大后退速度:15千米/小时
转向方式:双流传动
中心转向能力:可以
防护↓
车体前部:15~45毫米
车体两侧:22毫米
车体后部:15~22毫米
车体顶部:13毫米
车体底部:15毫米
车体舱门:10~22毫米
侧裙甲:10~22毫米
车体装甲类型:轧制均质钢装甲
炮塔前部:35毫米
炮塔两侧:35毫米
炮塔后部:35毫米
炮塔顶部:10毫米
炮塔底部:10毫米
炮塔座圈:38.1毫米
炮盾装甲:35毫米
炮塔舱门:30毫米
车长塔四周:10~22毫米
车长塔顶部:22毫米
炮塔装甲类型:轧制均质钢装甲(炮盾和车长塔为铸造均质钢装甲)
机枪塔前部:22毫米
机枪塔两侧:22毫米
机枪塔后部:22毫米
机枪塔顶部:22毫米
机枪塔底部:30毫米
机枪塔座圈:30毫米
机枪盾装甲:22毫米
机枪塔舱门:30毫米
车长塔四周:22毫米
车长塔顶部:22毫米
炮塔装甲类型:轧制均质钢装甲(炮盾、舱门和车长塔为铸造均质钢装甲)
火力↓
一级武器组:75毫米APX1897型线膛榴弹炮(1门),身管倍径不详,膛线数量28条,定装弹,最大炮口动能900.00千焦,弹药基数128发,发射间隔5.5秒,理论射速10.9发/分钟,适配弹种APHE/HE,弹丸重量7.200/5.300千克,初速每秒500/500米,装药当量285/695克TNT,引信临界厚度14/0.1毫米,引信触发延时1200/0毫米,10米垂直穿深55/11毫米,100米垂直穿深54/11毫米,500米垂直穿深49/11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43/11毫米,1500米垂直穿深37/11毫米,2000米垂直穿深33/11毫米,10米30度穿深50/11毫米,10米60度穿深24/11毫米,水平射界左140度/右140度,水平转速10度/秒,垂直射界20/-20度,垂直转速10度/秒
二级武器组:8毫米哈奇开斯1914型机枪(1挺机枪塔),弹药基数5000发,单管射速450发/分钟,250发弹箱供弹,重装填时间5秒,10米垂直穿深13毫米,100米垂直穿深12毫米,500米垂直穿深7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3毫米,水平射界左130度/右120度,水平转速19.8度/秒,垂直射界不详,垂直转速不详
二级武器组:8毫米哈奇开斯1914型机枪(1挺车体前部),弹药基数5000发,单管射速450发/分钟,250发弹箱供弹,重装填时间5秒,10米垂直穿深13毫米,100米垂直穿深12毫米,500米垂直穿深7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3毫米,水平射界不详,水平转速不详,垂直射界不详,垂直转速不详
额外细节↓
电台:有
周视观察系统:有(自旋式频闪全景观察系统)
火炮稳定器:无
瞄准镜倍率:4.0
弹药分布:车体左侧下部27发,车体左侧前上部30发,车体左侧后上部7发,车体右侧下部27发,车体右侧前上部30发,车体右侧后上部7发
油箱分布:车体中部两侧(左侧4处+右侧3处)
驱动模式:中置后驱
悬挂类型:板簧
评价↓
该型战车为法国在一战末期开发的重型坦克,旨在达到同时期全世界最顶尖的单车作战能力,但由于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等诸多因素限制,该坦克在一战结束约三年后才投入现役,原订单可达300辆,但其直至1940年法国战役暴发时仅有10辆服役,因此该型坦克十分稀有,在二战时期,法国政府及军方为进行抗战宣传,将仅有的10辆该型坦克进行命名,分别为波图、普罗旺斯、皮卡迪、阿尔萨斯、布列塔尼、都兰、安茹、诺曼底、贝瑞、香槟,这款坦克具有同时期同类装备当中最大的尺寸和战斗全重,装甲厚度也几乎处在同时期的最高水平,同时配备有以同时期标准而言足以突破任何坦克装甲的主炮,与此同时其机动性也达到一战标准的较高水平,但对于一战结束后不就的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标准而言,该坦克的机动性较为贫弱。在外观方面,该车炮塔置于前部,后部则安装一座机枪塔,炮塔和机枪塔顶部各有一具圆柱形周视系统,在坦克处于运行状态且自身未损坏的情况下会进行高速的自旋,这一设计的初衷在于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消除观察盲区,从而在不牺牲防护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坦克的态势感知能力,其车体尺寸极为庞大,并在车尾安装有与车体良好兼容的大型越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