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纯批><笔记1—导言>

2023-06-28 17:41 作者:alcohollen  | 我要投稿

# I. 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别

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以经验开始的`,它们却并不因此就都是`从经验中发源的`

  • 因为很有可能,经验知识也是`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我们固有的知识能力从自己本身中拿来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

**是否真有这样一种独立于经验、甚至独立于一切感官印象的知识?**

  • 人们把这样一种知识称之为`先天的`,并将它们与那些具有后天的来源、即在经验中有其来源到`经验性的`知识区别开来

  • 然而`先天的`这个术语还不足以确定地表示与上述问题相适合的全部意义

  • 因为很有些`经验来源的知识`,  我们不是从经验中、而是从某个`普遍规则`中引出这些知识来的,但是这个`规则`本身又仍然还是借自`经验`

`纯粹的``先天知识`中那些`完全没有掺杂任何经验性的东西的知识`

# Ⅱ. 我们具有某些先天知识,甚至普通知性也从来不缺少它们

要有一种我们可以用来可靠地`将一个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的知识区别开来的标志`

  1. 首先,如果一个命题与它的`必然性`一起同时被想到,那么它就是一个`先天判断`;如果它此外不再由任何命题引出,或引出它的命题也是一个先天命题,那么它就是一个`完全先天的命题`

  2. 其次,`经验`永远也不给`判断``真正的或严格的普遍性`,而只是(通过归纳)给它们以`假定的、相比较的普遍性`

  3. 所以,如果在`严格的普遍性`上、亦即`不能容许有任何例外`地来设想一个`判断`,那么它就不是由经验中引出来的,而是`完全先天有效的`

  4. 相反,在`严格的普遍性`本质上属于一个`判断`的场合,这时这种普遍性就表明了该判断的一个特别的知识来源,也就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

  5. 于是,`必然性``严格普遍性`就是一种`先天知识`的可靠标志,而两者也是不可分割地相互从属的

# Ⅲ. 哲学需要一门科学来规定一切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

有某些知识甚至离开了一切可能经验的领域,并通过`任何地方都不能提供经验中相应对象的那些概念`而装作要使我们的判断范围扩大到超出一切经验界限之外

正是在这样一些超出感官世界之外的知识里,在经验完全不能提供任何线索、更不能给予校正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理性所从事的研究

`纯粹理性`本身的这些不可回避的课题就是 ** 上帝、自由和不朽 **

但其目的连同其一切装备本来就只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那门科学,就叫作`形而上学`


# IV. 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

在一切`判断`中,从其中`主词对谓词的关系`来考虑,这种关系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1. 要么是谓词B属于主词A,是包含在A这个概念中的东西

  2. 要么是B完全外在于概念A,虽然它与概念A有连结

在前一种情况下称为`分析的`,在第二种情况下则称为`综合的`

`分析的判断``谓词和主词的连结`是通过`同一性`来思考的,而`这一连结不借同一性而被思考`的那些判断,则应叫作`综合的判断`

  • 前者可以称为`说明性的判断`,后者可以称为`扩展性的判断`

  • 前者通过谓词`并未给主词概念增加任何东西`,而只是通过分析把主词概念`分解为它的分概念`

  • 后者则在主词概念上增加了一个谓词,这谓词是`在主词概念中完全不曾想到过的`,是不能`由对主词概念的任何分析而抽绎`出来的

经验判断就其本身而言全都是综合的

若把一个`分析判断`建立于经验基础上则是荒谬的,因为我`可以完全不超出我的概念之外`去构想`分析判断`,因而为此不需要有经验的任何证据

  • `一个物体是有广延的`,这是一个`先天确定的命题`,而不是什么`经验判断`

  • 因为在我去经验之前,我已经在这个概念中`有了作出这个判断的一切条件`,我只是从该概念中按照`矛盾律`抽出这一谓词,并借此同时就能意识到这个判断的必然性,它是经验永远也不会告诉我的

  • 经验是重量这一谓词与物体这一概念`有可能综合的基础`

  • 由于这两个概念虽然并非一个包含在另一个之中,但却是一个整体的各部分、即`经验的各部分`,经验本身则是`诸直观的一个综合的结合`,所以二者也是相互隶属的,尽管是偶然地隶属着的

但在先天综合判断那里,这种辅助手段就完全没有了

当我要`超出概念A之外`去把另一个B作为与之结合着的概念来认识时,我凭借什么来支撑自己,`这种综合又是通过什么成为可能的`呢?因为我在这里并没有在经验领域中环顾一下经验的便利

  • 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命题:`一切发生的事物都有其原因。`

  • 我虽然`在发生的某物这一概念中想到了一种存有`,在它之前经过了一段时间等等,并且从中可以引出分析判断来。但`一个原因的概念是完全外在于前面那个概念的`,它表示出某种与发生的某物不同的东西,因而是完全没有被包含在后一个表象中的

那么我们是如何做到`用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来说明发生的某物`,并且能认识到`这个原因概念`尽管不包含在发生的某物里,但却是`属于并且甚至是必然属于`它的?

  • `知性`相信自己在A 的概念之外发现了一个与之陌生、而仍被它视为与之相连结的谓词B时,支持`知性`的那个`未知之物 = X`是什么?

  • `这不可能是经验`,因为上述`因果原理`不仅仅是以更大的普遍性、而且也`以表达出来的必然性`,因而`完全是先天地并从单纯的概念出发`,把后面这些表象加在前面那个表象上

这样,我们`先天的思辨知识``全部目的`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些`综合性的、亦即扩展性的原理`之上的

# V. 在理性的一切理论科学中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

## 1. 数学的判断全部都是综合的

`真正的数学命题`总是`先天判断`而不是`经验性的判断`,因为它们具有`无法从经验中取得的`必然性

  • 但如果人们不愿接受这一点,那么好,我将把自己的命题局限于`纯粹数学`,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它不包含经验性的知识,而只包含纯粹的先天知识

虽然人们最初大约会想:7+5=12这个命题是一个单纯分析命题,它是从7加5之和的概念中根据矛盾律推出来的。然而,如果人们更切近地考察一下,那么就会发现

  • 7加5之和的概念并未包含任何更进一步的东西,而`只包含这两个数结合为一个数的意思`,这种结合根本没有使人想到这个把两者总合起来的唯一的数是哪个数

  • 12这个概念决不是由于我单是思考那个7与5的结合就被想到了,并且,不论我把我关于这样一个可能的总和的概念分析多么久,我终究不会在里面找到12

我们必须`超出这些概念之外`,借助于与这两个概念之一相应的`直观`,例如我们的五个手指,或者五个点,这样一个一个地把直观中给予的五的这些单位加到七的概念上去

因为我首先取的是7这个数,并且,由于我为了5这个概念而求助于我的手指的`直观`,于是我就将我原先合起来构成5这个数的那些单位凭借我手指的`形象`一个一个地加到了这个数上去,这样就看到12这个数产生了。要把5加在7之上,这一点我虽然在`某个等于7+5的和的概念`中已经想到了,但并没有想到这个和等于12这个数

**所以算术命题永远都是综合的**

  • 对此我们越是取更大的数目,就越是看得更清楚,因为这样一来就明白地显示出,不论我们怎样把我们的概念颠来倒去,我们若不借助于`直观`而只借助于对我们的`概念作分析 `,是永远不可能发现这个总和的

**同样,纯粹几何学的任何一个原理也不是分析性的**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一个综合命题

  • 因为我的`直的概念`决不包含大小的概念,而`只包含某种性质`,所以`最短这个概念`完全是加上去的,而决不能通过分析从直线这个概念中引出来

  • 因此在这里必须借助于`直观`,只有凭借`直观`这一综合才是可能的

在这里,通常使我们以为这种无可置疑的判断的谓词已经寓于我们的概念之中、因而`该判断似乎就是分析性的那种信念`,只不过是用语含混所致。因为我们应该在一个给予的概念上再想出某个谓词来,而这种必要性已经附着于那些概念身上了。

  • 但问题不在于我们`应该想出什么`来加在这个给予的概念上,而在于我们在这个概念中`实际上想到了什么`,即使只是模糊地想到了什么,而这就表明,这谓词虽然必然地与那概念相联系,但并非作为`在概念本身中所想到的`,而是借助于某个`必须加在这概念上的直观`

**几何学作为前提的少数几系原理虽然确实是分析的,并且是建立在矛盾律之上的**

  • 但它们正如那些`同一性命题`一样,也只是用于方法上的连接,而不是作为原则,例如 a = a ,即全体与自身相等,或(a+b) > a,亦即全体大于其部分

  • 并且即算是这些原理本身,尽管仅仅按照概念来说就是有效的,但它们在数学中之所以行得通,也只是因为它们`能在直观中体现出来`

## 2. 自然科学(物理学)包含先天综合判断作为自身中的原则

我只想举出两个定理作例子:

  • 一个定理是:在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中,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 另一个定理是:在运动的一切传递中,作用和反作用必然永远相等

显然,在这两个命题上,不仅仅存在着必然性,因而其起源是先天的,而且它们也是`综合命题`

  • 因为在物质概念中我并没有想到持久不变,而`只想到物质通过对空间的充满而在空间中在场`

  • 所以为了先天地对物质概念再想出某种我在它里面不曾想到的东西,我实际上超出了物质概念。

  • 因此这条定理不是一个`分析命题`,而是`综合的`,但却是先天被想到的,而且`自然科学纯粹部分`的其他一些定理也都是如此。

## 3. 形而上学

在形而上学中,即使我们把它仅仅看作一门至今还只是在尝试、但却由于人类理性的本性而不可缺少的科学,也应该包含先天综合的知识

  • 并旦它所关心的根本不是仅仅对我们关于`事物的先天造成的概念`加以分解、由此作出分析的说明

  • 相反,我们要扩展我们的`先天知识`,为此我们必须运用这样一些原理,它们在被给出的概念上增加了其中不曾包含的某种东西,并通过先天综合判断完全远远地超出了该概念

  • 所以形而上学至少`就其目的而言`是由`纯粹先天综合命题`所构成的

# Ⅵ. 纯粹理性的总课题

纯粹理性的真正课题就包含在这个问题之中:**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形而上学至今还停留在如此不确定和矛盾的动摇状态中,这只有归咎于一个原因,即人们没有让自己较早地思考上述课题,或许甚至连`分析的和综合的`判断的区别都没有考虑到

  • 于是形而上学的成败便基于这个课题的解决

  • 或者基于充分地证明它公开宣称想要知道的那种可能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在解决上述课题的同时,也就理解了纯粹理性在奠立和发展一切含有关于对象的先天理论知识的科学中的可能性,也就是回答了下述问题:

  • **纯粹数学是如何可能的?**

  • **纯粹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

由于`这些科学现实地存在了`,这就可以对它们适当地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可能的;因为它们必定是可能的这一点`通过它们的现实性而得到了证明`

至于形而上学,那么由于它至今进展不顺利,也由于在至今提出的形而上学中没有一个可以就其根本目的而言说它是现实在手的,所以必然会使每一个人有理由对它的可能性表示怀疑

但现在,这种知识类型在某种意义上毕竟也`被看作是给予了的`,形而上学即使不是现实地作为科学,但却是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而存在。

因为人类理性并非单纯由博学的虚荣心所推动,而是由自已的需要所驱动而不停顿地前进到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是通过`理性的经验运用`、也不是通过`由此借来的原则`所能回答的,因此在一切人类中,只要他们的理性扩展到了思辨的地步,则任何时代都现实地存在过、并还将永远存在某种形而上学。于是也就有关于这种形而上学的问题:

**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是如何可能的?**

就是说,`纯粹理性`向自己提出、并由自己的`内在需要所驱动`而要尽可能好地回答的那些问题,是如何从`普遍人类理性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

我们不能以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为满足,也就是不能满足于`纯粹理性`能力本身,哪怕它总是能产生出某种形而上学来,而必须使理性能够确定地判断它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它的对象,也就是要么对它所问的对象加以裁决,要么对于理性在形而上学方面的能力和无能有所判断,因而要么对我们的纯粹理性满怀信赖地加以扩展,要么对它作出确定的和可靠的限制

这个从前述总课题引申出来的最后的问题正当地说就将是:**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

  • 所以,`理性的批判`最终必然导致科学

  • 相反,`理性的无批判的独断运用`则会引向那些无根据的、可以用同样似是而非的主张与之对立的主张,因而导致`怀疑论`

这门科学也不会庞大浩瀚得吓人,因为它并不与杂乱无边的理性对象打交道,而只与理性本身、只与`从理性自身产生出来的课题`打交道,这些课题并不是由与理性不同的那些事物的本性提交给它的,而是由理性`自己提交给自己的`,因为当理性预先完全了解到它自己在处理那些可能从经验中呈现给它的对象的能力时,必然就会很容易完全可靠地确定它在`试图超出一切经验界限`来运用时的范围和界限了

因此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把迄今为止要`独断地`建立形而上学的一切尝试都看作是不曾发生过的

# Ⅶ. 在纯粹理性批判名下的一门特殊科学的理念和划分

于是,从所有这些中就得出了一门可以叫作`纯粹理性批判`的特殊科学的理念

  • 因为`理性`是提供出先天知识的诸原则的能力

  • 所以`纯粹理性`就是包含有完全先天地认识某物的诸原则的理性

  • `纯粹理性`的一个`工具论`就将是一切`先天纯粹知识`能够`据以获得并被现实地`实现出来的那些原则的总和

我们就可以把一门单纯评判纯粹理性、它的来源和界限的科学视为纯粹理性体系的入门

  • 这样一个入门将不必称作一种学理,而只应当叫作`纯粹理性的批判`,而它的用处就思辨方面来说实际上将`只是否定性的`,不是用来扩展我们的理性,而只是用来澄清我们的理性,并使它避免犯错误,而这已经是极大的收获了

我把一切与其说是关注于对象,不如说是`一般地`关注于我们`有关对象的、就其应当为先天可能的而言的认识方式的知识`,称之为`先验的`

  • 这样一些概念的一个体系就将叫作`先验—哲学`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乃是这样的研究,这种研究我们真正说来不能称之为学理,而只能称之为`先验的批判`

  • 因为它的意图不是扩展知识本身,而只是校正知识,并且应该充当一切先天知识的有价值或无价值的试金石

`先验一哲学`是一门科学的理念,对于这门科学,`纯粹理性批判`应当依照建筑术、即`从原则出发`,以构成这一建筑物的全部构件的完备性和可靠性的完全保证,来拟定出完整的计划。

  • 它(`先验一哲学`)是纯粹理性的所有原则的体系。

  • 这个批判之所以本身并不已经就是`先验一哲学`,其理由只在于它为了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还必须包含有`对人类全部先天知识的一个详尽的分析

现在,我们的批判诚然也必须着眼于对构成上述纯粹知识的所有那些`主干概念`作一个完备的列举,但它却正当地`放弃了`对这些概念本身作详尽的分析,同样也放弃了对从这些概念中`派生出来的`概念的完备的评论

所以,属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是所有那些构成`先验一哲学`的东西,`纯粹理性批判`是完备的`先验一哲学`的理念,但还不是这门科学本身:因为它在分析中只进行到对`先天综合知识的完备评判所要求的`那个地步

在划分这样一门科学时尤其要注意的是:

  • 必须完全不让任何在自身包含有某种`经验性的`东西的概念夹杂进来

  • 或者说,先天知识应当是`完全纯粹`

既然我们要从某种一般体系这个普遍观点来划分这门科学,那么我们现在所展示的这门科学首先就必须包含纯粹理性的一个`要素论`,其次包含纯粹理性的一个`方法论`


<纯批><笔记1—导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