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章,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
英特尔一步慢于精简指令集,新产品在其出现前就研发好了,回不了头,后面的为了兼容都必须使用复杂指令集,真是很惊险,是放弃还是逆风继续很难选择,不仅要维护它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又要小心复杂指令集发展到头被精简指令集替代。它选择继续研发复杂指令集处理器,同时推出基于精简指令集的新处理器,而在发现新处理器发展不好时就停止了这部分工作,专心研发复杂指令集。“市场的倾向说明了用户对兼容性的要求比性能更重要。”但同时它又吸取了精简指令集的研发经验和其长处,高强度投入使复杂指令集比精简指令集还要快。精简指令集市场几个厂商各自打架,最后全都打不过英特尔。“英特尔不是靠技术,而是靠市场打赢此战的。”
公司的“基因”。这本书的说法很有意思。
“英特尔公司的商业模式历来是靠大投入、大批量来挣钱的...因此,它可以比其它公司多花几倍的经费来开发一种芯片。但是,当一种芯片市场较小时,英特尔公司便很难做到盈利,而很多新的市场一开始规模总是很小的,这是英特尔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
功能集合,资源集合。我很久之前想不懂为什么商店能挣钱,因为它几乎什么都没干,它只是把众多商品放在一个地方。但是我后来懂了,所谓的商业本质上就是集合,将散落在个人手中需要用的资源、功能(需求)集合起来,统一放在一个地方,降低每个人做事情的难度。就像商店,人们确实可以自己去批发,但是个人不可能一次性批发一吨牙膏,也不可能为了凑齐要买的各种东西而东奔西跑,但商店可以,因为它的经济来源就是这个,它做这个是正收益,但对个人就是负收益,因为他为自己做这件事会耽误他做他自己的经济来源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人想煮一碗饭,他不可能从种水稻开始做起,确实每个人都可以种水稻,但是时间成本并不是一个个人承担得起的,但是农场主可以。我现在发现现在的云计算,网盘等也都是这样的,一个人想要做到确实可以,但是很明显他要做到这件事要比他付钱给云计算公司的代价要高得多。平板,手机的出现也是,因为计算功能被服务端的服务器承包了,PC端做的很多事只需要一个轻便终端加服务端的服务就行了。统一、集合、分配。每个人要注重一件事情,而不是注意很多很多事情。这就是“各司其职”吧。这是不是也是“金融”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