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1n910】理解妈妈的微笑表情

2019-06-02 14:19 作者:爱交作业的D1N910  | 我要投稿

正常操作,正常分析,大家好,我是D1n910

今年是2019年,到了今天,我开始主动给妈妈发微笑了。

很早之前的时候,比如网络聊天室没有出现的时,面对面交流,是人更为频繁的交流方式,面对面的时候,面带微笑倾听,会让正在讲述的人感觉到舒适。

在网络聊天室开始发展的时候,虽然没有那么快有emoji表情😊,不过符号表情很快就出现了。其中“:-)”是其中非常出名的。

看到了“:-)”,作为从面对面交流脱离的用户,很容易能够联想到,是对面的朋友,边“说话”边面带微笑的表情,很和蔼亲切。

“:-)”在当时被大多人接受,在我看来,是因为

【面对面交流】-》【线上上交流】

到了今天的时候,作为新生代的我们,更多的交流是在线上,在线上交流的时候,特别是作为平时大量交流都在线上的我们,是很难想象到线下的人物的表情的。这就造成了一点,如果是小黄人的表情,我们是会拿来和我们自己做对应,而不是拿来和与我们聊天的朋友做对应的。

最经典的微笑表情

比如,如果 刘亦菲和我面对面聊天的时候,微笑着看着我——这相当于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给你——我会感觉OK,因为是“刘亦菲的微笑-我”

如果是线上的时候,发了个微笑给你,我可能会感觉到异样,尴尬,因为是“小黄人微笑-我的微笑-我”。

接触网络多的人,这样的情况比接触网络少的人,要更深一些。

我高中的时候,是不能够理解有部分的人不能够接受网上发送微笑表情给自己,他们解释了有关“皮笑肉不笑”的概念以后,我稍微能够理解。直到大学的时候,我深入使用手机,大量的时间花在互联网社交上,我才真正理解了他们。我也开始不是很能接受小黄人表情——包括一些我本来接受的。

我变得几乎只能够接受的是表情包这样的表情形式,我到了想像我自己做小黄人表情都很难的地步了。完全归结到表情本身上了。

最近B站新出的这些表情,其中有部分,让我感觉到了特别不适,恶心,比如第二排的倒数第三个抠鼻子表情,我经常看到一些小朋友或者更为成熟的人在使用这个表情,我猜测因为他们都是属于平时线下面对面交流更多的人。

回到了平常家里人的交流,作为一家之主,爸爸妈妈平常的表情就是或威严,或微笑,对于他们这些平常线下面对面交流巨多的人,和我们发表情的时候,[微笑](😊)是他们觉得认为很普通的表达善意的方式。

如何解决我们本身尴尬的困境?和父母阐述我们的感受,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不过父母不一定能够理解,因为他们的社交圈子里,能够频繁交流的年轻人,可能只有你一个,对于他们来说,一下子改变观念,是困难的——而且在他们看来,他们本身也没做错什么。

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想象成“线下交流”

和一些平时线下交流更多的朋友交流的时候,你要想象成面对面交流,而不是线上交流,这样能够大量开解你的疑惑。

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我选择想象妈妈在边微笑边和我讲话的时候,我就把注意力放到了妈妈讲话的内容上了——这也能够解释,有时候我发😢的表情给妈妈,妈妈为什么会直接认为我真的哭了,因为在她看来,我们是像线下交流一样,我发😢这个表情,是真真哭了。

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父母们/线下交流比较频繁的朋友,更愿意发语音消息。

我曾经看到过家族群里,有人发了一大段文字消息,妈妈只发了一个文字消息“哦”

妈妈是客家人,她发的这个“哦”,在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讲出来,是有很多表情/语气在里面的,当线上发出来的时候,同样是家族群里的人,都能够理解。

在当时的我乍一看,是非常不能够理解的,因为对于很久没有和妈妈进行线下交流,只线上交流的时候,看到‘冷冰冰’的哦,心里是为妈妈着急,担心这样是不是会让家里人关系不和谐。

——然后我就看到他们热闹地用语音消息交流起来了。

当我理解了这件事情以后,我开始不仅能够接受家人发送微笑的表情,同时也能够自己发送微笑的表情给父母。我会主动想象我自己在面带微笑和他们进行沟通。

到了2019年,我才意识到这件事情,应该还不晚。

【D1n910】理解妈妈的微笑表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