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风格的荒谬,聊《西西弗神话》与“荒诞哲学”

其实要聊一位作家的影响力,并不总是需要各种花里胡哨的腰封,而是看作品的再版次数,市场会欺骗某些人,但不会欺骗所有人。

《西西弗神话》算是一本心理治愈读物,只是,适合这本书的读者需要思考的不是生活中各种让人烦恼的【不确定】,而是生命中必然的确定——死亡。
加缪在本书开头就抛出了这样一句——“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过,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
有人会说,这个“命题”实在是过于荒谬,它给人带来的精神冲击,就像是《鼠疫》《局外人》中呈现出的【真实】的“非真实感”,是啊,现在我们可以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不过,我们也可以把这本《西西弗神话》的风格定义在加缪风格的荒谬。
我无法形容读完本书,自己究竟是一种释然,还是一种懊丧,或者兼而有之,就像标题《西西弗神话》背后的神话故事——他看似劳碌,然而,这种苦役日复一日,没有区别,甚至也没有终点。
隐喻的,是我们“无聊的人生”吗?
不过,人生至少是有终点的,这就是死亡,不管是自寻死路,飞来横祸,还是寿终正寝。

如果你有感于《西西弗神话》这本书牵扯到的角度与深度之“刁钻”,那也顺带慨叹下本书出版的1942年,这一年,加缪不过29岁。
拥有这样的洞察力和思想力,恐怕44岁的阿尔贝·加缪在1957年10月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了这个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钦佩并不能帮助我真正理解他的“荒诞哲学“。所以,下面的内容我也只能肤浅地聊聊我的想法。

加缪在书中提出,荒诞诞生于“人类的呼唤与世界非理性的沉默之间的对峙”。并进一步指出“活着,就是经历荒诞。而经历荒诞,首先就是直视它!”
我暂且不想引用书中加缪对“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舍斯托夫”等人思想的分析,也不想借用加缪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文学巨著的评述,单纯从【浦睿文化】对本书的简介——
(加缪)进而指出:他指引我们像西西弗一样认识自己的命运,反抗自己的命运,义无反顾地生活。
我想到了与加缪同时代的另一个作家——杰克·凯鲁亚克。

如果说加缪的这本《西西弗神话》是以哲学角度,极为【严肃】地探讨了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信仰,那么,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达摩流浪者》则是以一种极为自由的表达形式,记录了【一路放纵】、【寻找信仰】的生活方式,如此看来,倒是有一种表里呼应的“荒诞”。
我所理解的加缪的“荒诞”,更多的还是一种【矛盾感】。这种矛盾感与孩童时的天真良善是完全对立的——或许,我们的童年充斥着童话中的善与美,当童年消亡后,这个世界关于是与非、善与恶的标准开始模糊。
依照这样的思路,其实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在【荒谬】的洞察与分析上也是一脉相承。

在加缪的思考中,【自杀】是一种“接受”——注意,这并不是鼓励人自愿放弃生命。
而是“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从容”,好像《三王墓》故事中的干将莫邪之子,还有那位不知名的侠客,他们的【自杀】,是一种无条件无保证的信任(也就是完全的“接受”)。
是的,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而正因为难以想象,所以才觉得“荒谬”。
于是,在《西西弗神话》中的【自杀】,并不是因为对生活绝望而选择的“末路”——这应该与宗教中强调的“自杀者不能上天堂”是一致的。
所谓“献祭自我成就他人是伟大的”。
于是,我们“哀悼基督”。

如果说加缪写作《西西弗神话》的初衷是【唤醒】当代人要追求对生活的意义,那么,背景色就是“生命、生活本无意义”。
搁在今天,难免也会有人抱怨自己的每一天也像西西弗这般,只不过,石头变成了各种具象化的【愿景】,可以是事业、爱情、子女、房子、车子等等一切,然而,这种循环往复并不总是“徒劳无功”,因为它不仅让人有了追求和目标,还让人有所得,间接让“西西弗”的存在有了意义。
当然,这种极端抽象的表达,可能会让当代人表示“无法认同”。但正像诺贝尔奖给加缪的颁奖词中所提及的——
The Greek myth of Sisyphus, who eternally rolls his rock to the mountain top from which it perpetually rolls down again, becomes, in one of Camus’s essays, a laconic symbol of human life.
But Sisyphus, as Camus interprets him, is happy in the depth of his soul, for the attempt alone satisfies him. For Camus,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 longer to know whether life is worth living but how one must live it, with the share of sufferings it entails.
即,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永不停息地将巨石推向山顶,而巨石又一成不变地滚下来。这在加缪的一篇随笔里,成了人类生活的象征。
然而,依照加缪的解释,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因此西西弗是幸福的。对于加缪,本质的问题已不是人生是否值得一过,而是如何带着与生俱来的伤痛去生活。

聊到这儿,我想起那句“存在即合理”,或许我们可以引申为“我们存在,同时,我们究一生要寻找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说到底,《西西弗神话》并不是一本很值得“全民阅读”的书,它所探求的【真理】和【意义】,至少在国内这个以“短视频”为娱乐主体的氛围下,很难找到存在感。
对于沉浸在“短视频”这种“奶头乐”的重度用户们,“刷视频”这个行为本身就被赋予了意义,就像西西弗推动石头这个行为一样。
如果你也认同这是一种荒诞,那么,还有另外一个真实的故事。
加缪曾说“没有什么比死于车祸更荒诞”的事了——没错,这是个恐怖的死亡flag——1960年1月4日,加缪就死于车祸,当场死亡,年仅47岁。
你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极具预言性质的【荒诞】。

如果非要我对这本读得一知半解的《西西弗神话》进行一句话总结,我可能会说——
既然生命是一趟注定要奔向死亡终点的高速列车,那么,不要傻兮兮的跳下去,而是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多与同车的人聊一聊。尽管生活中诸多不美好,起码应该善待自己吧!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诱惑哟: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