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v-luv dimensions 入门说明(一) 战斗篇
之前说好的做攻略,终于稍微空一点了,虽然还有ppt要做……
总之,就先把最重要的战斗部分先讲了吧。
事先免责声明,由于本人属于动作游戏智障(部分关卡躲避水平还不如人工智障),游戏目前也只是早期阶段,这里提出的个人意见仅供和我一样菜的人参考_(:з」∠)_
图这里也偷个懒,直接用直播时的
1.1 组队

每个人可以预先设置5支队伍,根据关卡不同,每关可以上1-2支队伍
每个队伍可以设置1-4名角色,设置角色越多,出击费用越高,具体则么看,见下文
界面右上角四项,由上至下依次是【状态查看】,【解散队伍】,【配置】和【自动配队】
【状态查看】可以显示当前队伍的所有技能
【配置】则是可以拖动不同项目移动
【自动配队】的时候,会自动组出数据上最强的队伍(虽然我猜没人会用就是了)
那么数据强弱怎么看呢?
这里可以看界面左上角,可以看到5个数值,依次是【综合】,【卫士】,【支援】,【战术机】和【武器】,其中【综合】等于剩下四项的总和,剩下四项则是组队的所有角色在这一部分的评价总和。
当然这种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绝对强弱,主要还看各位自己用得怎么顺手就是了╮( ̄▽ ̄)╭
角色的四项位置分别是:
【卫士】:占上面一半的大角色立绘
【支援】:图标中间部分的小角色立绘
【战术机】:左下角的机体头部立绘
【武器】:右下角的武器图标
那么接下来就开始说明具体的4项:
1.2【卫士】&【支援】:
这两个之所以放在一起讲,是因为两者都取决于角色卡,同一名角色既可以作为【卫士】使用,也可以作为【支援】使用。
作为【卫士】出击时,大部分数据(不是全部)都会发挥作用,而作为【支援】出击时,可以给【卫士】提供BUFF。
【支援】可以不安排,但安排后也不会增加出击费消耗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某名角色被安排为了【支援】,就会和对应的【卫士】角色绑定。
无法作为【卫士】,必须先找出他/她支援的角色,在组队界面解除【支援】后才能安排为【卫士】!

角色卡界面左上的书页标记是角色介绍详情,由于和战斗无关,这里就偷个懒跳过吧_(:з」∠)_
接着是右侧,【橙色部分】的数字代表角色的消耗,【红色】则是给角色喂经验的按钮
五项数据,大家应该看得懂,右上角的双箭头可以切换表示方式,数据依次代表:
“近战伤害”,“射击伤害”,“命中加成”,“回避加成”和“减伤”
【支援】卫士的数值除了【回避】以外,会按一定比例给予【卫士】加成
数据下方三个技能图标则分别是【主动技能】,【被动技能】和【额外技能】
【主动技能】:也就是角色作为【卫士】使用时的大招
【被动技能】:作为【卫士】使用时的常驻被动效果
【额外技能】:作为【支援】使用时为支援对象提供的被动效果,作为【卫士】使用时疑似不发动
下方两个按钮左右分别是【技能强化】和【上限解放】,通过消耗对应素材提升
【上限解放】也就是突破角色,具体效果见下文。
左下角可以看到一系列数据,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依次代表:
【星星】,【等级】,【稀有度】,【角色名】,【角色编号】,【属性】以及最右侧的【方框】
【稀有度】,【角色名】和【角色编号】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星星】:数量代表角色的突破次数,最低1星,最高5星。
突破会影响上面提到的数值大小和三个技能的效果,以及下面要提到的【等级】
不过目前部分角色似乎会出现突破后,同等级情况下数值下降的情况
【等级】:等级上限取决于【星星】数量,1星等级上限为60,之后每升1星,上限提升10,也就是目前上限为5星,100级。
等级既可以通过战斗获得,也可以直接喂对应的道具提升
【属性】:由“颜色”和“数字”两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颜色:

角色和敌人有以上四种属性,既:红,绿,蓝,白
克制关系如上图
(大家把红,绿,蓝当作宝可梦的火,草,水来看就好了)
目前角色只有红,绿,蓝三种,而关卡大部敌人为白(特例等界面篇再说吧)
那么具体克制伤害怎么计算呢?这就涉及“数字”了:
角色后面的数字代表代表伤害计算时,小数点后的倍率。
举几个例子例:
红1对绿色攻击时伤害乘以1.1,对蓝色时伤害除以1.1
红2对绿色攻击时伤害乘以1.2,对蓝色时伤害除以1.2
像例子中的蓝3,就是对红色攻击时伤害乘以1.2,对蓝色时伤害除以1.2
最后是【方框】:显示该角色绑定的【支援】角色
截至目前,【支援】角色必须与【卫士】有着相同属性“颜色”才能绑定,属性“数字”可以不同。
1.3【战术机】

接着是战术机界面
左上角书页同样为机体介绍,这里跳过
右侧,棕色内数字同样为机体的出击消耗
由于机体没有等级,因此不存在喂经验的选项
棕色数字右侧显示机体世代,世代目前对游戏没有直接影响,但似乎在同一稀有度时,世代越高,出击消耗越高
接着是三项数据分别是【耐久性】,【机动性】和【弹药装填】
其中【弹药装填】仅适用于远程机体,近战机体这一项被划去
三项效果分别是:
【耐久性】:出击后的HP
【机动性】:目前我没到官方解释,就攻略网站和体感来看,应该是和出击后的转向或者移动速度有关
【弹药装填】:射击机体子弹打空后,重新装弹的速度
之后是中间的类似“回收”的按钮
该按钮使用后,可以通过消耗碎片给予机体随机3项【被动效果】,一次消耗5枚碎片,可重复使用
执行后会显示获得的技能,可以选【破弃】或【适用】
选择【适用】后,新技能会覆盖旧技能,并在按钮左侧显示
而选择【破弃】后,技能不会被采用,但消耗的碎片不会返还
再接下去是机体的技能,根据稀有度不同数也会变化
N只有1个【主动技能】
R有1个【主动技能】和1个【被动技能】
SSR和SR有1个【主动技能】和2个【被动技能】
【主动技能】:虽说是“主动”,但实际上也是自动释放,攻击中会有一定概率触发,使用机体专有的强力攻击替代普通攻击,使用完后会有一定的冷却时间
【被动技能】:与角色被动技能类似,属于常驻BUFF
下方两个按钮与角色相同是【技能强化】和【上限解放】
再到右下角,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依次为:
【星星】,【稀有度】,【机体名】,以及最右侧的【方框】
【星星】与角色相同,代表突破度,最高5星。
突破度影响技能效果以及机体的【耐久性】和【弹药装填】
【机动性】则不会变化
但与角色不同,由于战术机不存在等级,因此每次突破加成巨大
最后【方框】内显示的是该机体当前装备的【武器】,类似于【支援】,武器是直接绑定于【战术机】的,不装备时,默认给一把1级的白色武器
不同【战术机】可以装备的【武器】不同
1.4【武器】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战术机】的攻击模式只分近战和远程,但武器种类一共有4大类
其中近战3类,远程1类,每台【战术机】只能固定装备其中一类
近战分别是【长刀】,【重长刀】,【长柄武器】和【突击炮】
【长刀】包括:74式,R-60,BWS-8,“フォルケイトソード(镰型刀,不是那把大镰刀)”,以及XCIWS-4A
【重长刀】包括:77式,XCIWS-SC,GSh-40,96式,BWS-3,以及BWS-11F
【长柄武器】包括:90式,XCIWS-6A,R-77,99式,BWS-90,BWS-12F,以及XXWS-01C
【突击炮】包括:87式,AMWS-21,A-97,82式,GWS-9,FWS-G1,WS-16C,以及XAMWS-21

那么来看武器界面
左边一开始是武器图标和武器等级
图标颜色代表武器稀有度,由低到高依次为白色,蓝色,红色和金色
下面各项分别是:
【火力】,【单发攻击力】,【每秒攻击次数】,【装填时间】,【装弹数】和【射程距离】
【装填时间】只有【突击炮】才有
数值大小与武器种类及等级有关
右边,上方三项是【随机效果】,与掉落时每把武器都有不同,总之就是各种buff
下方是【扩展装备】,与【战术机】的【主动技能】相同,为自动触发,同样为随机获得
【随机效果】和【扩展装备】数量与武器稀有度有关
白色:无【随机效果】和【扩展装备】
紫色:1个【随机效果】,1个【扩展装备】
红色:2个【随机效果】,1个【扩展装备】
金色:3个【随机效果】,2个【扩展装备】
目前已实装【扩展装备】共18种,包括
【自律型砲撃ユニット】:飞在头顶的浮游炮
【複撃型誘導榴弾】:四次锁定后对锁定单位发射榴弹
【自律型近接ユニット】:飞在头顶,攻击靠近单位的浮游剑
【複撃型近接ユニット】:四次锁定后对锁定单位攻击的浮游剑
【120mm滑腔炮】:高威力平A
【36mm拡散型砲弾】:散弹
【120mm徹甲弾】:直线穿甲弹
【120mm榴弾】:落点造成aoe的榴弹
【グラビティサージ】:晋升者的灵能球,发射一个持续移动,伤害接触者的大球
【92式ミサイル】:类似【120mm榴弾】,范围小一点,威力高一点
【120mm擲弾筒】:类似【120mm榴弾】,范围小,威力小,但3联发
【複撃型誘導弾】:类似【複撃型誘導榴弾】,范围小,威力小,但6联发
【前方衝撃波発生装置】:向前方扇形范围造成近战冲击波伤害
【周囲衝撃波発生装置】:向四周范围造成近战冲击波伤害,但伤害小一些
【時限式擲弾】:类似【120mm榴弾】,射程近,但威力大
【試作空域捉刀】:回力镖,近战伤害
【邀撃複合刀】:类似【前方衝撃波発生装置】,威力低,但3联发
目前我看到的的【随机效果】的buff有8个,包括:
回避率
移动速度
クリティカル発生率:暴击率,1个感叹号图标
通常攻撃ダメージ:通常攻击伤害,突击炮开火图标
クリティカルダメージ:暴击伤害,2个感叹号的图标
拡張兵装ダメージ:【扩展装备】伤害,3枚导弹图标(【扩展装备】介绍见下文)
スキルダメージ:技能伤害,战术机图标
ダメージ:伤害,拳头图标
至于等级和稀有度,以及【被动效果】和【扩展装备】如何取舍,菜鸡就不指点江山了,还请各位自行判断 (当然是我全都要)
ok以上就是编队部分,接下去进入实战部分(虽然主要看操作,也没多少能说明的)
2.1主线模式
首先是主线部分特有的一些机制

可以看到选择关卡后,会先出现一个界面让你安排队伍,序章最初的几关只有1队可选,之后均会变为2队。
不过并不强制,2队的关卡,也可以只选择1支队伍出战。
另外右边还能看到【佣兵加入】的选项,也就是借大佬的助战角色,不过只能借1人
(助战角色则么换,之后有机会再说吧)
队伍选完后,先会进入一个类似slg的地图左上角显示的是成就的三个条件,第一次三个都达成,会获得固定奖励。
目前三个条件全都是:1、通关,2、全员存货、3,8回合以内完成

右下角两个按钮是“自动前进”和“回合结束”,可以勾选的方框是“跳过遇敌确认
不过个人并不推荐低等级勾上,因为遇敌时,会有“交战”与“撤退”选项,虽然“撤退”似乎依然会判定人员损失,但由于每次进入战斗都会消耗体力,且战败什么都无法获得,感觉打不过的情况下“撤退”可以减少体力损失。
每队1回合只能移动1次,但相邻队伍可以无限交换位置,而不消耗移动次数
交换方法是选中相邻队伍,会出现两个选项,第一项是交换位置,第二项是选择该队伍
当前选择队伍及其状态可以在左下角确认
图中带十字架的是血包,一次性队伍全员回复20%
我方行动完后,敌方部分单位也会进行移动,主动或被动与敌方单位接触后即可进入战斗确认画面,选择后进入战场
2.2进入战场
进入战场后故事模式与其他模式就相同了,但故事模式有时会暂停,并跳出剧情

进入战场后,只能操作一名角色的移动,其他角色会自动跟随你操作的角色,普通攻击是完全自动的
操纵角色默认是1号位的角色,但可以在右边一栏切换
切换方法是向左拖动想要选择的角色头像
如果操作的是射击【战术机】,子弹打完后,角色头上会显示弹药装填进度
角色右边两个小图标是【战术机】的【主动技能】和【武器】的【扩展装备】冷却情况
青色的条是角色血量,橙色则是大招蓄力
大招蓄力满后点击角色图标即可选择方向后释放,或者也可以再次点击角色取消释放
取消不会消耗蓄力条
大招释放时其他所有角色都会陷入The World, 时停状态,右上的倒数计时器也会暂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知道是不是bug,当“突击级”进入冲锋状态后,不会被时停,万一被攻击到,大招会被打断
因此看到“突击级”的红条指向友军时,建议先取消大招释放,先回避
既然这边说到“突击级”,那么这边就来说一下敌人,当前被攻击的敌方角色的血量和属性会显示在屏幕最上方中间
最下方中间则是已消灭敌方的百分比
目前出场的主要敌人只有4种BETA,分别是:
“坦克级”:红色小点,被抓住后会持续造成伤害,但血薄攻低,一般可以无视
“要击级”:白色蝎子型,近战,伤害一般,威胁也不大
“突击级”:前绿后白的泥头车,普通移动及转向较慢,遭到正面攻击时有减伤,突进攻击,攻击前会有蓄力显示突进轨迹,伤害高,算是目前版本个人感觉威胁最大的单位
“光线级”:绿色小点,攻击频率低,超远程,遭到锁定时会有警告音,锁定几秒后会造成持续照射伤害,持续约10秒,伤害较高
有一定威胁,但受到照射后可以寻找不可移动的障碍物或其他BETA当掩体,打断照射
战场画面左上角雷达图标,红色为敌人,白色为当前操作角色,蓝色为剩余友方角色
雷达左边两个按钮分别是“自动模式”和“倍速”,“自动模式”选择后下方会有另一个按钮,作用是选择“角色大招也自动释放”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动模式”应该还是比较zz的……
战斗的内容差不多就这点了吧
角色和战术机的具体技能,之后看心情说明吧
最后,提一句,目前版本似乎是射手优势,一般比较推荐4射手组队,不过个人还是比较喜欢3射手+1近战,以及3近战+1射手的组队就是了(反正都是强的打不过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