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师小哲】《黑格尔辩证法演讲录》——随笔2
大家好,才说了不知道下一篇专栏什么时候发,这就马上写了第2篇。毕竟大家也都知道有些事情是有惯性的,例如我做了个视频就想做第2个(参考CUDA的两个视频),写了一篇专栏就想趁热打铁再来一篇。(然后当有了别的事情就开始鸽了)

仍然是谈一些虽然看似比较基础的问题,即我们在做哲学时时候经常思想迪化。
这个问题其实前不久读《马恩全集》的时候就在思考,今天下午读《黑格尔辩证法演讲录》的时候又想到了,还是简要地谈一下吧。
马恩全集开篇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虽然我还没有读完),即对比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辩证法的唯物论的差别的论文。这篇论文其实也是很出名了,我本科辅修的时候也多次接触过,但是真正读原著还是第1次。论文当然不是简单地对比两个唯物论的差别,还算是给伊壁鸠鲁“正名”。伊壁鸠鲁的唯物论此前一直被很多哲学大佬诟病说是基本上抄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只不过是做了些“拙劣”的修改,甚至可能比不上“正版”的原子论(当代炼金术师冷汗直流ing)。而马克思说明了这两种原子论其实有着深层次的不同,这种不同不是伊壁鸠鲁胡乱设定的,而是有意识的做的修改(具体内容就不展开,网上应该也都能很快找到)。
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伊壁鸠鲁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可以肯定的是,伊壁鸠鲁肯定不是按照马克思的思路来思考的,也不可能是像马克思阐述的那么完善,甚至可能只是处于内心的一个冲动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做出了修改。不过,正如泰勒斯提出“世界的本源是水”的根据可能只是在各种种子里都发现了水一样,,一些重要的发现可能就出现在这些“意外”中(当然,也是具有必然性的,例如泰勒斯之所以能够这么做肯定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习惯有关)。所以开头提到的问题似乎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古文献在今天的重新解读与重新发现。
《黑格尔辩证法演讲录》中也提到了看上去很“公知”式的介绍了努斯精神和逻各斯精神的来源,看上去是那么美好。但实际上这两种精神也存在其内在的风险,可能就像《利维坦》那样,一个完美的框架只能是幻想时间了。西方的“理性”总是要被超越的,但是认识“理性”却总是绕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