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QQ&微信,哪个才是你的爱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多地使用QQ而非微信?九州看完之后,本以为这又是一个微信党把QQ党等同于幼稚、浮夸、花里胡哨,随后花式羞辱的老生常谈,但是点开问题之后,发现有趣的事情——排名靠前的回答都是一般倒地支持QQ!
所以UP主就对这个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1.对于90后大叔,QQ代表了什么?
讲真,作为一个90后,QQ见证了我的青春!

第一次看到大人用QQ视频,通过电脑就能和千里之外的人聊天说话,这种信息的转瞬即达,对于还在写信的九州来说,真的感觉非常神奇;
第一次有了自己的QQ号,兴奋地用本子记下了女神的号码,回家立马加QQ,然后...就是标准结局的“哦,呵呵,去洗澡了”;
第一次申请了QQ空间,把对学校的吐槽写成顺口溜,瞬间传遍全校,成为神秘的风云人物,然后文章就被学校封杀;
......
当然,还有JAVA版的手机QQ,每次看到消息提醒(对方头像会一闪一闪),小心翼翼的按5查看的激动。

2.后来,微信悄然崛起
同样是在高中,微信开始悄然崛起,渐渐风靡全国。
而九州也被各种对微信的吹嘘,和对QQ的贬低:
微信=极简+高端+都市+白领
QQ=情怀+幼稚+繁琐+花里胡哨+非主流
用微信是删繁就简,成熟精英,
用QQ就是小孩子,幼稚脑can


如果在2018年
你对QQ的印象依然停留在上边的图片
那么你真的OUT了
(抱歉使用了OUT这么OUT的词汇,毕竟年纪大了,不是很懂你们年轻人的流行语)
诸如此类的言论影响,
加上天然的对数码产品感兴趣,就试着下载体验,
早期的微信确实有过人之处,
让定位PC,移动端为辅的QQ被迫转型,这才有了如今优秀的TIM,
但是微信的使用者过于吹嘘夸大,也隐藏了微信的缺点和不方便。
但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坦白的说,我觉得QQ才是好用。
3.九州使用体验分享
在大学的时候,QQ是胜于微信的。
群文件/群通知
班级群经常有什么通知或者文件要传达,QQ群的公告和群文件非常好用,所有人都可以随时看过,随时下载,不必担心被聊天淹没。

群禁言/群公告
我们老师喜欢在QQ群里开网络课堂,如果有人乱说话,可以用禁言功能保证主持人或嘉宾的发言不被淹没;而每次的讨论的相关资料都可以分类上传群文件,自由下载;课堂结束还可以投票了解教学效果。


文档演示
本人是学广告的,小组做项目的时候,经常需要和团队讨论创意,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群功能中的文档演示(也就是主讲人可以共享PPT,群内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主讲人一边讲解,一边同步标注演示)。


远程协助
家里的父母不懂电脑,每次出问题之后可以用QQ远程协助,帮忙解决一下,远程协助还可以选择画质,适应不同网络状况。

而微信在大学时候更多的是对朋友,家人的私密联系方式,在上边聊一些简单的/轻松的话题。
在公司,用微信办公的都是傻X
进入公司,特别是参与一个项目,你需要加入各种各样的群,
什么总公司群,分公司群,项目群,小团体群,客户群,
再加上之前的同学,家人群,微信上可能有一二十个群,
当他们每天都在发送大量消息的时候,你从中间找到老板的通知真的非常消耗时间!

对比之下,微信的群管理也是呵呵了




没有群!屏!蔽!
有些群真的很烦,这里特指某些天天发动态,但是却对你没有价值的消息,比如家人群里的标题党文章,中老年表情包,还有超大群有些人自私地发广告,发投票点赞,晒娃...你看见就烦,但是又不能退群!
说多了都是泪,懂得都懂~
别告诉我不想看就退群,那只说能你不懂人情世故好吗?
没有大文件传送!
我想知道你们难道平时不发大文件的吗?还是用不到发大文件?
就算没有文件,也没发送过图片或者视频吗?
你知道想要发送1G的PSD文件,却显示最大支持25M是什么感受?
你知道当想要在茫茫聊天中找到一个文件什么感受?
这里强烈建议,微信放开大小限制,并可以对聊天以文字,图片,文件,视频属性进行分类!
没有语音进度条!
感受一下领导连发10条60秒语音的震撼!自带的语音转文字就是渣渣好吗!
为什么不能学习知乎,对语音消息设置进度条,可以随时拖拉,并且关键地点标记?

没有长文字优化!
每次发送报告就特别尴尬,
客户喜欢直接在聊天界面预览,不喜欢跳转word文档,
但是一口气发500字报告刷屏很尴尬好吗?
一大段文字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根本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难道就不能智能转化为图片并加大行间距?


所以我就想问问用微信办公的,是不是傻x?妈的阿库娅
如果你喜欢使用微信,个人猜测,
要么是使用需求不大,仅限于用聊聊天,发发照片就可以满足;
要么你是领导,只需要听听秘书最简短的汇报,看看邮件签个字;
但是对于基层员工,特别是广告狗真是一种折磨,想弃又不敢弃,客户不同意,老板不同意,阻力太大,再说我也是要吃饭的,只能一忍再忍......

微信之所以会火,可能有两个原因:
1、简化设计,照顾了不会拼音,记不住QQ号,没有PC互联网经验的50后/60/70后,而他们正好是社会资源、权力的把持者,80/90/00后为了生计或其他原因,被迫使用微信;
2、80/90后在QQ已经承载了太多东西,或许是中二的黒历史,或许是太多的人际关系,需要一个时机或者正当的理由,重新梳理人际网,而微信恰好满足这种需求;
而QQ现在也一分为二,
一个是迎合00/05后的娱乐化QQ,
另一个则是办公版的TIM,
个人觉得,瘦身版的TIM现在对比微信,各方面使用体验吊打,
可惜人际网的转移需要巨大成本,中老年不屑于尝试,80/90承受不起尝试的代价。
微信里的公众号,微信支付,小程序,还有已经凉凉的漂流瓶、摇一摇,
这只能说明张小龙在战略性上非常具有前瞻性,
微信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杀手锏,
但是这不等于使用体验就很好~
就像天龙八部里边的段誉,六脉神剑天下无敌,但是基本功约等于零,一旦六脉神剑失灵,就死定了~
如果把微信公众号单独做一个APP,微信用户能减少30%你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