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陈久金:斗牛见紫气

2023-01-12 17:56 作者:青海人民出版社  | 我要投稿

-文/陈久金-


        一、斗牛见紫气的两种解释

        在《晋书·张华传》中,记载了一件有关天象的奇闻。当三国鼎立时的吴国即将灭亡之时,斗、牛二宿之间常有紫气出现。紫气是吉祥之气,在星占上的解释是与斗牛对应的分野当出现兴盛之象。

        这时晋国已灭掉蜀国,国势更加强大。吴国则危在旦夕。这一天象的出现似与当前政治形势不相符合。正当晋国上下议论灭吴方略之时,由于斗、牛之间出现了紫气,朝中就能否灭吴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由道术之人提出,认为斗、牛之间的紫气象征着吴国正当强盛之时,故不可以进犯吴国,吴国也不可能被灭亡。

        这种意见在星占上的依据是,斗牛的分野为吴越之地,如果再依《晋书·天文志》细分,则包括九江、庐江、豫章、丹阳、会稽、临淮、广陵、泗水、六安等。其中广陵即扬州,豫章即江西省南昌及以南地区。这里的章即赣江的古称。因此,这时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出现了紫气,对应的分野正是吴国的所在地。而紫气是吉样之气,正象征吴国强大。这种天象所显现出的征兆确实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另一种解释则认为斗牛紫气与吴国无关。而且这种意见是朝中熟知天象的尚书张华所极力主张的。

        二、张华力主平吴而立功

        天象的证据是如此明白,这使得主张平吴的人开始犹豫起来,许多大臣都以为未可轻进而加以反对。正在此时,张华在朝担任尚书,封关内候。他力主伐吴,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支持。张华领导并主持了这场伐吴的战争。由于在伐吴的过程中一度受到挫折,反对伐吴之声又起。有人提议诛杀张华,以追究他力主伐吴的责任。好在司马炎还算是个明白人,他自己承担了战场上受到挫折的责任,保护了张华而没有使他受到伤害。

        在晋武帝的继续支持下,在张华等人的坚持努力下,晋国终于伐灭了吴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晋武帝非常高兴,对张华大加表彰和封赏,称其为“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自此名重一时,众所推服。

        三、一场交易,两人得利

        这里所说的张华,就是古典名著《博物志》的作者。据记载,张华好学不倦,“图纬方技,莫不详览”。故在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方术的气味。但他为什么明知当时斗牛之间有紫气,而又力主平吴呢?这并不是张华不相信星占,而只是证明了他比朝中其他大臣更多了一分阅历,对星占术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而已。

        星占术之所以能为古人笃信而长盛不衰,自有它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模棱两可,一种天象备有两种或三种解说,即是其谋求免除预言失败,得以继续生存的护身符。张华并不是专门凭借星占混饭吃的专职星占家,尚不完全懂得其中的许多具体诀窍。他之所以力主平吴,并且最终获得成功,只是凭借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判断力:当时吴国十分衰弱,而且内部又不团结,正是平定吴国、实现统一大业的良好时机而不能错过。

        当晋国平定吴国成功、张华获得嘉奖之后,人们发现斗牛之间的紫气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为强盛。他想弄明白这一天象的道理所在。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妙达纬象”的豫章人雷焕,张华想要与雷焕一起找出明天文、知吉凶的道理所在。有一天傍晚,他便约了雷焕共同登楼观看斗牛间的紫气。雷焕对张华说:“斗牛间出现的异常之气,我已经注意很久了。”张华便问该是何种祥瑞。雷焕回答说:“这是宝剑之精气,上达天庭所致。”张华高兴地说:“你所说是对的。我少年时,有一位看相的人说我60岁时,当位登三事。当有宝剑佩带。可见少年时看相人的话应验了。”

        张华问宝剑在何地,雷焕回答说在豫章丰城,即今南昌南面的丰城市。张华继续说:“我想委屈你到丰城县去当官,并秘密地寻找此剑,如何?”雷焕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雷焕当上了丰城县的县令。

        四、莫干雌雄剑的再现和消失

        雷焕到任之后不久,便从县牢房的屋基下面四丈多深的土中挖出了个石匣子。石匣周围光气非常。打开石匣,匣内装有两把宝剑,一剑题曰“龙泉”,一剑题曰“太阿”。宝剑出土的当晚,斗牛间的紫气便不见了。雷焕以南昌西山岩下之土擦拭宝剑,则宝剑光芒艳发。又以大盆盛水置剑其上,则见其精芒炫目。

        雷焕送一把剑和一包土给张华,留下一剑自己佩带。张华得到宝剑,非常珍爱,常置于座侧。张华还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更有效为由,给雷焕写了一封信说:“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且以华阴土一斤送给雷焕。雷焕以华阴土擦拭,剑光倍益精明。

        有人对雷焕说:“你仅以一剑送张华,留下一剑自佩,难道张公可以欺骗吗?”雷焕回答说:“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惠帝永康初年(300年),张华为赵王伦所杀,其剑不知所终。雷焕死后,其子雷华为州从事,一次其佩剑掉入水中,也亡而不存。雷华叹张华“终当合耳”和其父雷焕“终当化去”之说都应验了。

        统观丰城剑气的故事,张华既信星占,又疑斗牛紫气之不验。至于雷焕其人,很可能仅是混迹江湖术士中的一个骗子。所谓丰城剑气,只是以星占为幌子设置的一个骗局。如果真的挖出了宝剑,那只是雷焕从中捣鬼。在《博物志》卷六《器名考》中确实载有龙泉、太阿两剑,云吴王使干将作。范宁校正云:“龙泉当作龙渊。”

        星占术并无科学依据,所用占辞也只是上古累代逐渐附会而成。占辞只是星占家借以支持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一种工具。占辞中的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说法为星占术士左右逢源提供了机会。而对当前政治形势的洞察与否、对人心背向的了解才是作出正确决断、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摘自《中国古代二十八宿》

青海人民出版社



陈久金:斗牛见紫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