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子遇上王】,顾东林媒体前绝地反杀发言学习(续)~

2022-12-25 09:23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6月份的时候抽时间分析了这段我超喜欢的反杀,前几天有人评论了,然后自己重新回头看当时写的文。。。。。艾玛,太水了,之前自己太喜欢絮叨心事,脑洞又大思路又散,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现在表格+逻辑来重新梳理一下,其实之前梳理了半天也不知道思路是什么

首先,总体上对比下段榕的团队处理思路,和顾东林的处理思路

段榕用的思路是常规的公关套路,我蛮喜欢瞻云云的,但是之前看她的视频也没咋笔记分析,所以记不住她说的公关套路。。。。反正这次重点在于学习顾东林的思路^_^以后再学习瞻云云的视频吧

段榕的问题是公众形象变得糟糕,他自己的说法是,名声大跌,他觉得这时候顾东林跟他绑在一起,就也被拖进黑水潭,他是觉得自己名声臭了,以后会人人喊打吗?他觉得这是毁灭性的

公关手段,是让那些继续抹黑形象的媒体闭嘴,然后道歉获取公众的原谅,然后要塑造自己改过自新从此变得专一的形象,想把旧的形象给洗掉

这底层的思路是,形象名誉是无比重要的,一定要符合公众心中的形象,希望公众都喜欢自己的形象,如果被公众否定,人生就灰暗了

这可能是很多公众人物的思路,要塑造个别人都喜欢的形象,贴上“标签”,就吸引那种喜好的粉丝

但是顾东林最后问了他:你的身体健康吗?你的财产损失了吗?你的才华没有了吗?都没有

段榕说,少了名誉

顾东林呵呵,你在我心中,从来就没有这种东西

其实《王子遇上王》里面很多思路都很“破而后立”,其实都是很本质的,等以后有空再好好看,现在继续看不同思路、对本质的不同看法导致的解决方法的不同

因为段榕看重的是名誉挽回,而顾东林认为更本质的东西是公众教育,其实很多“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大家的想法扭转,就“一念天堂”了

这跟平时劝人也很像,现在我比以前会劝自己了,很多事情真的就是没啥事儿,只要想通本质,不在牛角尖里钻,真的啥事儿也没有

所以顾东林最大的优势,是有自己强大的本质逻辑,并且有超强的知识储备,不管是不是歪理,只要逻辑+举例的思路强大,就能洗脑的,更高维度的思维对低维,就是可以降维打击,让人只能膜拜

那么接下来,就看看顾东林的洗脑逻辑

首先,公众需要引领,所以需要的是发言人的那种镇定申明

他选择回答的问题,并且安排回答问题的顺序——非常多人一起问,既是混乱,也是挑选的机会,想起来有时候选择是关门,像奇哥说填报志愿,但有时候混乱却是选择的机会——回话就有很多选择,还能安排节奏顺序

这一张图是比较完整的顾东林引导发布会的话题的节奏的分析

他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来说,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去回应,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他具体回答的角度和内容也是逻辑清晰的,基于其深厚的文学素养积累

在具体说之前,个人很想先说说我为什么对这段对话如此着迷,从第一次看,就膜拜,后来终于开始分析,而现在,又继续优化自己的分析,希望自己能够学会这一套逻辑

首先,自己的思路是混乱的,从以前我跟别人说什么都要说一大堆,很多人都评价我说,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其实就是自己的情绪发泄非常多,感受倾诉非常多。。。。很不理性

这个的解决方法,真的就是要找很好的渠道大量的发泄情绪,绝对不是对着具体的人——大家都很忙,这种情绪垃圾的倾倒,一定会反噬的——没人能忍受长期做情绪垃圾桶,所以,建议自言自语、写日记、对着喜马拉雅说、找个论坛写心情就这种无固定对象的宣泄,然后冷静

其次,经过很多年后,自己终于能走出这种无意义的情绪发泄,不再那么细碎,想能够抓住本质重点的与人沟通,面对别人的情绪宣泄指控,是非常想要能当场驳斥回去的

曾经很喜欢打脸爽文,但是现在就理性点了,想要有思路,有理有据,既不伤和气,又能保护自己——这是非常高的沟通技巧,是一个综合能力,既要逻辑清晰,又要有很深的知识积累,还能有更高的思维层次——问题不可能在当下的维度解决的,必须升维,在更广的时间维度上更大的空间维度上去解决

所以,自己是真的很喜欢这些小说或是影视剧中的经典对话,希望能通过这些案例,能够分析出底层的逻辑,学会这些思路,然后才是学习具体的语言表达——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论+具体话术,很多那种教具体话术的,就像奇哥说的,就是在教具体每个题目用什么套路——这样学的东西太多还用不上,因为太琐碎了,又没有逻辑,考试时都很难用,别说实时性要求特别高的对话了

那个人的目标算是比较清晰了

再来好好研究顾东林的这场应对

这更底层的其实是每个立场的人关注的是什么,然后是怎么引导,引导,那就是更高维度对低维度的事情,顾东林不愧是哲学博士!导师级别的人物!

他其实不仅仅引导舆论公众,他在此之前就引导了段榕的哥哥,一个成功企业家级别的人物,然后段榕和他的其他家人,在面对私生子问题上他更能抓住重点,引导大家的思路,在这里解决了公关危机,到他和段榕回家后,还要继续引导段榕走出情绪

段榕觉得自己失去了名誉,好像失去了遮羞布一样,羞于面对世人,事实上,之前他觉得有遮羞布一切没被公众知道,自己就好像能光明正大行走,一旦被人知道了,就羞耻,这是一种“面子”作为自恋依凭的奇怪思维,也是很多人的思维

而公众想要的自恋高位,他们崇拜渴望仰望能力强的人,但是一旦能在自恋位上自以为能占据高位,立马就口诛笔伐,自认为自己在道德上胜过那些曾经很成功的人,就在自恋的高峰上踩下了一个人,好像自己就进步了一样

公众的道德感五花八门,每个人对同一个词的理解都差异甚大,我就非常的意识到,用同一个词语的时候,最好备注上自己的定义,比如自律,有些人觉得自己能每天跑步就是自律,但其实有人是享受,有人真的是自我折磨到把这变成习惯——很难说这对身体到底有多少好处。。。。有人定义自律是符合自己的规律,有人定义自律了了解自己的习惯和常规度、然后清晰的按照个人度来做计划并调整。。。。。。

所以在顾东林的角度,哲学之王看透历史,看透公众,他知道所谓的道德,非常善良的人是进不了上议院的——来自《亲爱的莉迪亚》里智慧的马拉德小姐

他也知道人性,人的心理,和如何打心理战——据说最会打牌的人,其实是心理战的强者,打牌就是打心理战,虽然我不懂具体如何操作,但是我认可这句话

所以顾东林选择是否认公众对段榕的道德批判权,告诉大家,只有自己有批判权,因为道德不能作为目的,为了道德而道德,是不能推行的

他把道德的目的定义到了家庭幸福的约束,因为段榕现在看重他们之间的感情,所以自己对段榕有了道德约束,自己认为重要的他不能犯的东西他就得遵守,否则自己就让他失去幸福

而段榕之前没有约束,是因为原生家庭开始对他特别苛刻,导致完全失去了段榕,而后为了挽回,又变得过于小心,完全不约束他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你珍惜不想失去的东西,都会对你有约束力,比如工作,之前的阿里事件,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不是公众舆论介入,那些高官并不一定会失业,本身他们公司是不以这种道德来决定是否用人的,公司当然是逐利的——而这一点我在工作好些年之后都没懂。。。。刚开始还一直用道德来否认我的经理QAQ,这是多么蠢啊,但是公司还是要有公关的,所以不能说道德对工作没什么影响,而是高达了就不行

这就是事实

顾东林否认了公众的批判权,也因为公众标准也非常私心,正如前面说的,大部分人都渴望自恋高位,而拉踩过去的成功人士,能给自己极大的自恋满足

他通过解释自己是什么身份站出来,“目的”式的提问,把批判权收回到自己手上,感谢了公众替自己教段榕做人。。。。把段榕定性为蠢,而不是恶,把道德这一趴给过了

然后开始从各个方面解释同性恋的合法合规,秒杀全场

他刚开始就让段榕不要出面,瞻云云也强调过“体面”,很多体面的明星,从不自己下场撕,都是有发言人的,自己就说说非常理性的大方的话,然后发现发布会已经开了,他就自己跑去做那个发言人

他也不认为名誉道德这些是问题,所以游刃有余的引导全场,改变性质,改变公众思想

现在脑浆又有点用尽了,我想,在下次自己再思考这些应对的时候,肯定能更清晰

毕竟,这次就比上次清晰了非常多了不是嘛~

over~

忽然想到下次自己可以模拟问题和回答,这不就是做练习题嘛^_^

ok!!

搜了个舌战群儒的图,就酱~

【王子遇上王】,顾东林媒体前绝地反杀发言学习(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