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常话语秩序

2023-09-02 22:26 作者:liuzhiaaa  | 我要投稿

这不是一种思维定势,实际上我们也没办法用自己的言说主体将自己的思维域彻底固定起来。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高度统一,是主体和实体的分裂趋势所造成的间隙(这个判定谓词不是去将人表达成一种直观与直接的形式),而人的生存本体和象征本质之间的对立即意味则着我们没办法使一方将另一方完全同化。这就是说,如果在这里,你考察的是思维或思考的活动所组建为的知识稳定结构对人自身所造成的侵蚀。那么,这个侵蚀是必然存在的,即便我不能明说地给出这个定义,侵蚀也会一直发生,因为这个动作的发出者不是我,而是意识形态。而且我所说的这种支离破碎,并不是从一个个体角度出发去评判这个个体自身,这个个体的生物性基础和他在我面前所展示那个感觉直观形式不是我的意向对象。在这里,这些人是被理解为---他者,我把这个他者所指和他者能指作为组织符号系统和符号秩序的有机材料去理解,因而这里的考察对象已经是他们的被结构的与无意识的言说活动和符号身份。在这里,我尚没有放弃从流变的角度考察意识模型,因为我知道机能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意识流。但是,用意识流去代用意识倾向并且说明意识不应该出现一种固化的状态也是不对的,因为这里放弃了言说介入的可能性,而且它也没有考察社会关系连接下产生的物质基础所反映的观念结构,但是这个观念结构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言说。 我们希望无神论思想或有神论思想为人类的认知成果做出什么有效的辅助吗?但是要给出这个辅助,你就必须进入到系统的和理论的哲学研究中。你认为常温条件下的超导材料的可行性是不应该被否定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怎么样才能制作出这个常温条件下也可以适用并表现出超导特性的超导材料,因而我们必须具备相关科研体系的严谨的科学知识与分析相应的科学尺度的能力。无神论和有神论都是作为严谨和系统的哲学理论并分别归属于科学哲学、实在主义、实证主义等意识形态和哲学体系和经院哲学、托马斯主义、理性主义等意识形态和哲学体系。预设、先入为主、提前给出它的前提与结果。这不是先入为主,这是基于现如今的高度发展和完善的无神论思想和有神论思想去判断这些普通人的日常言说行为,而不是对这些日常言说行为之上的主体性加以改造,因为这个改造的活动还需依赖他们自身在现实中的学习活动,所以我这句话的重点是“先去看书,然后再评论”。 日常话语体系便是我所指代的当下社会的现实性。它是所有人的认知内容和形式与主体的现实性所构成的一个巨大化的社会构型。它是人类实践的另一个代称,它的意识形态是为总体性。这个总体性现在的未成熟形态与未来的完整形态的同一性被称之为现代性。 在日常话语体系里,大部分专业性的知识以及完备性的解释都被消解和淡化了。并且在信息洪流的时代里,这个运动机制因此产生了后现代性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即大量的信息的残余在自由与混乱的场域运动中,被拼接成了各种各样面目全非的全新形态。 日常话语体系是视角与视域融合的背景化叙事,它如同一个大杂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言说形式在此刻于此等领域发生。但日常言说永远是占据这个日常话语体系的最主流的言说形式。其他话语体系的严谨言说形式之不完整的那一面和其残余作为日常言说源源不尽的材料又重新组织为日常言说。

日常话语秩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