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家族为啥发展不起来?多少豪情都淹没在攀比和蝇营狗苟之中
遇到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创业者,他给我讲了自己的故事。
“我家在庄上算是大家族,五服内的亲戚有数百人,但这个家早已支离破碎了。”
在年轻的时候,他说也曾想过要振兴家族,把家里的人都团结起来,于是他出资修祖坟,给庄上的老人发钱发物,结果时间愈久,他就越是心灰意冷。
别说是整个家族怎么样了,现在就是自己两代人内的家务事都让他感到头疼。
为什么,下面是他讲的几个事,大家看了就知道原因了。

1、养老是个大难题!
“我父亲兄弟三人,上面还有个八十多岁的奶奶,因为奶奶养老的事,三家人已经反目成仇了。”
三家人的经济情况不一样,他家要好一些,另外两家要差一些,但不管谁家都肯定不差赡养老人的钱。
可问题是谁都不愿意出钱,原来大家商议是一家住一个月,结果也不了了之,因为老人第一是不习惯,第二是经常住院打针,第三是老人在农村还有老房子,所以一直是自己一个人住。
“后来三家人都想让奶奶住自己家,原因就是惦记奶奶百年之后的房子。他们都问过了,奶奶跟谁过,以后大概就是归谁。”
他感叹道,如果房子没有结果,那三家人肯定是要争下去的。

2、一切都是钱的问题!
“我想过,如果我是个亿万富翁,每家给个几百万,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惜我还不是啊。”
而且他也知道,光是给钱也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源。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你叔叔高兴了,你婶子未必高兴,他们还有孩子,还有亲戚,都来找你帮忙,你有多少钱去满足他们?
其实不光是在农村,不管是什么地方,一个人要想团结人,要想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让周围的人都听自己的,只能是以利诱之,以利逼之,以势压之,以强迫之。
简单说小人趋利,小人畏威不畏德,你讲道理根本没用,你说得对不代表什么,大家只看你的实力强弱,他们只有觉得从你这里有好处可占的时候,才会笑脸对你。
所以,你必须做好随时吃亏的准备,出钱出力出人的事你冲在前面,分钱分好处的事你落在后面,唯有如此,你说话才管点用。

3、攀比和蝇营狗苟足以淹没一切豪情!
“没有人希望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哪怕他是自己的亲人”,他说自己家庭内部发生过很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有些好处宁愿是便宜外人,也不会给自家人。
比如他某个叔叔年轻时候本来可以去上大学,但这个机会被他的另一个叔叔给挡住了,因为一点烟酒的好处就给了外人。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一是因为眼前的好处,一是因为攀比心驱使下的蝇营狗苟,“我们家族内部就一直是这样,跟外面的人称兄道弟,关系很好,但对于自己家里的人却都憋着坏心眼,巴不得亲人都倒霉,就自己过得最好才满意。”
他最痛恨的就是这点,不管是叔叔大爷还是婶婶大娘,一辈子的追求都是盖过自家人一头,他们年轻时候比谁家钱多,以后比孩子出息,后来比谁的房子气派,谁活得长。
“越是比较,亲情越是淡薄,攀比心越重,对亲人就越狠毒,大家平常都热衷于玩谁高谁低、谁占便宜的游戏。”

4、农村的家族为啥发展不起来?
综上所述,归根结底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资源有限,特别是出生于贫困年代的那一辈人,为了活下去就必须跟自己的亲兄弟抢夺资源。
第二是因为自私冷漠凉薄的天性,自私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好,平常宁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也不愿意吃亏、犯傻。
对很多出身农村的人来说,一辈子最大的成功就是混得比同辈的兄弟好。这种根深蒂固的攀比心,就造成哪怕大家都有了好的物质条件后,也是以亲为仇,自私自利,疏于往来。
对外大方,对内吝啬,最好的一面给了陌生人,最坏的一面给了自家人,这就是很多人的特点。“我那些婶子大娘平常就喜欢四处广播自家人的不好,她们也不知道自己跟笑话一样。”
所以,都是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家族又谈何发展?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团结就是力量,可越是一家人,就越容易斗得死去活来。当然,也不能说一点办法都没有,至少南方的宗祠文化就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一个家族要崛起,关键是要出一个能凝聚人的主心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