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这些问题你都知道吗
保护好牙齿第一步从清洁开始!
许多口腔疾病都是从口腔卫生变差开始。
牙线配合牙缝刷,食物嵌塞不害怕;
清洁帮手冲牙器,冲洗牙缝依靠它。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饭后会有食物塞在牙缝之间,必须剔出来才感觉舒服,年龄大的人这种情况更常见。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会更容易塞牙?除了用牙签剔牙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清理牙齿间隙呢?
食物嵌塞是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正常人口腔中牙齿与牙齿之间紧密接触,一般不会发生食物嵌塞。但随着年龄增长,牙齿磨耗增加,导致牙齿与牙齿之间接触点变松弛,加上牙周疾病等情况,在咀嚼时就容易发生食物嵌塞。食物嵌塞,可以靠自己及时清理,做好牙缝清洁,有些则需要请医生帮忙治疗。
常用的清理牙缝的方法有牙线、牙间隙刷和冲牙器(图1-11)。
(1)牙线:牙线用于清洁牙间隙的菌斑和食物残渣。使用牙线时,一般取20~25cm长,用食指和拇指缓慢压入牙缝内,紧贴邻面做上下提拉动作清除牙菌斑。为了使用方便,有些牙线加上了手柄,称为牙线棒。

(2)牙间隙刷:牙间隙刷主要用于清除牙龈退缩、较宽的牙缝。牙间隙刷有不同型号,根据间隙宽窄选用合适的型号。
(3)冲牙器:冲牙器可以帮助去除牙间隙部位的食物残渣和软垢,在用餐后只要冲洗1~3分钟,可以冲掉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但切记冲牙器替代不了刷牙和牙间隙刷的作用。
温馨提示:发生食物嵌塞后要及时清理,做好牙缝清洁工作很重要。
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部推荐
家长要帮助宝宝刷牙
儿童刷牙家长帮,一起护理好口腔;
牙缝残渣用牙线,彻底清洁最健康。
两岁大的孩子会主动要求自己刷牙,但父母应明白这个年龄孩子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尚未形成,还不能真正刷干净牙齿。因此,家长不仅要指导孩子独立刷牙,每日早晚各一次,还需要在孩子刷完后,帮孩子彻底清洁一次,尤其注意清洁牙缝隙。
帮助孩子刷牙的具体方法有多种,方法一可以让孩子仰卧,家长在孩子的面部上方,可以看到孩子口腔中的每个部位,便于为其彻底清洁(图1-7);方法二是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身后,使家长和孩子朝向同一方向,对着镜子刷牙,孩子的头向后靠在家长胸前,家长用一只手托住孩子下巴,用另一只手给孩子刷牙(图1-8)。


乳牙完全萌出后,家长就需要开始使用牙线,清理孩子的牙齿邻面,即牙缝,因为这里是乳牙最容易长蛀牙的地方。正确使用牙线,不会增大牙缝,是安全有效的清洁口腔的方法,也可以预防龋病。可以在刷完牙后,孩子躺在沙发上,张嘴让父母帮忙使用牙线,清除牙缝中嵌塞的食物。
温馨提示:家长应坚持帮孩子清洁口腔,清理牙缝需使用牙刷和牙线。
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部推荐
2.牙髓炎,有征兆,吃冷喝热疼一跳;
放射痛,夜间扰,哪颗牙齿找不着;
不碰它,自己闹,疼痛剧烈没法笑;
若想获得好牙齿,定期检查少不了。
牙髓,俗称“牙神经”,主要包含牙齿的神经和血管。它处于牙齿中央,被外层的牙体包裹,正常情况下不与外界相通。当龋病很深很久了,外面包被的牙体硬组织被腐蚀破坏了,牙髓才会与外面的细菌接触,受到感染引发牙髓炎,也就是俗称牙神经发炎了(图3-1)。
牙神经发炎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碰它自己就开始痛;可能晚上会痛得比较厉害;虽然感到疼痛但却没法确定是哪颗牙齿;吃喝凉的或烫的东西会剧烈地疼痛。这些症状显示牙齿疾病已经比较严重了。
有的人要问了,人体不是有自愈能力吗?牙髓炎能不能像感冒一样自己就好了。答案是不能!牙神经不同于身体的其他组织,牙神经一旦发炎只会逐渐严重,没办法通过吃药等方式进行修复。因此,如果出现牙髓炎,感染的牙髓需要及时处理,进行“根管治疗”,如果不处理,就是一个潜藏在嘴巴里的病灶,随时可能兴风作浪。有的患者在出现疼痛后,因为忙碌或者怕麻烦等原因不去医院处理,导致病变进一步发展,引起牙根尖的部位发炎,这就不仅仅是牙齿的问题了,还可能导致骨头吸收,甚至脸部会大面积发炎红肿。防治牙髓炎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龋洞比较表浅的时候尽早地治疗,出现牙齿不适时及早就诊。
温馨提示:发现蛀牙要早治疗,防止病变进展引发牙髓炎。

本文内容摘自《关爱自己从牙开始——成人口腔保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9年)。
3.防范口腔溃疡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口腔溃疡真烦恼,红黄凹痛常来闹;
持续十天多自愈,隔段时间又骚扰;
中青年人最多见,经久不愈事不小;
生活规律睡眠足,饮食健康少烦恼。
很多人尤其是中青年人,都会抱怨自己深受口腔溃疡的困扰。溃疡经常反反复复的发作,虽然很多时候1~2周就自行痊愈了,但是隔一段时间又会反复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搅得人没法好好吃东西,甚至说话都疼。这种反复发作的溃疡,临床上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黏膜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图3-5)。

生活中,我们留心观察的话可能会发现,很多情况都会诱发口腔溃疡,比如一段时间经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感冒发热或者吃了一顿麻辣小龙虾等。除此之外,口腔溃疡的发作和免疫力下降也有一定的关系,营养不良、维生素B12或微量元素锌、铁缺乏等也可能引起溃疡发作。
轻型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一般7天左右会自行痊愈,不需要特殊处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溃疡的发作:①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戒烟戒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②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③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型阿弗他溃疡,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需要特别注意,平常一两周就能痊愈的溃疡,很长时间都没好,这时就得警惕了,经久不愈的溃疡有癌变的风险,需要及时就诊做进一步检查。
温馨提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口腔溃疡发作。
本文内容摘自《关爱自己从牙开始——成人口腔保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9年)。
4.戒烟限酒,拒绝槟榔,防止口腔癌
吸烟饮酒嚼槟榔,生活陋习帮倒忙;
吸烟害处有多项,影响肺部和口腔;
喝酒应酬情难却,酒精过多身体伤;
槟榔引发口腔癌,改掉陋习更健康。
口腔癌是世界上排位第6的常见癌症。吸烟、饮酒和嚼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对肺部和其他器官的危害众所周知,殊不知,吸烟对口腔健康也有很大危害。2009年原卫生部印发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指出,吸烟是引起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是吸烟者。吸烟会导致口腔癌,因为烟草与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导致和促进癌症发生(图4-18)。

饮酒容易引发的口腔癌主要有舌癌与口底癌,因为酒和舌头与口腔底部的黏膜反复接触,引起黏膜烧伤并增加对致癌物质的吸收。酒精含量越高,致癌的危险性越大。酒精的致癌作用非常大,2017年来自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最新数据显示:41%的口腔癌,23%的喉癌,22%的肝癌和21%的食管癌均与饮酒相关(图4-19)。

“槟榔果”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槟榔一般由槟榔叶、槟榔子、熟石灰和烟草构成,其中的烟草和石灰对口腔黏膜具有损害作用(图4-20)。

对于40岁以上长期吸烟、吸烟量在每天20支以上者,既吸烟又有饮酒习惯者,因吸烟刺激口腔已有白斑的患者,以及长期嚼槟榔者,应请口腔医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自己也要注意口腔里的异常状况(图4-21)。

温馨提示:戒烟限酒、远离槟榔,形成有益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口腔癌警告标志有:①口腔内有2周以上未愈合的溃疡;②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和发暗的斑;③口腔与颈部有不明原因的肿胀和淋巴结肿大;④口腔内还有不明原因的反复出血;⑤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
本文内容摘自《关爱自己从牙开始——成人口腔保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9年)。
智齿发炎怎么办?我来告诉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