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爱农情怀,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15日电(通讯员 魏子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产增收,近日,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轻知兴农,志在沃野“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河南农村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们首先前往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清水河乡清东村,在驻村第一书记赵志明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首先来到村部会议室。“乡亲们种植大豆有什么经济价值?市面上的氮肥和生物固氮有什么区别?”围绕村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实践团队为大豆种植农户科普国家相关助农政策以及绿色种植技术,介绍大豆种植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并从化肥过量使用与生物固氮的差异点入手,为大家详细讲解生物固氮的相关知识以及在种植中接种大豆根瘤菌剂的必要性和使用方法。

随后,实践团队与农户们一起来到了田间地头,观察大豆种植情况,了解农民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团队成员还实地观察根部的结瘤情况,采集大豆植株和土壤样品,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包括生物学实验、土壤成分和肥力在内的多项测试,为后续菌剂的开发利用以及大豆品质改良与增产增收提供基础。
大豆种植农户纷纷表示期待通过团队科学的指导,能有效增加大豆产量并提升大豆品质,积极发展清东村当地的大豆育种事业,帮助清东村与更多企业达成合作,为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助力乡村的绿色振兴。
7月2日下午,实践团队成员前往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家首先来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进入分子生物实验室和育种理化实验室,学习烟苗培育技术、转基因技术及理化性质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并现场参观了转基因培养苗、基因编辑敲除的培养苗以及一些特殊处理的培养苗。


之后,实践团队成员在负责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烟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烟草种植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和物力,是一项非常幸苦的工作。在田间地头,队员们认真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并与农民积极沟通,针对田中烟草存在的病虫害、旱涝损伤等问题,为农户进行现场指导。针对夏季干旱缺水问题,团队成员提出可以采用喷灌、滴灌方式进行烟田灌溉,这样既可以节约用水,还可以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烟草病害传播;也可以在烟草生长前期覆盖地膜,蓄水保墒,提高烟草的抗旱能力。对于涝灾,要在24小时之内及时排水,并把烟株扶正,施用适量肥料,补充烟草的营养,促进烟草生长。对于虫害,可以利用部分害虫的趋光性,放置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害虫。实践队员利用自身所学知识,为农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农民们纷纷为大学生们竖起大拇指。负责老师也向队员们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她表示,希望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所学,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队员们也都表达了自己对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见解与期望。同时也意识到农村发展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点问题,作为新时代接班人,未来应该对农村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此次”轻知兴农,志在沃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深入基层调研农业的发展现状,宣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将专业所学应用于农业生产所需,在具体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