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喝了!酒精会破坏干细胞DNA!每一滴酒都在增加患癌风险!
酒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似乎中国人骨子里就存在着酒文化:亲朋欢聚,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醉方休!
早有研究表明,酒精摄入与肝癌、食道癌等多达7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你摄入的每一滴酒精都可能在增加你的患癌风险!

酒精能加剧造血干细胞的DNA不稳定性
01
近日,一项由英国癌症研究中心资助的新研究揭示了酒精如何破坏干细胞中的DNA,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饮酒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研究在《自然》杂志发表。
剑桥分子生物学研究所MRC实验室的科学家给小鼠提供了稀释的酒精(化学上称为乙醇),然后使用染色体分析和DNA测序来检查乙醛(一种身体处理酒精时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遗传损伤。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导致DNA双链断裂,导致染色体重排,并永久地改变DNA序列。
随之而来的就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的DNA,诱发突变,会有致癌风险!

在细胞线粒体中,有一种名为乙醛脱氢酶2(ALDH2)的基因,这种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将乙醛有效地氧化成乙酸酸。当它存在时,动物体内的乙醛含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乙醛对DNA的影响降到最低。相反,当这种蛋白缺失时,更容易展现出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ALDH2基因被敲除的小鼠体内,乙醛由于无法得到及时降解,导致DNA变得不稳定,产生突变,促进了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缺乏ALDH2的小鼠,骨髓细胞内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次数猛增4倍!微核数显著增加了2.9倍。

缺乏降解乙醛的酶,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大增,DNA变得不稳定
研究人员进一步敲除了小鼠中的FANCD2基因。这是一种DNA交联修复蛋白,能帮助不稳定的DNA进行修复。一旦这个基因也被敲除,小鼠的微核数猛增9.5倍,染色体在形态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FANCD2能让DNA变得稳定更有趣的是,在酒精的作用下,代表DNA不稳定性的微核数和染色体的异常形态越来越严重。这些结果也有效地证明,在缺乏乙醛降解能力和DNA交联修复受影响的动物中,酒精和其代谢产物能对DNA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酒精能加剧骨髓造血干细胞的DNA不稳定性
研究人员的下一个问题,是这些灾难性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令人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造血干细胞在受损DNA的影响下,活性出现了显著降低!重构造血系统成功率显著下降。更加不幸而且要划重点的是,受伤的可是造血干细胞,意味着这些异常突变会传递给下一代细胞,下下一代,再下一代……对生物体来说,简直是雪崩式的灾难!
中国人喝酒更容易致癌
02
2022年,北京大学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癌症杂志》" IJC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分析了中国人基因突变低酒精摄入量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即使少量喝酒,也可以直接导致多种癌症发生,并且这些风险会在乙醛脱氢酶缺陷人群中进一步增加。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追踪了512726名中国男性和女性,平均时间长达11年。使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研究了与低酒精摄入量相关的两种基因突变(ALDH2和ADH1B),这两种突变在中国和东亚人群中很常见,经常作为酒精摄入量的代表,属于天生遗传因素,独立于其他生活方式因素。
数据分析发现,携带一到两个ADH1B的男性很少喝酒患癌症的可能性降低13%-25%。尤其是与酒精相关的特定癌症,如头部、颈部和食道的肿瘤。此外,携带两个 ALDH2 的男性很少喝酒,整体患癌症的风险降低了14%,患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肝癌的风险降低了31%。
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疗效惊人
03
近几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经比较广泛地应用到了各种病因导致的肝脏疾病的治疗研究中。随着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进一步了解及深入的研究,它有望在肝硬化的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内外已经有多项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试验登记注册,截止2020年3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项目有148项。(相关内容:干细胞保护肝,成为重症肝病的治疗新方向

已发表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发表于《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上的I期和II期临床试验显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肝动脉注射后,肝纤维化和肝功能均出现了改善。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硬化也取得了积极的临床试验结果,患者肝功能得到改善,Th17细胞减少、调节性T细胞增多。
临床试验还显示,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显著提高存活率。
另外,国内研究观察了527例采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乙型肝炎引起肝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结局。结果显示,近期移植成功率100%,且肝功能有明显的改善。
还有研究采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的患者,结果发现移植组在改善症状和降低病死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于重症肝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肝脏移植、人工肝等。当前肝脏供不应求的现象十分显著,在国内供需比甚至达到了1:30的严峻比例。随着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人类肝脏再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相信未来,无论是肝炎还是需要肝移植治疗的重症肝病,都会迎来更好的治疗局面,为肝脏疾病的治愈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