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滥用文字的大V们

2020-05-30 00:00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大V们精于煽情。他们往往不振臂高呼,而是娓娓道来,温柔尔雅间,不动声色地将情绪挥出。读者开始神智清醒,读着读着不觉进了迷雾,到最后,两眼昏花,感情翻涌,失去方向,只好伏在地上,认可他们的观点。


这种文字如一把刀,它看似不用力,实际悄悄插入了你心里。他们也极容易为文字开脱:“我什么都没说,这难道有错吗?”糟糕的就是你故意遮掩,使得读者不明就里,负面情绪全面爆发,从本来的探讨事物,衍变为对社会的不满。


当时苦于应试,自己练了不少GRE作文,顺带了解了对事例论证以及反论证的套路。作者只要努力一些,不止“白马非马”可以论证,白马为猪,猴,鸡鸭鱼都可以论证。一篇疫情期间建议开放小区的文章,作者搜肠刮肚,尽力排出对自己有益的事实,还用不那么专业的科学视角来作片面解释。封闭小区的所有好处和意义,被一概掠过。以作者论证事物的方法,转换角度,可以轻易写一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出来。但其读者不这么想,他们将文章奉为至宝,感慨哀叹,久久不愿散去。


观点是事实的一部分,不是事实的总结。越动人的观点,往往越偏激。被情绪感染了,审慎一下情绪从哪里来,它和作者论证的事物是否有关系。太多作者挂羊头卖狗肉,靠眼泪混淆受众的视线。读者不明就里,振臂高呼,殊不知自己已经被当棍子使了。


大V们除去煽动性的文字,然后是慷慨有力的金句名言。这些句子有价值,但它必须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单拿出来,只是无用的花瓶,供人群起哄。


丑文的缺点是丑,优点也是丑。它不会藏起尾巴,欺骗读者。


作家叶兆言,人们可能不熟悉。他爷爷有名,叶圣陶。出生于文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作家,正因为此,他对作家的身份从不高看。他经常解释,作家没什么了不起。他不说违心话,不说场面话。出席活动,经常“把话聊死”,坚持“拒绝一切崇高化的东西”。


反观大V们,自诩“作家”,起舞弄影,搅弄是非,好不感伤,好不彷徨。


读书使人明智,静心。青年们不爱读书,刷微博看到闪光的大V,觉得找到了方便的知识获取地,但这实际上陷入了更大的陷阱。


《新闻编辑室》中,主角抨击茶党(大致可以理解为自由人士),其中的几点用来形容我们的年轻人也挺合适:思想单纯,易向只言片语妥协,不尊重事实,对进步怀有敌意般的恐惧,部落心态,不容异议。


还有大V的文字暴力。一位非盈利的宠物领养发起者,因谨慎负责的领养规则,被大V一顿狂昏乱炸。作为正常人,换位思考,很容易理解对方出发点。但大V的矛头直接对准对方“瞧不起人”,发起攻讦,其粉丝在此基础上更不加阻拦,肆意野蛮。善良人士被网络暴力生生打压下去,抬不起头。


我不敢关注这些大V,我无法说服自己,去关注靠只言片语欺骗读者情绪的人。读者信任你,你掩住良心写违心话,这是一番怎样的行尸走肉。文不在肩,文字之傀儡。如此,真不如放下笔头,去做个光明磊落的坏人。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心”,不知道他们记不记得鲁迅说过的这句话。


滥用文字的大V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